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荣誉

全38集

主演:张若昀,白鹿,王景春,宁理,徐开骋,赵阳,曹璐,王同辉,李晓川,齐奎,齐欢,李诚儒,许娣,郭虹,刘冠麟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2

 剧照

警察荣誉 剧照 NO.1警察荣誉 剧照 NO.2警察荣誉 剧照 NO.3警察荣誉 剧照 NO.4警察荣誉 剧照 NO.5警察荣誉 剧照 NO.6警察荣誉 剧照 NO.13警察荣誉 剧照 NO.14警察荣誉 剧照 NO.15警察荣誉 剧照 NO.16警察荣誉 剧照 NO.17警察荣誉 剧照 NO.18警察荣誉 剧照 NO.19警察荣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简直一派胡言的电视剧

这是在抹黑警察么,有些地方拍得很到位,可以承认,但是越到后面越乱拍了,执法权威在哪里?各种委曲求全,各种低头哈腰,现在不讲理还可以名正言顺了?编剧你来我们现实中派出所试试?看看你是不是满头包!

另外这片子是想让大家理解民警工作的难处,让大家体会他们的不容易,但请不要带偏了群众!让大家知道一哭二闹三上吊原来是可以换来利益的!编剧让大家看民警工作多憋屈,是为了让我们理解民警工作的艰难,这不是搞笑的逻辑么!

最后告诫大家,这篇纯属搞笑来的,现实中你敢这样闹,分分钟就拘了你!

 2 ) 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看了两集,有诸多槽点,正好有时间了,不吐不快。

1.编剧为了激化戏剧冲突,动不动就要将群众形象描写为聚众闹事。

第一集,乔家女儿割腕自杀,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亲戚们会去闹事,按我的理解,现实生活中,你说要去警察局闹事,没人跟你去,因为没人和你利益相关,死的是你的女儿,不是亲戚的女儿,只有真正有共同利益,才可能去警察局冒一冒险。另外,事实清楚,闹也没用(现实里我遇到去政府闹事的,是镇上有一个公司好像半年没发工资,去的都是利益相关的,最后政府自己财政的钱垫上的,敢去派出所闹事,根本没有)。

哈哈哈,一把手在这激化矛盾,拿群众矛盾当工具

请问这是在赶集?谁没事去警察局看热闹?

这图里不能都是亲戚吧?

中国年轻人没事干了,天天去警察局看热闹

另外,这么闹为啥还在服务大厅?先进办案区啊,这我想看过解放西的人都知道。

都有视频呢,网民会站在哪边?

第二集中抓捕杀人犯中,这种不合理的聚众闹事更加明显

为啥要出去再回来抓,不是要速战速决吗?除了北大,都知道在书柜里,不太懂,不过不是重点

重点来了,警察抓杀人犯你们也要聚众闹事是吧?还持械,你们总说贴近现实,这是现实????这村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有村民要在警察手下保下一个杀人犯?还一叫就出来,你们这是贩毒村啊,离大谱(我在现实中遇到交通车辆肇事逃逸的,村民都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他回来让他自首)

第二集中,聚众闹事又来了,因为各种鸡毛蒜皮小事,就要械斗?村民上楼就没有居委会吗,让村主任来?规划局那位,你解决不了问题不会安抚情绪吗,现实中哪有领导这样的?

这位可是拿的铁棍

这位更是搞笑,自己先急了

补充:

无论警察说的是不是气话,在潜意识里,就是觉得闹可以解决问题,“按闹分配”或许可行

所以至少在前两集,你永远会看到警察局乱的像一窝粥。

总结:我不知道,编剧体验生活到底是不是浮于表面,为什么任何案件都要闹一闹?如果百姓都这样,这警力再来多少也不足。这样的夸张只能表现出导演能力不行,无法真正的把基层的小事写好,演好。

2.其他问题

第二集中持刀抢劫的处理方式

只是简单的填了报警单

我认为这里的处理方式有问题,第一反应是不是要呼叫增援,毕竟歹徒持刀,后边就是闹市小吃街这么放走实属不妥。

看看现实中怎么做的

这也没填报警单啊

第二集最后救了个孩子就能把事情解决?我也不理解,这不更证明了这些事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吗?

刚才还要械斗,现在就要鼓掌叫好

至此,此剧可以弃了,不必看了

 3 ) 导演的创作小手记

浅尝多视角叙事

非常感谢大家对这部剧的关注。

其实每拍一部新戏,开始时都会是面临一些ABC的问题,比如如何把故事讲通顺,如何把故事讲曲折、讲精彩、讲得让人爱看,如何把每一个人物立起来,让人物更有光彩、更有魅力、更让人喜爱。要让一部戏能区别以往,更上一层楼,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能创新,使每一部戏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对于我们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挑战和考验。

对于《警察荣誉》这部戏,我们初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一部群像戏。这部群像戏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没有大开大合的故事情节,只有鸡零狗碎的日常。如何在平凡而微妙的众多人物、人物关系中去寻找能让人共情和产生共鸣的东西?如何在多线索多案件中把故事讲得不散?如何能展现每一个人的视角和感受又不造成混乱,视点与视点之间如何切换,主观与客观之间如何贯通,就成为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和难题。在整个创作过程,从剧本开始到最后剪定成片,我们一直在做尝试和探索。

在叙事、人物塑造以及影像构成上,怎么能把这个视角最终能够外化成把塑造人物和讲述故事生动地结合起来?当时,我们曾经考虑过一个方案——群像多视角叙事。就是分别从四个年轻人的视角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看到了派出所的上上下下,遇到了新的同事/战友,经历了各种案子。

比如说入警的第一天,每一个人能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先见到所长的赵继伟,然后看到旁边的教导员;接着是夏洁进派出所观察到的(曾经熟悉的)环境,遇到了(熟悉的)程所,在院子里与赵继伟相互初见,众人和夏洁叙旧时赵继伟的心态,而夏洁又同时感受到赵继伟对她的看法;然后是局长带来杨树,杨树被介绍时赵继伟的心态、夏洁的观察;到最后李大为的姗姗来迟,都会有以ta们的视角进行讲述这个事情发生的方式。

我们在之后的每一集戏里都贯穿了这个多视角的拍摄。视角带来的人物内心的外化,人物之间心理交流上的一些微妙的东西,在镜头的结构中产生的对比、隐喻以及蒙太奇产生的效果都特别有意思。

这个方案为拍摄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要拍摄大量的镜头而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四个年轻人,有时还包括师父们和所长,每一个人的视角,ta们对周围的感受以及与周围人物的交流,在整个视角的确立以及风格的确立上,都得拍一次;每一场戏在拍完客观的正戏之后,大家还需要配合多演2-3遍拍各人的主观镜头。

不过,这种叙事方式也同时带来了重复性。虽然在刻画人物内心上,肯定更为细腻,但在介绍一个外部事件以及外部矛盾和关系时,过于细致往往也会带来冗长感。到了后期剪辑时,在经过各种尝试、选择和反复探讨后,尽管我们前期花了大量的精力来做这个事,我们最终还是放弃了用它作为主要方案。但在最终成片的很多段落当中,可以看到这个叙事的特质还都存在——既有客观叙事,然后在客观叙事中夹了主观视角产生的效用。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应该也能找到不少这样的例子。

很高兴这部戏能给我们团队这样的机会做一些新的尝试,能给观众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感受。作为影视创作工作者,我们永远不能停止学习和害怕尝试。希望下次能再给大家带来一点新的东西。

李大为姗姗来迟,各年轻人看他的主观视角。

宋局介绍夏洁时,各年轻人看她的主观视角

夏洁看其他年轻人的主观视角

欢迎仪式上,各年轻人看所长和宋局说话的主观视角。

李大为和陈新城刚被组成师徒时对对方的态度的主观视角

 4 ) 《警察荣誉》:现实不是“爽剧”

现实生活中,七十老汉打了丹东民警一个耳光,就涉嫌袭警被刑拘了……这部剧呢,老百姓打了民警一耳光,派出所所长还去给打人者道歉……严重美化了公权力!

影视剧中我们熟悉的警察,更多是警匪悬疑剧中的警察,他们碰到的都是重大的刑事案件,刑警们常常要深入虎穴,与危险分子进行搏斗;刑侦推理过程,亦充满智识上的较量。因此,警匪悬疑剧中的刑警能够让观众肃然起敬,打心里觉得他们很牛,很了不起。

《警察荣誉》有些不同,它是当前市面上相对少见的聚焦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剧集,民警们平日里面对的更多是各种各样的民事纠纷,换个词说,就是老百姓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儿。比如谁家的尿不湿丢了,谁家楼上某种噪音太大了,谁家门锁了但钥匙落屋里了,谁家遛狗不牵狗绳,夫妻间闹矛盾丈夫“离家出走”了……

民警的主要任务,就是“调解”,按剧里一直提到的“枫桥精神”,即“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有观众说,这剧有点剧版《守护解放西》的味儿,气质还真挺相似的,基层民警一样很了不起。

故事发生地,在一个叫八里河的基层派出所。辖区居民复杂,平日里各种纠纷不少。所长王守一(王景春 饰)经验丰富,运筹帷幄,也深谙各种人情世故,辖区总体上井井有条,派出所上上下下也一条心。

王守一(王景春 饰)

派出所来了四个年轻人,各有特点。李大为(张若昀 饰)机灵,也嘴碎,一张嘴总叨个没完,但底子里是个好青年,平日里活跃气氛主要靠他了。

李大为(张若昀 饰)

夏洁(白鹿 饰)是烈士之女,她的苦恼的是派出所的前辈都因为她的身份过于关照她了,她珍视父亲的荣耀,但她也渴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认可。

夏洁(白鹿 饰)

杨树(徐开骋 饰)是北大法学硕士,高材生,以第一名考到市局,被派到基层派出所“锻炼”。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基层实践经验,这次来基层是一次重要的“补课”。

杨树(徐开骋 饰)

赵继伟(曹璐 饰)是苦出身,从农村娃一路打拼到成为一名民警,做事勤勤恳恳。有时他认为社区工作太零碎,没啥价值,慢慢地他会改观。

赵继伟(曹璐 饰)

四个年轻人也各有师父。李大为与师父陈新城(宁理 饰)的对手戏最好看,一个话痨、一个不苟言笑,一个主意多老惹人生气、一个又刀子嘴豆腐心,人物关系的张力拉满。

李大为没少被陈新城“怼”

《警察荣誉》的故事主线是四个年轻基层民警的成长,在此过程中穿插基层民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事儿,并以此反映基层民警的工作状态。

用四个字概括基层民警的工作特点:不是“爽剧”。

爽剧里会有孤胆英雄,哪怕是面对穷凶极恶的罪犯,我们的主人公单枪匹马也敢深入虎穴,在枪林弹雨面前毫无惧色,并总能逢凶化吉。

《警察荣誉》里告诉你,没有什么“孤胆英雄”。为了抓一个A级通缉犯,十来个警察出动,全副武装,坐了两辆面包车。李大为一脸困惑,陈新城怼了他:警察又不是去“玩命”的。

孤胆英雄更多只是戏剧效果

明明窃贼的前路已经被铁门挡住,但看到窃贼手里掏出刀,并且铁门对面是小吃街,民警放弃追捕,还对窃贼说“认错人了”。因为窃贼掏出刀的话,警察会有危险;万一窃贼跑到小吃街劫持路人,后果更不堪设想。当然,警察后来还是通过“智取”,把贼给抓获了。

暂时“放过”窃贼

李大为与辅警看到两个劫匪准备逃离,违背师父的命令擅自行动。虽然李大为成功逮捕了劫匪,还是被师父和所长一顿批。所长说,万一任务没成功呢?李大为说他不怕牺牲。所长说,你还带了个辅警,人家辅警一个月两千多陪你卖命?

王守一说了大实话

所长最后说了句乍听上去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大实话:“我宁可天天到禁闭室里面给你们送饭去,也不愿意年年到墓地给你们上坟去。”

不是“爽剧”,是创作者观念上的一种进步。不再渲染个人英雄主义,不鼓励“逞英雄”,不美化牺牲;而是深刻认识到:警察的命也是命,警察要保护人民,但首先得保护好自己。

不盲目鼓吹个人英雄主义

不是“爽剧”,亦体现在剧中对民事纠纷的处理上。这也是剧集引发争议极大的点,因为它并未完全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逻辑,而更注重调解的结果。只要结果是“矛盾解决了,事情平息了”,也不妨让善退让一步,哪怕恶并未得到足够的惩戒。

非常典型的是从第7集断断续续延续到第10集的一起纠纷。一个老大爷遛狗不牵狗绳,把一个小女孩给吓到了。老大爷遂与女孩的父母——一对年轻的夫妇发生争执。这是老大爷的错,然而老大爷非但不认为自己有错,还讹上这对年轻夫妇,要他们赔钱。显然,这老大爷“为老不尊”,与刁民无异。

警察处理纠纷时,老大爷气得晕倒了,送去医院没啥大碍。第二天,他的子女就把生龙活虎的老大爷抬到派出所,要警察支付医药费。警察有理有据地把他们给劝走了。

老大爷的子女于是赖上那对年轻的夫妇。年轻夫妇自然是不给所谓的医药费——哪门子的道理要他们给钱。老大爷的子女与亲戚就围堵在年轻夫妇的家门口,各种打砸闹,还在门外的白墙用红漆写了大字,把年轻夫妇一家折腾得鸡犬不宁,一家人战战兢兢,都快神经衰落了。

一家三口遭遇无妄之灾,只能出去躲一阵子

警察怎么处理的呢?王守一早就看出老大爷的家人想讹钱,他第一反应是:让年轻夫妇先搬出去一段时间。

观众看到这里肯定觉得憋屈:怎么地,好人还得让着坏人?

杨树的师父曹建军(赵阳 饰)——一个资深的民警,发现老大爷的外孙吸毒,甚至有以贩养吸的嫌疑,遂以此“要挟”老大爷的家人,总算让他们答应和解了。

怎么地,假若不是老大爷的外孙有“把柄”,警察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曹建军劝说年轻的夫妻选择和解,双方不要彼此的责任。年轻夫妇就质问:他们到底有什么责任?他们的孩子被狗吓到了,他们被老大爷讹钱,老大爷的家人来各种骚扰……他们没有做错啊,他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恶人招惹好人,好人为什么也有责任?

杨树为此与师父发生争执。杨树说出观众内心的困惑:“孙家那帮恶人坏人怎么算?放过他们,法律何在,公平何在?”

但最终的处理结果是:这对年轻的夫妇选择和解。而剧集的价值立场,从王守一到曹建军,也都站在“和解”一方。

在曹建军和王守一的工作经验里,他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老大爷的家人“作恶”了;哪怕有证据了,年轻夫妇与老大爷家人打官司,一打一年半载,时间都耗在那里,老大爷的家人肯定继续不依不饶;哪怕法律判年轻夫妇赢了,以老大爷家人的那德性,他们也不太可能赔礼道歉……那么,年轻夫妇打官司为的是争一口气,可这口气费时费力还不一定争得回来,并且接下来一两年也没安生日子过。

所以,为了让年轻夫妇的生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他们建议和解。曹建军怒斥杨树说法,“你追求的正义,除了破坏这一家三口的幸福安宁以外,没一点屁用”。王守一也把杨树叫过去,教导他“你到基层锻炼来了,你不管将来怎么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人情世故……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连对错也不是笃定不变的”。

这样的妥协,真的值得倡导吗?

总之,这对年轻夫妇之前受的苦就当走霉运,白受了。虽然第11集开篇台词里补了个后续:老大爷的两个儿子涉黑,已经移交到市局刑警队了。但观众的憋屈并未根本缓解:假若没老大爷的家人“那么巧”涉黑呢,面对这种恶人坏人,真只能当走霉运了吗?凭什么让好人让着坏人啊?真拿坏人没办法了吗?

观众内心期待的是“恶有恶报、立即生效”。可那只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剧中警察的做法,代表的才是最普遍的现实:无赖有一百种方法折腾好人,能怎么办,只能是绕着走;与无赖有矛盾了,尽量就地调解,能不把矛盾闹大就不闹大,能不进行诉讼就不走诉讼途径。

《警察荣誉》不是“爽剧”,剧中有太多“刁民”,无论老百姓还是警察,常常都拿他们没办法,几乎都是以好人对无赖的妥协而告终。

以编剧赵冬苓的说法,《警察荣誉》“不伪饰,不矮化,不溢美,提出真问题,面对真现实,至于能不能解決,不是编剧的任务”。只是对于现实的“不合理”,编剧是否应该保持质疑和批判意识?虽然“恶有恶报”是理想状况,我们能否因为它还没实现,为了图省事,就向恶妥协、纵容恶人?

并且,编剧是否过分渲染了基层民警的“弱势”?譬如12-13集的剧情里,明明是一个女士扇了夏洁一巴掌,她反而一个劲去派出所闹,要求派出所的人去她家里道歉。派出所也照做了。我们相信剧中的案例可能都有现实样本,可更多时候,在执法者面前,老百姓才是真正的弱者——但剧集只一味强调警方是“弱者”。《警察荣誉》由此引发评价的分歧,固然有人给剧集好评,亦有人认为它严重美化公权力。

警察向“袭警”的人道歉,这种情形几乎只存在于剧中

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承认:《警察荣誉》在创作尺度上有所拓宽,它至少直面了现实的灰色地带,直面现实复杂与斑驳的底色,让我们更深切地了解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

现实不是“爽剧”,观众或许心有“憋屈”。但愿这股憋屈能够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探索更为合理的解决路径,而不是把“和稀泥”当“智慧”。假若《警察荣誉》有这样的触动效应,也是善莫大焉了。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5 ) 这剧可以改名为坏人有好报

看了第九集十集,感觉这剧就是为了让我们普通人认识到谁闹谁有理。因为里面警察解决纠纷的方式就是劝讲理的一方退让,这就是把纠纷解决在基层的方式。直白点讲就是和稀泥的执法方式。因为遇到无赖警察告诉你只能忍气吞声才能过好日子,所以说法律只能制约守法的人,遇到无赖只能自认倒霉。执法人如此,怎么依法治国呢?现实可能很多无奈,但警察把和稀泥当成理所当然,还拍出来传递真的合适吗?还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说什么不是非黑即白要懂得人情世故。偷换概念用了吧!遛狗案子黑白很清楚呀,年轻夫妇没有一点错,就是警察无能不能保护老百姓而已。 广电负责审核的人不怕剧播了之后大家都效仿吗?剧里案件的结局可是坏人没受到一点惩罚,好人只能忍气吞声啊!这价值观简直了,明着宣传按闹分配。 还有所长提倡大家捐钱这个情节,先不说捐给了个无赖,这种方式是该提倡的吗?上级让捐谁敢不捐呀,剧里直接说看所长的面子捐的?你要是所长自己垫钱我无话可说,这种不就是利用自己优势地位强迫吗?所长可能不差这点钱,但普通辅警不到3000的工资让人怎么捐?真是被剧情震惊到了。 还有公交车案也是同样的问题。可以这样看:如果这老头是个守法公民,没有在公交车上撒泼无赖打女人和孩子,他可能就会自己饿死病死没人管了。如果他要点脸不赖着医院不走,他可能也就自己病死了。正因为他的恶行让他获得了好报。这不还是按闹分配吗?如果他儿子最终给他捐了肝,那编剧就厉害了,能达到很棒的鼓励家暴和老赖的效果。

 6 ) 看的警察,说的人生

剧里的四对师徒,未看之前以为是单箭头的教导、引领、成长。看完前六集发现并非如此,剧里每一对师徒的搭配都是双向的。就如所长王守一对曹建军杨树这对师徒说的“相互帮助”。 宁理饰演的陈新成和张若昀饰演的李大为,粗看是经验丰富处事谨慎的陈新成教导冲动热血敢为的李大为,但反过来说,陈新成是一个为警察这份工作付出过热血却又为这个职业所伤,甚至殃及家庭生活,可以说李大为是职业初生期那陈新成,是他青春期的倒影,于已经废累了的陈新成而言,犹如重生。这样的两个人的交织已不仅仅限于职业了。 程浩和夏洁,这对师徒有一个共同的伤痛就是夏洁的父亲,程浩的师傅,牺牲在程浩的眼前,负疚感让程浩不敢面对夏洁的母亲同时在工作中对夏洁过度保护。就像一个看不见的罩子,过去的事又永远过不去,拖住了这对师徒的热情与热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具像化就如夏洁那永远生活在过去有些神经质的母亲。当先辈的荣誉变成了自身生活中的负担,身为警察的师徒如何面对?或许自身的荣誉才是最后的救赎。 曹建军和杨树,满脑子英雄主义的师傅和理性善良学识丰富的徒弟。这一对的故事刚刚展开,觉得会很有意思。 还有赵继伟,一个为改变命运而先改变自己的小伙子,一些初看是小聪明小滑头的举动,掩盖不了他善良的本性,就如他给李大为买的包子和红烧肉,尽自己最大的可能给予他人善意。这样一个急于表现的人却有一位甘于为解决社区里偷尿不湿、小姑娘拜托的怀孕的母猫而耐心服务的师傅张志杰。

 短评

这是电视剧版守护解放西吗

7分钟前
  • Rainfoe
  • 还行

剧是好剧,但感觉就是朝廷来向百姓诉苦的

12分钟前
  • 虹桥
  • 推荐

反正拍成什么样都有的骂就对了,前排那个,谁告诉你所有观众都想看戏剧冲突的?成天冲突冲突冲的都没一个正常人每部剧还都差不多的,难得有这么一部轻松接地气、鸡毛蒜皮的小派出所的故事,看着就是比那些千篇一律的东西舒服多了。

14分钟前
  • 平纸
  • 推荐

这片真挺敢拍的,剧中警察种种看起来和稀泥的行为都是因为现行法律存在漏洞和缺陷(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和系统会是完美的),这还是让北大法学硕士的角色亲口说出来,看来都明白啊。受害者对法律系统的不满和愤怒都让派出所民警当缓冲了,其实都挺冤的,但是那些没理还来投诉的真的治低血压,解放西里的真民警都没你们这么受气包,好歹是警察怎么这么好欺负啊。案情接地气,终于拍点真实的老百姓的故事,演员演的也好,群众演员都很自然,所长这角色写的立体演的更是厉害,太有层次了。要是多点案情别给所里警察安排太多糟心事儿就更好了。

18分钟前
  • 杨淇羽
  • 推荐

人家一个辅警一个月两千多块工资,你想让人家把命也搭进去?就句话真没哪个国剧敢说出来,可这就是现实。

19分钟前
  • 2047
  • 力荐

《警察荣誉》是典型的类型剧,却在传统硬桥硬马的警察剧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生活化的创新之路。它又是一部生活剧,透过日常的琐细工作,描摹出基层民警的生活质感。既有风趣幽默的妙趣,也有人道主义之关怀。“市‘警’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诚如这部剧的slogan所言,它拍出了真正的人间烟火。

23分钟前
  • 马二
  • 推荐

虽然我喜欢刘亦菲但是实话实说这剧不应该比梦华录分低。

27分钟前
  • 土多啤梨
  • 力荐

把主旋律拍得接地气,把接地气拍得有趣,把有趣拍得有意义,把有意义拍得不刻意,你知道有多难吗!

31分钟前
  • 森海
  • 力荐

开头那个长镜头太牛逼了,人间烟火气,这才是我想看的警察题材电视剧,没有装逼没有高大上,就是我们小区门口的派出所

35分钟前
  • 木枝
  • 力荐

十集弃,看到第十集我已经生气了,没有一个案子在真正意义上地解决问题,给闹事的老流氓送进医院就算了,为什么局长还要道德绑架大家给他捐款??还非得让儿子和家暴男和解??为什么遛狗大爷家人明显骚扰到小两口家的生活了也没有解决办法,现实生活中也要靠抓闹事者吸毒的儿子来表面解决问题吗……宁理老师,若昀对不起,我还是等明年的解放西吧……

36分钟前
  • 阿柴
  • 还行

低开高走,开头两集过于类型化和ZZZQ,差点被劝退,但从3、4集开始渐入佳境。老公安和年轻公安的关系刻画、群众路线和技术破案两条路线张力的表达都是延续自“十七年”和“新时期”公安电影的母题,而且做出了近几年国内这一类题材最扎实的刻画和表达。最大的优点是无论单元故事还是总体的故事没刻意给观众一个“圆满”答案,保留了一定的开放性,对基层自组织的呈现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要说问题就是有些情节还是处理得太温柔,但在当前的国内创作环境和观众接受语境下,这是合理的创作选择。

39分钟前
  • Xieirse
  • 推荐

更加坚定了我明年考警校的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41分钟前
  • 不会开枪👮
  • 推荐

不是国内没好剧,是国内的有些观众配不上好剧。

45分钟前
  • 力荐

说真的,照顾烈士的遗孤,我很能理解,但是她的妈妈屡次打电话命令派出所领导,我觉得编剧写得太过了,我不能接受,再怎么照顾也不能这么乱来,警察还是纪律部队吗?这条线她的妈妈写得太过了,导致我看到第三集不能忍了,弃剧。还有就是,张若昀怎么演这个警察,庆余年的味道那么浓呢,啧啧啧,希望张若昀不要演技模板化,我不喜欢你塑造不同人物味道相似。

50分钟前
  • 莘莘学子
  • 还行

陈新城和李大为去东北办案时有个俯拍长镜头,东北林区小镇,天气晴朗,飘着漫天大雪,非常美,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下这样的雪,通常都是阴天,这个镜头的一切都好,就是晴朗是虚假的。这部剧就像这个镜头,拍得非常好,有些地方特别好,非常动人,人物塑造也扎实生动,比如赵继伟这样的警察,我就认识好几个,太真实了。案子也真,一看就是取材于真实案件,不是瞎编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关系不对。和韩剧live的设定相似,几个合租的实习警察在派出所工作的故事,但是韩国的警民关系和我们专政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刁民确实特别多,(权力不讲理的地方顺民多,刁民也多,而且格外刁),基层警察也确实没办法,被折磨,但是,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关系,不是这样的。主旋律呈现的某些东西,是理想不是现实,是应该如此、希望如此,实际上并不如此。

53分钟前
  • 西窗随笔
  • 推荐

本来不想这么早打分的,但是还是值个4星,尤其隔壁梦华录太虚高了,对比起来对这个不公平。

58分钟前
  • 广陌
  • 推荐

剧情很让人很舒服 节奏也很好 演员的演技和台词都是很不错的典范 尤其是台词功底 很不错了真的 演技也很的很good 看了5集 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背景故事还有剧情铺垫和起伏都让我眼睛很舒服 演员选角也是nice 故事挺打动我的 想让人一直看 白鹿这次真的很贴合角色 张若昀的李大为这俩都演活了 还有这些其他演员 都把角色演活了 很好看真的很好看 都去看好吧 正剧真的越来越好了 国产剧崛起吧 我自我评定这是上半年最好看的剧✌🏻✌🏻

1小时前
  • 文文wennn
  • 力荐

看了两集把我激动坏了 真是太久没有看到好剧了 更新:6.15追完,值得五星。

1小时前
  • DDvviiiSong
  • 力荐

发现了本剧最舒服的一个点:是一个鸡飞狗跳、有人情味的、没有口罩的世界

1小时前
  • 礼拜六的两脚兽
  • 推荐

开播第三天,拙评一下这部剧,很多人说这部剧脱离现实,抹黑警察,然而实际上大家都以为派出所是个清闲地方,现实永远是鸡飞狗跳和鸡毛蒜皮,身边有基层的朋友说看的既真实又动容,只能说很感谢编剧和导演把派出所这个地方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了,会继续追,看后续剧情,加油小警察👮!

1小时前
  • 笨蛋美女韩智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