阿里郎2011

HD

主演:金基德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里郎2011 剧照 NO.1阿里郎2011 剧照 NO.2阿里郎2011 剧照 NO.3阿里郎2011 剧照 NO.4阿里郎2011 剧照 NO.5阿里郎2011 剧照 NO.6阿里郎2011 剧照 NO.13阿里郎2011 剧照 NO.14阿里郎2011 剧照 NO.15阿里郎2011 剧照 NO.16阿里郎2011 剧照 NO.17阿里郎2011 剧照 NO.18阿里郎2011 剧照 NO.19阿里郎201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里郎201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于女演员在片场发生了危机性命的意外,亦由于一直教导的学生投靠了他人的麾下,导演金基德长久以来对于电影的执念发生了动摇,年逾五十的他发现原本高产的自己竟然再也没有了拍电影的热情与冲动。于是,失意的导演选择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简陋的高山之上开始了自我质疑和质问的心灵旅程,他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段困顿生活中的自问自答,经过剪辑,于是有了这部电影。  拍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将那些饱受争议的画面和意向放置在电影里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即使是金基德,也给不出标准的答案。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已将电影融入了生命,情到深处人孤独,在《阿里郎》的歌声里,除了电影本身之外,一切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星期日档案粤语降龙伏虎小济公第二季兴风作浪2PT-218的叛军新扎师妹4:美丽密令我心雀跃蝴蝶的眼泪第一季紧急着陆莫莉快跑完美男人一切为了爱今夜林中无人入睡2命中住定金手镯我要复仇(2002)爱恨之巅孤儿怨:首杀双面劫匪国语地铁站武动乾坤:九重符塔百变神偷你喜欢勃拉姆斯吗扎布里斯基角实习女捕快野火2014张三丰2太极天师床下魔怪新选组始末录恐袭波士顿某日某月轮到你了特别篇愤怒的阿登我奇怪的17岁战斗少女:血之铁面具传说一场春梦2015猎魂师德扑女王2:双面鬼王中转站寻找阿尔塔米拉九河龙蛇笑澳江湖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十大成就步步惊魂Kesisme:IyiKiVarsinEren

 长篇影评

 1 ) 再见金基德

       时隔几年,他外形变化带给人的震撼,绝对比手头的任何一部大作都要强烈。(上一次遭遇这种无语,是见到王祖贤在海外的发福街拍)最直接的判断:这是 火云邪神吧——稀疏的头发花白里泛黄,扎个抓髻,一副道长打扮。并非得道升仙,反是在泥地里跌跤,欲海沉浮的破落相。

    点开他在戛纳演唱的若干版阿里郎。意料之外,他的嗓音比较尖细,和平日里下的辣手很难联系到一起。答新浪记者问里有一句:虽然我的影片并没有在你们的国家上映,但我仍要感谢你们看我的影片......放下手中的刀子,老家伙笑起来仍是很和煦的。

   《阿里郎》海报上有两只泥脚的特写。下地干活的人都知道,泥巴裹住部分一旦开裂,那罅隙里的肉,是特别娇嫩脆弱的。

 2 ) 金基德的vlog

真的谈不上喜欢,但金基德确实是艺术家。看之前我预设的观感是《十三邀》里许知远对谈贾科长那种感性的观感收获。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居然是"技术"上的学习,这私影像是多少现在vlog博主的"碎碎念"式个人情绪化表达的雏形,直到画面里出现金基德似笑非笑的坐在电脑桌前,看着电脑里已经拍摄好的自我诉说的视频素材,我才明白这片也是个"秀"和其他大部分导演选择躲在屏幕后面找一堆傍人来演那些虚构半虚构的故事才能时不时露出一点自己的"尾巴",金基德的这部绝对自我掌控的影片里选择直面镜头但他还是会用"手枪"、"不知何人好几次响起的敲门声"、自我痛哭后画面又切到《春夏秋冬又一次》里自己光着上半身用绳子绑着佛像拖行在雪地里最后艰难的登顶了山峰,这些过于直白的"设计"。这就让我不太喜欢了我可以接受解构自己的痛苦呈现出的"相对的真实",但我不能接受不真诚不诚恳,都不用对别人对自己就行,但要说这片子里最勇敢的地方就是金基德的"自恋"甚至让人有点心疼。

 3 ) 《阿里郎》觀後感

        若不是愛金基德, 或者看了韓國導演執導電影, 你不會感同身受當事人的痛苦愁鬱, 勸君不要入場, 你會不明所以, 猛打呵欠, 大呼悶場, 帶著滿腹疑問離場。
        
       坦白從寬, 看了金基德七部影片, 他拍了十六部電影, 早期的較不容易找到碟片, 暫且打住, 就以七部執導片子歸納, 金導演電影體裁是奇情、情色、佛道、愛執, 題材離經叛道, 有誰想到《感官樂園》男主角為了愛, 練成踏步無聲、貼背纏身, 親吻有夫之婦的絕技? 有誰意會《弓》老人少女男要娶, 女不嫁女子坐在木船懸掛木椅拉弓射箭決意打破死局的無聲仿有聲? 有誰了解《呼吸》的牢獄探望婦人要給素未謀面囚犯編號1024家的感覺, 用了淡素雅潔窗簾及小擺設佈置死氣沉沉囚房? 現實不可能有的景象經金基德創造的世界觀、 價值觀要觀眾知道他是至高無上的王, 王要觀眾接受、明白他要鋪設的奇妙異想, 並且反思人到極端的性情, 令觀眾墜入、沉醉、信靠設想奇特的紅塵俗世。
        
      金基德於今作《阿里郎》是男主角, 一頭銀白散髮更形蒼老, 他孤身出走遠離城市於深山雪地獨居三年, 導演放下尊貴身份, 在臨時家居吃喝睡覺, 停止工作, 肚皮作動時弄韓國電視劇集經常看到的用煮食煲煮好方便麵後直接於器具挾住吃的特有吃麵習慣, 導演胃口挺好, 大口吞嚥辛辣泡菜, 佐以呼呼熱食; 禦寒衣物足夠, 排泄於外面雪地解決, 然後用鏟子掩埋土地肥料, 令我大開眼界的是金基德廢物利用, 造了一部體積巨大的鐵鑄意大利Espresso特濃咖啡沖調機(他入行前是工廠技師), 造工紮實, 不亞大廠水平, 他藉著涓流咖啡因提神醒腦, 保溫暖身, 咖啡是他度過嚴冬的知己(看不見他喝酒驅寒, 故有此論)。 如此順應天命, 合乎人體吸收排放的作息, 不是十年拍了九部電影大忙人的作風, 他毅然放棄拍攝電影的無上權力, 深山簡居, 為的是什麼?
        
       叩門數下, 浪人開門, 沒人回應, 金基德的分身入室, 這時兩個金基德相視對坐, 分身盤紮銀髮, 質問披頭亂髮的本體, 問題尖銳, 主體沒有顧左右而言他, 和盤托出, 後悔淚水滾滾墮落, 導演拍攝日韓演員合作電影《悲夢》, 他差點來不及救演繹懸樑自殺戲的女演員, 疚深難復, 為存厚道, 她的芳名沒有公開, 導演沒有告訴大家, 儘管我在互聯網找到答案。然而, 金基德不用只聞發問聲音, 不見其盧山真貌訪問者的舊派手法, 想到利用髮型辨別答問雙方的分體剪接, 問的不留情面, 要把答的本體內心的痛完全釋放, 導演真情傾瀉, 聲音哽咽, 深刻打動了我, 念及導演的痛與悔, 我不會於拙文給予, 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查找好了。
        
       不想認同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亮, 但我國諺語套在金基德電影是恰當的, 導演風格太小眾, 行得太前太衛, 凌厲影像教基督教國家韓國觀眾吃不消, 以至國內票房慘淡; 國外卻大放異彩, 作品於外地上映, 並且參與柏林及康城影展, 屢獲殊榮。銀熊、銀獅獎置在架上, 作品於歐洲版圖立了註腳, 導演輕撫地圖, 心懷感惠, 執導電影在本土黯淡無光, 外國影展紛邀亮相, 金基德的電影事業要在疆外有成, 他戚然, 離境遠居, 為的是反省休息, 拍了此作, 是向影迷(一般觀眾不會入場吧)交待仿如深山大野人的心理歷練; 小花貓在門廊吃白髮導演撒落木板的糧食, 食物來自金基德挖取魚頭裡的肉絲, 他吃了, 其餘的餵養小貓, 寒流攻心、白山荒嶺, 阻不了貓是深知導演作品意識形態的影癡, 怪異手法言之有物的作品有知音人, 導演與影迷共享魚食, 導演無論處於什麼境況, 影迷跟隨, 關愛導演, 他受到非議時入場支持, 吸收導演的思考作業。
        
       《春來冬去》小平頭金基德身材結實, 背拉輪胎上山, 人力有盡時, 物件跌了一次落坡; 青蛙背負石塊, 舉步難行, 人加在兩棲類動物的重擔是萬物皆有罪, 人物要用一己之力完成贖罪修行, 少年金基德擺起參拜佛祖架式, 功德完滿, 看錄像的老年金基德哭聲震天, 電影中他利用苦行贖罪, 現實他力氣不繼, 大肚子是大吃大喝的中年肉體放任, 他的手工依然可靠, 野人造了手槍, 柄端鑲嵌千手觀音金身佛像, 他帶了武器駕車, 畫面突然影像朦朧, 紅是主色, 導演宛如置身地獄血海, 佛散蓮華, 驅魔鎮魂, 金基德回到三處拍攝場地, 三聲槍響, 訣別了以往執著的賣座不濟、國民指責, 以及差些害死女演員的自責。
        
       佩服金基德認罪悔改的勇氣, 普羅百姓不購票相信你不在意, 只要一直追捧大導作品的擁戴者進場觀看《阿里郎》, 目睹數個外國觀眾, 你的電影是無分國界, 聽你悲吟的《阿里郎》, 看見你腳底背的龜裂灰垢、尚未結痂的傷口, 請你不要折騰自己了, 你的痛悲影迷是明白的, 好好休息吧, 等你的新作品。

Patrick Chan寫於2011年8月28日

 4 ) 金基德新片《阿裏郎》,真誠講述殘酷艱難自我心路



      入圍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註”單元的影片《阿裏郎》,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13日下午5點首映。韓國導演金基德出席首映。由於該片是金基德自2008年患社交恐懼癥離群索居後的第一部作品,加之金基德三年後首次亮相顯得非常蒼老,引發極大媒體關註。影片無具體故事,編劇、導演、演員、後期制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不如說這是金基德對這三年來個人生活和心路歷程的一次總結,用mark2將自己的內心和身體毫無保留,不加任何修飾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極端殘酷卻因為真誠和坦白而異常動人。

     如果說金基德早期的片子往往著重展現社會與人生的殘酷,那麽從《冬去春來》之後的電影則越來越帶有濃重的遁世意味,因此也被很多觀眾覺得他的電影有越來越悶,越來越難以看懂的趨勢,即便是後來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各大電影節獎項的青睞。影片放映前,金基德上臺簡單地講述了創作這部影片的初衷,他說自己在13年的十年裏拍攝了15部電影,也獲得了很多電影節和觀眾的認可,但是現在他希望用這樣一部電影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他希望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看待電影,以及思索自己要什麽樣的電影。



    影片片長1小時40分鐘,講述金基德患社交恐懼癥後隱居在一個山間木屋的生活,令人驚奇的是,從編劇、導演、演員、剪輯、音效、攝像、主題曲演唱全部都由金基德一人搞定。除他之外,在影片中出現的惟一“活體”就是他養的一只流浪貓。金基德在片中不斷以人格分裂般的方式進行表演:他一會兒扮演對自己拷問的人,一會兒扮演回答這些拷問的自己,一會兒又變成剪輯這些畫面時發出嘲弄笑聲的金基德。在這些自問自答中,金基德對自己自2008年來離群索居生活的原因進行了反省,他提到《悲夢》拍攝時女演員發生意外、遭遇助理導演背叛、電影節受寵卻國內票房慘敗帶來的自我懷疑、韓國社會的問題等等。在表述中不時飲酒、痛哭、自嘲,以及大段的粗口咒罵和高聲歌唱。除了自問自答外,片中還有大量的金基德隱居期間的生活細節描寫,包括自己制作咖啡機、用雪水洗臉、如何制作食物、甚至於每天早上起來大便等等。影片的最後,金基德自己制作了手槍,帶著手槍開車前往市區,在不同地點扣動扳機,仿佛象征將過去的自己一一殺死。片中大量的問答、自白和生活細節描寫,讓這部電影顯得像一次金基德自己對自己做出的獨家專訪。金基德將自己抑郁三年來的一肚子苦水倒給觀眾,觀眾從中能夠感受到導演本人極度孤獨的內心。

 影片最感人的部分來自己後半段的剖白,“那些我能經參加過的電影節們,我非常想念你們,是你們讓我被這麽多觀眾熟悉,如果不是你們發掘了我,金基德只是一個在韓國國內票房失敗的導演。”金基德將自己的影片《冬去春來》在影片中播放,在他扮演的和尚負重前行的一段時,畫外的他已經哭得撕心裂肺。
 

     《阿裏郎》原是韓國傳統民謠,講述悲傷的愛情故事,但後來演變成表達韓民族悲傷和民族感召力的精神符號。金基德選擇《阿裏郎》作為主題曲和片名,有他自己的深意。金基德曾以《空房間》、《撒瑪利亞的女孩》、《漂流欲室》等片揚名國際電影節,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威尼斯、柏林的多次青睞,獲得過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與國際聲譽相比,金基德在韓國國內十分不受待見,票房慘敗、惡評不少,一度讓金基德發誓影片不再在韓國本土發行。加之2008年之前,因為發生女演員拍攝意外、導演助理盜用劇本等等事情,讓金基德更加心灰意冷,並產生了再也拍不了電影的恐懼,之後他稱患社交恐懼癥而上山隱居,拒絕與外界發生關系。《阿裏郎》就是他闊別電影三年後的作品。在影片的後半部他一再提及國際電影節對自己的支持:“如果這些電影節沒有發現我,我就只是一個票房慘敗的導演而已。”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金基德的此次亮相顯得格外受關註。他在影片放映前走上舞臺,一身深灰衣褲,頭發花白,挽成發髻,他說:“在過去十多年裏我拍了15部電影,也獲得了很多電影節和觀眾的認可,但是現在我希望用這樣一部電影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看待電影,以及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拍什麽樣的電影。”
 
 


  金基德的此次亮相充滿新聞性,獲得了極大關註。影片入圍“一種關註”單元,並非主競賽單元,但媒體首映場卻座無虛席,就連影院的二樓走道上,都坐滿了記者。影片的開場和結尾,均有長時間的掌聲,仿佛是觀眾對金基德個人的鼓勵。影片放映結束,當追光燈打向觀眾席中的他的時候,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他只是用微笑來回饋觀眾的熱情。

 5 ) 翻山越岭,路途遥远

我并不喜欢金基德之前的三部作品(《时间》、《呼吸》和《悲梦》),在我看来,金基德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无从解脱。然而,我没想到,金基德居然就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比北野武遭遇的创作焦虑要严重上许多。这会,两位亚洲大神刚刚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其中,金基德便是通过这部《阿里郎》完成了自我疗伤。    《阿里郎》是金基德自导自拍自演的纪录片,他继续尝试“一个人的电影”,剑走偏锋,比日本的冢本晋也走得还要远,来得更绝更狠。他在片中分饰三四个角色,吃喝拉撒、自我对话、狂飙脏字,他制作了咖啡机、灯罩、手枪等一堆东西,然后尝试杀死过去的自己。他一边自怜自艾,数落着昔日风光,攀爬三大节的巅峰,一览众山小,泪流满面;一边又深刻反省,剖析自己的自卑、狂妄和功利主义,纠结难耐,濒临精神崩溃。观众会惊讶于一个知名导演的窘迫处境,同时也会思考着,为什么他沦落至此……好说歹说,他也一度风骚,享有好评。    在金基德看来,电影的灵魂就在那首高亢且不太中听的《阿里郎》里(库斯图里卡曾听得皱起了眉头),直抒胸臆。那是大韩民族的精神疾苦,也是金基德的内心写照。是甜是苦,是黑是白,那都要自己的苦役人生去尝试摸索。上山下山又上山、下山上山又下山,人生起起落落,配上《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电影片段,居然看得叫人一阵翻滚。这个在本土得不到认同和赞许的电影导演,他该是有多么绝望——以至于要在一部近似精神分裂的纪录片里寻找脆弱的存在感。在粗糙简陋的镜头面前,《阿里郎》注定是一部会让多数人感到不舒服的电影,同时它也缺乏金基德作品的精巧构图和简洁场景。它的混乱和丑恶,恰恰是金基德狂掏心肺的一种表现。如果你喜欢金基德,想进一步读懂金基德,那么忽略《阿里郎》是绝对不允许的。【名牌】

 6 ) 感谢你的问题让我敞开心扉 影子

“如果我在国外得奖,我就使国家增光,人们会想,是什么增加了国家的威望呢。但如果你仔细看我的电影,会发现有些层面是在让国家难堪。”
“不论什么电影,我都会想:是事实吗”
“···有人叫它纪录片,但我觉得是剧情片”
“我经常思考如何令影片更戏剧化,也许我哭了就会把情感戏剧化,或者胡闹一下”
“···这是事实吗,这样演出,还是电影吗”
“···你(金基德)让那些人演黑社会,你就那么想拍坏人?你想干这个社会吗,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用电影自慰。畜生 坏角色,那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蠢货,懒家伙!你知道拍坏人更简单是吧?你只知道发泄心中的怨恨!···我错了吗,你现在就是个混蛋的作为。别替你的恶人们辩解了,这只能证明你的邪恶。···举枪乱射,这谁都能干。蠢货!”
“我明白了,爱、恨、轻蔑、失去和理解,这些都是人类情感需要经历的。即使这样,短期内还是不断忘记这些,我们需要时间去处理痛苦和仇恨。”
“幸福?比如赢得跑赛或中大奖,获得高的职位,或者荣誉奖项,这些都是孩子的游戏。”
“感谢你的问题让我敞开心扉,金基德的影子,感谢你给金基德提的这些问题。”
“我想拍部电影,如果他们说无聊,我不会在乎,我也不在乎他们说谁变样了。”
——金基德

 短评

对三大节的参赛经历如数家珍,金基德果然已经到了杀死自己的地步(如同北野武)。以前把电影人物封闭在容器里,这回轮到他自己了。不管怎么说,即便连续骂了三部片子,看到他老泪纵横地唱着《阿里郎》,依然觉得心酸,韩国电影圈里的野生动物。

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我们也时常手足无措,时常觉得无用武之地,时常觉得小宇宙无法爆发,可我们没有勇气去山上住三年,去过不洗澡、不洗衣服,露天拉屎,用雪煮面的生活。曾经的辉煌在意外和背叛面前如此脆弱,他只是想拍一部电影而已。他说电影最重要的是真实,神马灯光音效都是小浮云。这是一部心魔的自白书。

9分钟前
  • 推荐

SIFF第四部:私影像+行动电影。自恋、自辩、自嘲、自残。以及略带自愈系的结局,非常符合各种独立影展气质。

11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那年夏天,還不知電影到底為何物的我看了《空房間》,對於這部幾乎沒有對白的電影,我竟然無比喜歡。然後,我看了《漂流慾室》,感動得不能再感動,我迫不及待地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一個朋友,她說覺得好變態。於是,我便知道並非所有人都與你有著同樣的想法。這是我認識自己的第一步。謝謝你,金基德。

15分钟前
  • l.m.
  • 力荐

金基德的电影看多了,以为导演是个闷蛋极度失语。看了《阿里郎》发现其实是个话唠,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躲在荒凉的地方,胼手胝足苦行僧一样怀疑人生,把自己分解成ABC几个角色,一边叨逼叨一边聆听,一边困惑一边解释;对着摄像机自说自话也是导演的自我修养,希望下山后的新片铅华洗净有惊喜。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倒垃圾。拖拉机。

23分钟前
  • 杨维米尔。
  • 推荐

金哥又出山了

2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自省不忘自拍,自虐实为自恋。一些人的掌声和另一些人的眼泪以及豆瓣的分数都可以作证,你秀得很成功。

28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家,我2007年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他。深深地认同他的纯粹、自恋、纠结、单纯、真诚、文艺·····

32分钟前
  • 边城浪子
  • 力荐

可以理解他的困苦和困惑,但不赞赏这种傲娇的态度,让我觉得一年后的金狮奖像是一场预谋,作为艺术家还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比较好。

37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金基德的【碎碎念】…… PS:看来金基德的车工【做枪】也很在行啊……

41分钟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还行

4.5,小丑表演的经久不衰是有理由的。金基德当然只是个庸才,他所有的作品都坚决地假定观众不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分子自觉性,全身心在他的低级趣味中被愚弄,因此常说他的作品是真正意义的文盲电影。指望从一部他记录个人的作品中得到自省,只能说对这位导演还缺乏认识。但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观看一个愚人如何自作聪明的实现”恍若真诚“的伪饰,从而在一层表象虚假的外部体现出一种更广阔的,真正属于这位文盲导演的真实,供观众充分地将他把玩。就此意义,金基德不自觉地完成了一部优秀作品的创作,以一场自我愚弄实现了创作的升华。这也是电影的伟大之处(猴子——打字机——普鲁斯特·,我们永远不能期望文学出现误打误撞((截至目前能够实现对创作全然自觉的韩国导演应该仍然只有一位。

45分钟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阿里郎》放映结束后,面对足足有十分钟的掌声,这位得过几乎所有电影节奖的韩国人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几年不见的金基德,再出现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个老人,他拍了一个最絮叨的电影,告诉人他为什么不拍电影,他在一个小木屋避世三年,他着向自己提问,他想杀了自己。电影和他都让人担心

48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推荐

#SIFF# 6. 粗砺、勇敢、直面自我的电影。

53分钟前
  • btr
  • 力荐

剪辑一级棒。金基德就是这么狠,创意永远一流(这次是私电影/一个人的电影/(伪)纪录片/多人物身体(multi-body character)等等),但是往往用力过猛。本片不是创作焦虑,而是抑郁症的自我治疗,但是就这还不忘自恋。什么时候金基德有点节制就好了!

5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人在审视人生时,是个全知的导演;而在活出此人生时,却是个入戏太深的演员。其实,那个看着《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画面而痛哭的,才是一个完全敞开、不受欺惑的金基德,可惜他自己偏偏不知道。

60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还行

人生就是施虐、受虐和自虐,目测还是自虐更美一些。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黑与白是同一个颜色

1小时前
  • 妖灵妖
  • 力荐

这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自我疗伤影像实录。自问自答,自恋,自怨自艾以及自我吐槽。中间很多人退场,剩下的观众都坚持到了最后。很小众的片,起码要对金基德这几年的事有个了解,包括与张勋的事。否则看起来会很迷糊。除非对他非常感兴趣的人,否则意义不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金基德比他的电影还要更纯情。是的,他并不太好,不强大,且永不恰当,湖中的庙宇也从未被抵达。但他嚎叫时我哀鸣,他放声哭时我不止流泪,他拿起枪,我也有凛然的决意。孤独的人永远孤独,又疯又丑,内心软弱。

1小时前
  • bloom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