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完结

主演:比妮·费尔德斯坦,莎拉·保罗森,克里夫·欧文,埃迪·法可,寇碧·史莫德斯,塔兰·基拉姆,安娜莱吉·阿什福特,珍内塔·阿尔内特,玛格·马丁戴尔,比利·艾希纳,大卫·马吉道夫,伊恩·阿尔达,布莱恩·梅拉德,Geoff Nathanson,Christine Heneise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2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3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4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5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6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3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4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5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6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7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8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19美国犯罪故事第三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girls help girls

我真的很恨男人 现实还是剧中所有女人的悲剧都是克林顿一手推向的 如果他能管的住自己下半身 Monica会是一个前程似锦家庭美满的漂亮女孩 Linda Tripp不至于陷入那么长久的外貌羞辱和舆论暴力(当然她真的也做得很过分) 不是拜他所赐Paula Jones怎么可能会成为艳星呢 被保守党弃之如敝履 Hilary Clinton在政治领域何尝不比克林顿强 却要默默接受一切站在背后做一个good wife 一次又一次尝试也没能打破那块天花板 我不明白怎么还能有男人在见过一切之后对着她们开的出荡妇羞辱的玩笑 我不明白怎么会有女人仍然倾倒于克林顿所谓的“魅力”对她们用出slut whore bitch的字眼 If girls can't help girls, who the hell can?

 2 ) 信息量大的第一集 吴亦凡事件后 原来是这样的克林顿

克林顿幸运的在九十年代当总统 当年她被弹劾的时候我还小 当时的感受是 第一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说这个白头发好看 白头发的人不都是老头么 后来来英国才知道 他们头发大概三十岁开始就白了呵呵 第二总统这么大的官都敢弹劾 让他好好当总统不行么 现在想来 完全是文化差异下的思维 从小就觉得领导不是凡人

这第一集 虽然是从莫妮卡入手 但是揭示了很多的细思极恐的信息点

克林顿肯定不是第一次和莫妮卡 这样的行为出来 那肯定因为是惯犯

九十年代他当时那个叫女性进房间亲亲露鸟的行为 竟然才是骚扰 这不是assault么 总之 这是很严重的行为 在今天的环境下 容忍度不会如此

至少是公众舆论不会如此 真的能不能在法律上面有大的改观 我只能说是希望

几年前看过莫妮卡的ted演讲 讲的特别好 原来是有真才实学的职业女性 才想起有多少误判误读不公平发生在她的身上 很少有人从她的视角看问题 她不是没有错但是大家让她承担所有的错 静观剧里面对她的刻画

总之 信息量大 演克林顿演员就露面三秒钟 已经太无法抵御了好么 期待

这个系列前面两季也相当优质 一个是关于辛普森杀妻案 涨姿势 另一个是关于范思哲谋杀案 有点阴暗

 3 ) 当描述一件桃色新闻和弹劾一个国家的president时

终于断断续续追完第三季,厉害厉害厉害厉害。自然流畅氛围营造和剪辑延续了第一季的水平,视听语言稳稳稳稳的不行,Ryan悬念玩的溜的不行。 看到最后一集似乎已经超越了案件本身所带来的震撼力,而拥有了时间跨度的加持,一场大瓜演变成为当代女性生存状态群像。 引发案件却最终为生存接下成人杂志的Paula Jones,被群嘲的Linda Tripp,最终在痛苦中说出真相的莱温斯基,甚至希拉里,作者在剧中让他们被残酷、猥琐、自私的男性目光所审视。当然这也引起了观感上的极大同情。

Paula的故事线是其中给我最大震撼的,代入人物一个直接、单纯而一心想着服务于她的混蛋老公的妻子最终将会落得什么样的结果。她的人物塑造和选角都非常精准的和莱温斯基形成了鲜明对比。

全片最绝的是,当桃色新闻和弹劾一个国家的president联系在一起时,只有克林顿的那句台词可以极其到位的达到解释和讽刺的效果。 “我问上帝为什么这样对我,上帝说i just dont like you. ”

#美国罪案故事第三季# Love it!

 4 ) 弹劾总统之前,你需要先掌握这些英文单词

刚看完第一集,感觉这季拍的还是很走心的,没有给前作丢脸~

我总结了一些有趣的英文词汇。

这是第一弹,点赞超过10,就更新第二弹哈!

1 Jail to the Chief是啥意思?

这个表达来自“Hail to the Chief"。

Hail to the Chief是一首歌,每次美国总统在公共场合出场时,经常会播放这首歌。据说最早是改编自一首19世纪的苏格兰歌曲。大家可以点击这里听一下。

向统帅致敬Hail to the Chief_哔哩哔哩_bilibili

显而易见,Jail to the Chief是玩了个文字游戏。“致敬(hail)你个毛线,监禁(jail)你丫还差不多”。

比如那些讨厌川普的人,就可以搞这么一件T恤穿。

2 Bill Clinton的全名是什么?

Bill Clinton的全名是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你可能要问了,那为啥叫Bill Clinton呢?

这是因为William这个名字,既可以缩略为Will,也可以缩略为Bill。

换言之,像傲骨贤妻里的男主Will Gardner,其实也是William。

3 弹劾总统怎么说?

impeach表示弹劾,是动词。对应的名词是impeachment。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弹劾一个州长,那就是impeach a government。

弹劾一个法官,那就是impeach a judge。

弹劾咱们的总统,那就是impeach our president。

4 independent counsel是啥意思?

如果你想弹劾总统,那么你当然不能相信在总统手下办事的检察官,所以你就需要任命一个独立的检察官,那就是appoint an independent counsel。

testify表示作为证人在法庭上作证。

5 性骚扰怎么说?

性骚扰的英文是sexual harassment。当你宣称别人对你性骚扰,当你提起了这样一场诉讼,那就叫做a sexual harassment claim。

性骚扰的案件有3年的法定时效,叫做a three-year statue of limitation。意思就是说超过了3年,就过了法律时效,就不能再起诉了。

我发现这部剧中很多人读harassment这个单词时的发音很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不一样,我专门去查了一下,原来两种读音都可以。

6 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朋友怎么说?

看剧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表达:fair weather friend。

意思就是说,只有天气好的时候,只有你处境不错的时候,ta才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出事了,ta立刻就不是你的朋友了。

这种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朋友就可以叫a fair-weather friend。

那你肯定会问了,如果既能同甘,又能共苦的朋友怎么表达呢?

你猜的没错,就是an all-weather friend,不管天气怎么样,都是你的好朋友,哈哈哈!

还记得那句谚语怎么说嘛?患难见真情(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以上就是第一弹,点赞超过10,就更新第二弹哈!

|本文作者:大风哥Wind |审校:Juliet |排版:Anita |总编:大风哥Wind

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5 ) 弹劾总统之前,你需要先掌握这些英文单词

上一弹在大家的支持下超过了10赞,赶紧安排第二弹~

1. West Wing 白宫西翼

wing本意是翅膀,引申为建筑翼部、厢房,West Wing就是位于白宫西翼的一系列办公室群,包括椭圆办公室、内阁会议室、时事战情室和罗斯福室以及为总统各类助手、顾问(统称为白宫幕僚)准备的办公室。

同理,East Wing为白宫东翼,以宴会活动厅为主。

另外,政党中的派别也能用wing来表示:

The president is on the left wing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总统属于民主党左翼。

2. Department of Defense 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简称DOD或DoD, 总部位于五角大楼。由6个实体部门组成:国防部部长办公室 、军种部 、参谋长联席会议 、联合作战司令部 、国防机构 、国防部门现场活动。

defense(美)defence(英)意为保护、防御,还记得黑魔法防御术怎么说吗?Defence Against the Dark Arts

3. The Pentagon 五角大楼

pentagon本意就是五边形、五角形,作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五角大楼”一词不仅仅代表这座建筑本身,也常被用作美国国防部、乃至美国军事当局的代名词。

这里的Pentagon City(Fashion Centre at Pentagon City)是一个综合室内购物中心,是华盛顿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

4. Watergate 水门事件

Watergate scandal水门事件,1972年尼克松总统为获取民主党内部竞选情报,派人潜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而当场被捕。因其事发地为“水门大厦”,该丑闻被称为“水门事件”。尼克松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水门事件后不久,英语词典便出现一个后缀词“-gate”,中文直译为“门”,其含义是类似水门事件的丑闻。“XX”事件就可以成为“XX”门。比如本季克林顿贡献的的"拉链门"Zippergate,本世纪轰动一时的"棱镜门"Prismgate,而国内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艳照门"。

5. Whitewater 白水事件

除了震惊全球的性丑闻,克林顿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还贡献了另一个政治丑闻——Whitewater scandal白水事件。

该事件又称“白水开发公司案”,该公司位于克林顿家乡阿肯色州小石城,是一家专营房地产的公司,克林顿拥有这家公司50%的产权。该公司与阿肯色州一家储贷担保公司有过关系,而其老板与克林顿份属密友。担保公司后来因涉嫌“银行诈骗”破产,公司老板入狱。由于此事使美国一些纳税人损失惨重,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进行调查,发现第一夫人希拉里曾经从该担保公司获得过一笔非法红利。

这笔钱先存入白水开发公司名下,然后希拉莉再利用法律漏洞把该钱转出,用作克林顿竞逐连任阿肯色州州长的费用。但克林顿夫妇说,他们不仅没有在白水房地开发生意中赢利,反而将投入的6.9万美元也赔了进去。2000年9月20日,独立检察官罗伯特·雷宣布结束对白水案的调查,认定克林顿夫妇无罪。

本集自杀的白宫副法律顾问Vincent Foster据说掌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剧情还有另外一个细节:白宫总法律顾问Bernard Nussbaum从Foster的办公室带走并毁掉了关于白水开发公司(Whitewater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文档。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如果你还有其他的知识补充不妨留言告诉我,大家一起涨知识~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帮我点个赞,超过50个赞更新第三弹哦

|本文作者:枫叶依蓝

|审校:Juliet

|排版:Anita

|总编:大风哥Wind

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学英语,想加入我们一起创作,请关注公众号:Wind教口语

 6 ) 莫妮卡的反击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题注:写于6集之前,之后有蛮多部分涉及到希拉里的,不过无关本文宏旨就是了,懒得修改了,就贴在这边吧~

1974年,年仅27岁的希拉里·罗德姆(Hilary Rodham)加入了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团队,为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提供有关弹劾尼克松总统的司法建议。

罗德姆小姐恐怕想不到,自己职业生涯开端所经历的这场政治事件,不仅为之后的英语世界增添了一个后缀词——“门”(-gate),之后以“门”为词缀的事件,在新闻界多半指向了丑闻(水门、伊朗门)——而她本人也将深陷两次“门”中。她更想不到的是,24年前,她站在维护司法公正的一边,为弹劾总统开足马力地工作;而24年后,她则要为作为美国总统的丈夫辩护,以避免后者在参议院遭受弹劾。

希拉里·戴安·罗德姆女士在2015年遭遇的邮件门(Emailgate),最多是让她丢掉了总统的宝座;而1998年的拉链门(Zippergate),则让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名第一夫人,彻底颜面扫地。或许只有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才能理解她的痛楚,相比于被全美媒体放在火上两面煎烤一年,希拉里或许更羡慕杰奎琳的老公是直接被子弹干翻,那样至少还来得痛快一点。也难怪6年后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主持人指着塔伦蒂诺新片《杀死比尔》(Kill Bill)的海报说:这一定是希拉里女士最喜欢的电影。

但希拉里却在2021年9月于FX上线的《美国犯罪故事 第三季:弹劾》(American Crime Story: Impeachment)中几乎完全缺席了。

在而今米兔运动(#Me Too movement)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风起云涌的时代,这场针对23年前克林顿家族丑闻的“公开处刑”巧妙地避开了最难以处理的人物——既不是作为万恶之源的克林顿,也不是作为执行制片人和反网络暴力代言人的莱温斯基,更不是作为邪恶、自恋、丑陋的泄密人的特里普(Linda Tripp)、被指认为热衷政治猎巫的独立检察官斯塔尔(Kenneth Starr)——希拉里作为在拉链门事件受到最多伤害、也得到最少同情的受害人,却从剧集(至少前五集)中几乎神秘消失了。

1992年3月,白水门事件爆发。克林顿的法律顾问纳斯鲍姆(Bernard Nussbaum)涉嫌毁掉了白水开发公司的相关文档,而克林顿夫妇先前曾投资过这家公司。消息一经传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外加本来管理这些文档的白宫法律副顾问文森特·福斯特(Vincent Foster)自杀,更使得整起事件迷雾重重。克林顿迫于压力,成立独立检察办公室,由斯塔尔领衔主持调查。调查进展不顺,虽然被定罪的人多达十余人,但斯塔尔始终抓不到克林顿夫妇的把柄。国会山的共和党人也没闲着,他们不断煽风点火、反复炒作,克氏两口子完全没有好日子可过。

虽然白水案并未达到扳倒克林顿的目的,但在调查过程中,斯塔尔却发现了克林顿与琼斯的性骚扰丑闻。1994年,国营雇员葆拉·琼斯(Paula Jones)对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提起性骚扰指控。案件进展过程中,琼斯的律师传唤了大量怀疑与总统有染的女性,以证明椭圆形办公室里的那个男人的“行为模式”——结果又无意中捅出了一名名叫莱温斯基的白宫女实习生与总统之间的性关系。

1996年1-2月,国会与白宫为预算问题争执不下,联邦政府陷入停摆状态,作为实习生的莱温斯基有机会去白宫西翼工作,以弥补联邦雇员不足的政府窘境,因此她也有机会接触到了一直以来仰慕已久的总统先生。其后数月,她与总统之间的亲密关系几乎成了白宫核心圈子的公开秘密。白宫办公厅出于种种考虑,将她安排到了白宫之外的五角大楼工作。

莱温斯基心碎的同时,又“交友不慎”,在她等待总统电话的无数慢慢长夜,她只能与自己的女性密友——一位同在五角大楼共事的、年长自己24岁的、前白宫雇员——琳达·特里普煲电话粥。令她想不到的是,她们的通话全都被这位“塑料姐妹花”故意录音,成为拉链门的铁证。之后,媒体界、司法界对莱温斯基一条留(流)有白色液体残留痕迹的蓝色套装的讨论,更是让整起事件成为了继辛普森案之后普罗大众第二次接受DNA生物科学洗礼的全民科普活动。

克林顿在东窗事发后,先是在宣誓作证的情况下,全盘否认了指控;之后当证据确凿时,又狡辩式地为其撒谎的理由辩护:男欢女爱里有些事不能算性行为,intercourse必须要inter了才算数,自己只是单方面享受了某些服务……

面对如此不老实的总统大人,媒体们纷纷化身八卦小报,共和党权贵们更是如获至宝——上至宾夕法尼亚大道两端的达官显贵,下至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甚至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这样的法学界大佬,都出来品头论足一番。在历经一年的新闻轰炸之后,美国人民最终烦透了这出无休止的肥皂剧。1998年年底的中期选举,哪怕共和党围绕着丑闻大做文章,但克林顿的支持率却居高不下,在参议院两党席位不增不减,而在众议院民主党席位则不减反增。丑闻对于克林顿的杀伤力差点一剑封喉,但民众却厌倦了这部连续剧。

整起事件,史称“拉链门事件”。

从1998年1月17日被报道,到7月克林顿被迫向大陪审团作证,再到1999年2月12日参议院投票未能通过针对总统的两项弹劾罪名,拉链门事件持续了整整一年。希拉里从一开始心存怀疑,但大体接受丈夫的自辩谎言;再到之后真相大白后怒不可遏,最后到为公众形象大为受损的家庭展开辩护。克林顿灰头土脸,一度只能在白宫一楼的沙发上过夜,希拉里甚至在自传中说:“那时,小狗巴迪是白宫里唯一还愿意理会一下比尔的家庭成员。”连来访的布莱尔、曼德拉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表达了同情之情。

但希拉里却在《美犯:弹劾》中几乎缺席——只有在几个一闪而过的剧中电视镜头中和一场洗手间的戏里,她作为第一夫人惊鸿一瞥般有了几个照脸。也难怪,这部电视剧的联合制片人名单中,就有莫妮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的名字。

在经历了惊涛骇浪般的1998年后,莱温斯基一度成为了曼哈顿社交圈中炙手可热的重要嘉宾,可她最终厌倦了聚光灯和贴在身上的种种标签。2005年,她选择去伦敦政经学院学习社会心理学,并在毕业之后开始致力于反对网络霸凌。她称自己为赛博欺凌的“零号病人”,并持续公开参加各类相关活动,2015年她在著名的Ted Talk上发表演讲,呼吁建立一个更富同情心的互联网。2017年10月,在#Me Too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时,莱温斯基也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Me Too的标签,但并未进一步解释——虽然无论是在千禧年初的访谈中,还是在2018年登载在《名利场》(Vanity Fair)上的文章中,莱温斯基都承认与克林顿的故事是两个成年人的两厢情愿;但2018年的莫妮卡在新时代认知的推动下,也重新思考了彼时作为实习生的她与全世界最有权势的总统大人间不平等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无疑来源于克林顿对于权力的滥用。

所以莱温斯基作为《美犯:弹劾》的联合制片人,希拉里这个缺席的在场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一方面,作为剧集的制片人,《美犯:弹劾》无疑提供的是更偏向于莱温斯基视角的观点。在剧中,莱温斯基是一个涉世不深、天真烂漫、被英俊的阿肯色州帅哥冲昏头脑的女实习生:她深情而又偏执,呆萌却不乏机灵,像“一只受伤的小兽”。鉴于事件的另一女主角琳达·特里普已于2020年离世(但她的女儿通过《名利场》表达了对本剧的不满),希拉里在自传出版后对此事件三缄其口,《美犯:弹劾》确实成为了以莱温斯基认知为主轴的“犯罪故事”。

而另一方面,虽然涉事的三位女主角(莱温斯基、特里普、希拉里)都在事件后出版了自传,但毫无疑问,希拉里虽在自传中对拉链门讲出了自己版本的故事,但却几乎对莱温斯基没有任何评价。在希拉里自传《亲历历史》(Living History)中,“莱温斯基”一直作为一个事件名词被动出现,希拉里对这位老公的出轨对象几乎没做任何臧否。只有一处,在抨击政敌们利用此事攻击克林顿时,她愤怒地(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种“愤怒”需要打上引号)说:“不管他(克林顿)做了什么,都不应该蒙受政敌的百般凌辱;然而,他的隐私,我的隐私,莱温斯基的隐私和我们这些家庭的隐私都已无端遭到残酷无情的侵害。”除此以外,希拉里对这位情敌,策略性地不置一词。

两位处于风暴核心的女主角,都选择了技术性的回避彼此,这本身就耐人寻味——是的,做女人太难了。

《美犯》前两季选择了阳光灿烂下的罪恶,无论是辛普森案的加州,还是范思哲案的迈阿密,体育圈、时尚圈的丑恶终究脱不开棕榈树下插着小伞的酒精果汁的气味。而《美犯》第三季中的华府似乎一直笼罩在阴雨绵绵之中,哪怕是晴空万里,那些大理石色调的联邦政府大楼也充满了阴郁的味道。编剧萨拉·伯吉斯(Sarah Burgess)的父母甚至就曾与莱温斯基、特里普一同在五角大楼共事(但不认识彼此),对于华府波谲云诡、令人窒息的政治气息可谓手拿把攥。

所以,虽然事件的核心是桃色丑闻,但无论是1998年的弹劾大戏,还是2021年的美剧《弹劾》,“弹劾”的核心却一直不是桃色闹剧。相反,共和党人对白水们、拉链门的政治利用、八卦媒体无孔不入吞噬一切的传媒本能、克林顿夫妇千疮百孔的历史案底,才是使得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先生管不好自己裤子拉链的花花公子德性/德行最终成为全世界笑话的关键所在。而《美犯:弹劾》也同样将重点放在了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地角力上——而莱温斯基,只不过是这场华府扳手腕的棋子而已。

在今年接受《纽约时报》播客节目的访问时,莱温斯基为整个丑闻作了总结陈词:我们(和葆拉·琼斯)作为女性被推到了政治剧场的聚光灯下,但我们都被简化了,我们都被简化成了某种特定目的,或是用于服务某些人的政治诉求,或是成为TA们赚钱的工具。

而《美犯:弹劾》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来自莱温斯基的反击。

但不得不说,拉链门成为了不祥的事件,所有被裹挟其中的人,多多少少都遭遇了不幸乃至相似的悲剧:

一直借拉链门事件想扳倒克林顿的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金里奇(Newt Gingrich)因中期选举战略失策,外加自己也深陷婚外情丑闻,最终于1998年12月辞去议长职务,隔年1月辞去众议院职务;

想要接任金里奇的众议院议长职务的共和党人列文斯顿(Bob Livingston)也未遑多让,他在主持克林顿弹劾案前夕也被爆出有婚外情,于是在最终辩论时,他在大声疾呼有着婚外情不伦的克林顿应该辞职后,自己也宣布因为自己的婚外情将退出众议院;

而根据拉链门事件写作了非虚构作品、同时也是《美犯:弹劾》这部剧改编所依据的主要作品《大阴谋:几乎使总统下台的性丑闻真相》(A vast conspiracy : the real story of the sex scandal that nearly brought down a President)的作者杰弗里·图宾(Jeffrey Toobin),先是2010年爆出了花钱让自己的婚外情对象堕胎的丑闻,被拒绝后更是否认自己与孩子的血缘关系,最终在DNA测试后被法官判处需要支付抚养费;2020年疫情期间,他更是因为在《纽约客》(New Yorker)的内部视频会议上忘记关闭镜头,面对视频做出不雅举动,而被《纽约客》逐出门庭;

而在《美犯:弹劾》第五集中出现的布雷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24年前只不过是独立检察官办公室的小助理,在2018年被特朗普提名为大法官候选人;提名之后,他被指控高中时期曾对其女同学克里斯蒂安·福特(Christine Ford)进行过性侵犯;卡瓦诺在参院听证会上声泪俱下的否认此事——联想起他曾经在克林顿弹劾案中建议后者应该辞职的往事,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攻守之势异也;

而莱温斯基则表示,她在2016年那次著名的总统选举中,仍把选票投给了在《美犯:弹劾》中几乎全程缺席的希拉里·克林顿——“令人遗憾”的是,在那个将所有预测机构的脸打肿的不可思议的D日,我们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结局。

 短评

羡慕丑国可以拍这样的剧

7分钟前
  • KKKK
  • 力荐

我见你国高阁多肮脏,未想我国也如是。

9分钟前
  • 死于苍苔
  • 力荐

真相究竟如何对于本剧已然不重要了,几个主要人物和职场关系的描写都很精彩……原来白宫也像所有行政机关一样职员闲得只剩八卦了,哈哈哈哈哈

14分钟前
  • authornana
  • 推荐

第一集就出场了那么多人物,其实对于非美国观众来说,如果不了解美国的政治权力运作架构,对克林顿性案情丑闻不熟悉,恐怕真要追这部剧,难度还是挺高的。

18分钟前
  • 阿登
  • 推荐

E8总统面对Ken Starr检方团队问询时展现的狡黠真的看得既恶心又不得不佩服,攻防对弈很精彩,再次印证那句话,政客是没有心的。莱温斯基的选角有点失败,不在演技而在于外形上。

21分钟前
  • 盔酱兮
  • 推荐

不说别的,莱温斯基选角也太像了吧!!这段美国人民家喻户晓,尤其深受白人老太太喜爱的八卦被这样一拍,希婆估计回家又得冷嘲热讽一番

22分钟前
  • 14个英文字符
  • 力荐

看完致郁,以前不知道克林顿丑闻牵扯了这么多内幕,性侵案里男人几乎都能全身而退,而女人却要一辈子身败名裂,莱温斯基现在还能有一番作为也是靠了她出身富人阶层去承担高昂的律师费用,另外两个平民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23分钟前
  • 细雪
  • 推荐

不如第一季但比第二季好。可能是单独的一件事所以比the loudest voice结构要好,但多少缺一股劲儿,可能不是单一主角的缘故。看完之后就觉得美国政治真是荒谬啊,一桩桃色丑闻,开启一个女人的政途,赋予另一个女人财富自由,而出轨的男人全身而退,似乎所有人都从中获利,除了来自最底层的人。当然某国政治更荒谬,一夜之间就让一个人的痕迹彻底消失。以后我也要拍一个《中国犯罪故事》三部曲,前两部叫《出逃美领馆》和《运动员》,第三部待定。

24分钟前
  • HAL
  • 力荐

美媒的那些个差评,是克林顿家族操作的吧。虚伪恶心

25分钟前
  • 🍉
  • 力荐

美国于正的这个系列还是保持在水准之上的!

27分钟前
  • 牛岛隆太
  • 推荐

第二季完全不如第一季好看,希望第三季提升

31分钟前
  • Skin
  • 力荐

所有人都在压榨女性。有权力的男人,没权力的男人,有权力的女人和事不关己的路人女性。而克林顿这样的男人本质是女性选出来的,她们爱他,呵呵。最终权力依旧,没人在乎那些女性的生死。只希望过去这么久,大众能明白这不是一件简单的风流韵事,也不该是隐私。还有琳达不是反派,她也是被压榨的女性之一。

33分钟前
  • momo
  • 力荐

莱温斯基14岁时被什么类似辅导员的男人性侵,上高中时和老师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婚外情,她就是这样一直被利用,但是她也没怎么反抗,反而因为被注意到而高兴。很斯德哥尔摩,而她还是学心理的,高学历富人家庭背景……从小渴望被关注,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她相信Linda trip是她的好朋友,却被背叛。不过她后来出书又到处讲演,应该是活出自我了吧,生命力超强,有什么糟心事都不能妨碍她跳健美操、做发型。Linda相对于克林顿和莱温斯基,背景是最低的,就是一个打工人,当她抓到了上层人的把柄,最大化利用了,不惜背叛伤害身边人,也是一种不甘心不服气。像继承里一家人来回背叛,克林顿和莱温斯基被大众嘲笑,但在他们自己的圈子还能体面受尊重,参加公开活动,接受掌声…但一个打工人背叛了,一定要钉死在耻辱柱上,避免他人效仿。

34分钟前
  • 9o1o31
  • 力荐

高度还原

37分钟前
  • 西门吹牛
  • 力荐

整部剧 隐忍克制插叙倒叙 就为了说一个点:一个男人一个没管住下半身 后果却是一连串的女人们遭罪埋单。从莱文斯基到Hillary 从第一个告clinton的Paula Jones 到把案子捅出来的大秘Linda 哪个不是经历了被指着脊梁骨骂的身败名裂 甚至还有被各方利用完后 不得已拍裸照支持生活的……枪响之后 没有赢家。故事还是非常Murphy 错综复杂 全员坏人 又各自情有可原。丑闻从来不只是丑闻,是一场各方政治立场利益固化角力的修罗场。重点表扬香蕉姐演技 真不愧御用女主 这样一个不讨喜的角色 演得层次分明有血有肉。最感惜不过finale 终于卸下重重武装的Linda 说出那句:我希望她知道 这一切 伤害她的元凶 是clinton 不是我。多么自欺欺人 又多么简单真实。

41分钟前
  • GREY dreams
  • 推荐

同事不是朋友

45分钟前
  • 佩弦
  • 推荐

到很想看看拍曼森的事情

49分钟前
  • 告别悲伤
  • 推荐

第一集太精彩了,秒扫黑风暴100条纽约第五大街。

52分钟前
  • theretv
  • 力荐

能有平权视角呈现这一当年(乃至现在)完全一面倒的事件,说明米兔最终走向无论有怎样的问题,对于全球女性都是无比重要的存在。作为制片人之人的新闻女主对自己相对手下留情不稀奇,但她能对几乎所有伤害过她的涉事女性展现复杂人性刻画,这点让人非常尊重,对历史事件中的反面女性给予最大善意的客观呈现,这跟给受害者翻案同样重要

53分钟前
  • Iris
  • 推荐

一直很同情莱温斯基,生不逢时,被集体霸凌了。如果是现在出的事,哼哼!

56分钟前
  • bohega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