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党徒

HD中字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亚历克·鲍德温,小伊塞亚·维特洛克,罗伯特·约翰·伯克,布赖恩·塔伦蒂诺,阿瑟·J·纳斯加勒拉,根·加里托,弗雷德里克·韦勒,亚当·德赖弗,迈克尔·布谢米,劳拉·哈里尔,达马里斯·刘易斯,奥托·布兰克森-伍德,科里·霍金斯,法龙·索尔兹伯里,瑞安·艾戈尔德,加斯帕·帕科农,保罗·沃尔特·豪泽,阿什莉·阿特金森,托弗·戈瑞斯,维克托·科利采奇奥,埃莉斯·哈德森,丹尼·霍奇,尼古拉斯·特图罗,哈里·贝拉方特,克里斯·班克斯,克雷格·穆姆斯·格兰特,汤姆·斯特拉特福,唐纳德·特朗普,保罗·迪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色党徒 剧照 NO.1黑色党徒 剧照 NO.2黑色党徒 剧照 NO.3黑色党徒 剧照 NO.4黑色党徒 剧照 NO.5黑色党徒 剧照 NO.6黑色党徒 剧照 NO.13黑色党徒 剧照 NO.14黑色党徒 剧照 NO.15黑色党徒 剧照 NO.16黑色党徒 剧照 NO.17黑色党徒 剧照 NO.18黑色党徒 剧照 NO.19黑色党徒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拿起武器!!!

“我们在讨论革命,你们却还在讲什么特写镜头?”当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小子们冲进戛纳会场的时候,政治影响了戛纳,这个日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

2018年,戛纳将《黑色党徒》迎进了卢米埃尔宫,斯派克·李导演的新作,一部愤怒的电影。电影中的高潮部分用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剪辑来展示3K党观看《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场面和黑人集会,以此展现美国社会中双线的政治生活并表达导演的抗议。《黑色党徒》讲政治的视角十分特别,它以反击电影史中鼎鼎大名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种族歧视内容而引出自己希望种族平等的观点。《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电影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因其使用平行蒙太奇和最后一分钟营救等而成为以后早期电影叙事技巧的集大成者。但其内容以南北战争的背景且充满着种族歧视的内容,并直接成为3K党观影“圣经”。《黑色党徒》这部直接回击《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作品,因其强烈的政治性大受争议。现在再将《一个国家的诞生》拿出来批判其内容,并不合适。但以它电影史的地位,且作为3K党的“标志”之一,斯派克·李的目光并不能将其忽略掉。与其说站在黑人立场的斯派克·李在反击《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如说他反击的依然是那种族歧视的思想。

双面的身份

说回到斯派克·李, 斯派克·李是对美国种族历史文化和融合有自己深入的理解的,同时他也并不一味的将黑人放置于弱者地位,同时甚至可以看出他对黑人运动的一些不当行为的不满,这在他的《为所应为》中都可感受的到。

《黑色党徒》延续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黑人白人的地位之争的问题。

《黑色党徒》依然有着类型片的外衣,卧底警察的故事也并不少见,但斯派克·李像《为所应为》中那样的设计的剧情和人物不仅仅牵扯到黑人和白人,隐藏的犹太人也被提及。斯派克·李在这里面呼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3K党认为是犹太人带领黑人民兵洗劫庄园。卧底警探其实是主角罗恩和他犹太同事菲利普组成的“虚构”的罗恩,这种“虚构”既是荒诞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的“重合”表明了,在电话另一端,黑人和白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电影中的罗恩一个试图在混乱中认清局势的人,作为一个黑人,他对黑人处境不满,作为一名警察,他不能完全同意黑豹党的做法。他似乎就代表着斯派克·李的目光。作为黑人,斯派克·李要反对《一个国家的诞生》为代表的种族歧视,但作为一个具有洞察力的美国社会精英,他试图在激进的两个种族中寻找落点。所以,他用反击的平行剪辑段落就不代表着他失去了理智。罗恩与黑人大学生联盟的领袖在桥上的对话,更像他的自问自答。他借罗恩之口说出了他的对自己的定位:具有双重意识即既作为美国人又作为黑人。同时也在询问着:不能从体制内进行改变吗?

斯派克·李对黑人身份有着极高的认同,所以他完整呈现了夸梅·杜尔的演讲并伴随着一张张发亮且深情的黑人的面孔。 斯派克·李在本片中加入了喜剧元素,他明白在当今,以彻底的黑人意识形态输出必然会导致白人观众的不满,这是他妥协的一面。但他喜剧效果更多的来自对3K党的描绘和嘲讽的对比上,不着重让黑人去复仇,着重去刻画3K党徒的愚蠢。例如:3K党领袖组织的白人聚会上,负责安保工作的是一名黑人警察。这些处处体现着他的蔑视的态度。

平等而非推翻

《黑色党徒》的平行剪辑中黑人认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直接导致了3K党的重生,白人则在仪式和观影中享受着《一个国家的诞生》带来的快感。《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黑人民兵意图强奸庄园中的白人女性,《黑色党徒》中,3K党筹划着对黑人的袭击。“白人万岁”和“黑人万岁”交响。当我们观看《黑色党徒》时,当它引发巨大的争议时,我们就应该相信,斯派克·李想要的不是以黑人题材获得怜悯与赏赐,他要的是揭开电影史在某种程度上的伪装!它迫使观众去重新想起那部在电影史上赞誉满满的电影的内容和其所代表的思想。它不像《黑豹》,但又确实有相似之处,《黑豹》本身没有明显政治诉求,甚至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根据鲍里亚的观点来看,意识形态本身的效果就已经内在于电影摄放机器之中,所以如果将《黑豹》和《黑色党徒》两者如果结合分析的话,无论是有意和无意,两部电影背后都可以看出“白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的呼声,超级英雄黑人也可以做,同样的,电影史黑人也能发声。

况且,《黑色党徒》激进吗?从前面的论述就可以看出,它是愤怒的,但它并不激进!一方面受限于类型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它不想创造什么,它不要求推翻,它的思考是两面的,它只要求平等!《黑色党徒》并不想发明一种全新的拍摄手法、剪辑技术,或建立一门独属于黑人的美学,它沿用着格里菲斯的手法来拍摄电影。即使很多人批评用格里菲斯手法来反击格里菲斯依然是在白人话语权下做无谓反抗,但用格里菲斯手法不就是恰恰表明了,电影史不是专属于白人的吗?这不就是要求平等的呼声吗?黑人可以在同样的技术上表明自己的立场,完成自己的表达。

这部电影来的太晚了,比《一个国家的诞生》晚了一百零三年,但它终究到来了。

坦诚的结尾

当罗恩完成自己的任务时,他却被告知销毁掉任务的记录和证据。这个社会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 在《黑色党徒》饱受争议的结尾,一段段纪实片段让整个电影的呼喊获得有力的现实支撑的原因,《一个国家的诞生》所代表的歧视带来的后果依然存在。一些评论认为这样的结尾是在逼迫观众强行代入导演的政治立场,但其实这正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的部分,《阿甘正传》都是将观众直接放置在意识形态之中(手段的高明与否另当别论),而《黑色党徒》则是让自己的意识形态与观众发生冲撞,因为它展现的是真实的画面,它需要观众脱离电影这个“虚构”,去审视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仅限于热血、感动和流泪。所以,斯派克·李是坦诚的,在他眼中,他的“虚构”和他眼中的“真实”是一致的。在当今电影的政治表达上,像斯派克·李这样坦诚的表达并不多,我更愿将《黑色党徒》作为斯派克·李心声的吐露。

当我们鼓励导演的作者意识时,必然要考虑到,政治观点和发声一定是作者范畴内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可以表达作者的思考、作者的理念的,这其中也必然包括政治思考和政治理念。正是因为电影的艺术属性,所以才使它和政治的表达不可强制分开。

 2 ) 不谈BLM,从身份认知的角度反观自己

关于电影的看法写在最前面,可能因为主题太复杂,故事讲的很一般,有点管中窥豹感觉。电影的转场有些突兀,但是画面的设计很有意思,尤其是真正的Ron在和David Duke通话时同屏幕的画面,漫画感和喜剧感十足。看完关于David Duke的维基百科,发现片中的的话基本都是原型的原话,意识到了隐藏在深处的种族主义是多么可怕。

BLM活动彻底让世界都看到了美国存在的体制内系统性歧视,作为旁观者,感叹于一个种族的凝聚力,终于在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取得了一丝成果。片中以Flip为代表的白人/非非裔的警察看似很正义,但其实他们只是有正常认知的普通人。对比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些普通人身上有了正义的光环。

对于白人至上主义不想多聊,讲再多的道理也叫不醒装睡的人。只谈一谈最近回伦敦以后关于自己身份的认知变化。

留学的最开始住在学校宿舍,身边都是来求学的学生,非英国人占比更多,从哪里来的人也都有,并没有觉得格格不入,毕竟大家都是外来者。因为学生的身份,大家自然在相处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有很不一样的地方。

后来搬到了温布利,身边好多中国留学生,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国人,好像回到了上海,只不过是“外国人”更多一些的上海。经常和室友说,虽然学的是口译,但是觉得自己的英文水平比刚出国的时候差了很多,上课全都是中国人,下课也大多和中国同学玩,实习也是去的华裔公司,上班说中文,下班回家和室友说中文,周末交朋友来,大多说的还是中文,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圈。20多岁的年纪到了伦敦,没有像移民二代的身份认知问题,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

在国内生活的时候,大家都是中国人,并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这些。在自己的普通生活中,总是想要找一些能够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好像这样拧巴的生活才是意义所在,现在回看,就是经常和朋友说的蔓延在上海的假精致吧。当时的自己没有追求物质上的假精致,缺追求了精神上的假精致,还把这种假精致凌驾于那些物质假精致之上,实在幼稚。

这次回伦敦,告别室友和过去的交友圈,搬到了公司附近,自己成了街区里少见的东方面孔,突然在通勤的路上开始留意,这节车厢里有几个少数裔,这辆公交车上是印巴裔多还是白人多,又有几个黑人。除此之外,还会留意观察情侣的组合,这个亚裔男生旁边站了个西方面孔的女朋友,那个印度女孩旁边是个白人男朋友,或者是亚裔女孩和黑人男生等等各种搭配。身处伦敦,对于同性情侣到没过多注意,只觉得很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很庆幸自己没有那种觉得白人更好的想法,也没有觉得哪个族裔的人会更差。作为一个东方面孔的个体,感受到的漠然比区别对待要多。这里之所以不说善意,是因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因为你不同而多出几分善意,而且,这种不同也只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不同。

不知道这种明晰的身份认知是不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扰。坐地铁、走在路上、买东西、逛博物馆美术馆等等,不论干什么,都像是困在了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圈里,不自觉的就会带入自己的中国人,也有可能是社会强加给女性的一些思想——谦逊、少言、顺从。这些总结出来的特征已经让自己感觉受限。进一家餐馆之前,总是会闪过一丝犹豫,这家餐馆我走进去会不会让人侧目?去看一场戏剧的时候,在有意思的地方笑出声会不会让前后左右不认识的中国人觉得自己是在装本地人?这种脑海中的小剧场总是不断上演,自己给自己画圈,一个又一个。

也不知道心理学上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步骤,首先是意识到问题,然后再是改变。第一步是走完了,就看第二步如何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而且能够在保留自己的同时,去接受不断改变的自己。

 3 ) 只有他,才能拍出货真价实的黑人电影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拿到评委会大奖之后,影片《黑色党徒》沉寂了一段时间。它并没有激发过多的话题性,也没有进入其他电影节的片单,反而在离颁奖季还有好几个月的时候就早早登陆了全球影市。

北美影评人显然对斯派克·李导演的这部回归之作充满喜爱,95%的烂番茄新鲜度和高达83的Metascore足以令其在一众新片中脱颖而出。

但相比之下,观众评分则显得十分平庸,而这其中多数的差评都集中在影片过于政治化的表达意图上。不过,若是缺少这份政治意味,便也缺少了一份斯派克·李的味道。

斯派克·李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黑人导演之一。不同于其他电影人的是,他将自己的电影称做“Joint”。这代表了他在影片制作中的多重身份,同时也表明了他和其他导演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

斯派克·李

1986年,斯派克·李的长片处女作《她说了算》亮相戛纳电影节。虽然影片不在主竞赛单元,却也让这个当时年仅29岁的青年导演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而纵观李的导演生涯,三次入围戛纳主竞赛,两次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并在2015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的履历可谓辉煌。

1986《她说了算》

斯派克·李的电影通常发生在他所成长的布鲁克林,他最擅长用镜头去记录街区充满生气的氛围,尝试着保留中产阶级化前的社区文化。

而强烈的政治色彩更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从《为所应为》中对群体暴乱的讨论到《丛林热》展现的特定社会环境下的黑白人种两性关系,再到《黑色党徒》对当今美国社会的抨击,他一直走在剖析美国种族问题的先锋队中。

1989《为所应为》

1991《丛林热》

影片《逃出绝命镇》的导演乔丹·皮尔最初握有《黑色党徒》的改编权,他将电影交给斯派克·李,也是看重李强烈的个人风格能给影片带来的活力。不过《黑色党徒》剧本所来源的真实事件,早已具备一定的震撼力,甚至连李本人都提出疑问:真有这回事吗?

影片《黑色党徒》改编自美国黑人警察罗恩·斯塔沃斯于2014年发表的自传,讲述在种族歧视泛滥的70年代,斯塔沃斯和他的白人搭档卧底3K党并成功摧毁其阴谋的故事。

3K党的全称是Ku Klux Klan,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思是“围绕”。而Klan则是由英文单词clan(宗族)所变化而来,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三个首字母读起来更加的连贯。

该组织由南北战争后的南方退役老兵组成,此后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却依然延续至今。但唯一不变的则是他们的白人至上主义,以净化美国社会的名义去打击他们所反对的个人或团体。这其中就包括黑豹党。

黑豹党的理念与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不同,他们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崇尚社会主义,以相对暴力的方法去争取黑人群体利益,因此也遭到美国政府严厉打击。

而片中自始至终对立的正是黑豹党所代表的“black power”和3K党所坚信的“white power”。黑人至上的黑豹党在全国各地游说,鼓动黑人备好枪支准备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他们将官僚政府一律视为敌人,因为他们眼中的政府机构被种族主义者充斥。

而另一边的3K党,是一群愤怒,荒谬,甚至略显愚蠢的白人至上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粗鄙的言语形容黑人和犹太人,并计划实施一场针对黑豹党的爆炸袭击。

两股势力对立和交叉的最高峰来自后半部分的一段平行蒙太奇:一边是黑豹党领袖痛苦的回忆,一边是大巫师(3K党领袖)故作高深的仪式;一边是对惨痛过去庄严肃穆的哀悼,一边是观看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时爆发出的阵阵辱骂和嘲笑。

而两者不约而同地,都在最后喊出了各自的口号。两种如此背道而驰的理念,却又如此不可思议地显示出统一性。

斯塔沃斯和他的白人搭档就是在这样的两个极端之间周旋。作为一个黑人,斯塔沃思赞同黑豹党的多数做法,但作为一个制度内警察,却又无法完全认同他们的观念。他始终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在黑豹党组织内徘徊。

而犹太人身份的白人搭档,却只能被迫用肮脏的言语和极富攻击性的行为打入3K党核心。双重身份对其人物的影响基本一笔带过,一定程度上也显现了这个角色的被动性。

就是这样一个沉重且严肃的话题,李却给影片定下了喜剧的基调。不论是从音乐的选择,故事的叙述亦或是人物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都会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时刻。

尤其是戏份颇多的电话场景,斯塔沃斯妙语连珠的回答和3K党成员一本正经的歧视言论迸发出强烈的喜剧效果。这样的处理在增强影片娱乐性的同时,更是斯派克·李本人对种族歧视所持有的轻蔑态度的强烈体现。

而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是给影片添色不少。约翰·大卫·华盛顿塑造的斯塔沃斯风趣幽默,不同口音间的切换来去自如,某些场景更是能看到其父亲丹泽尔·华盛顿的风采。

亚当·德赖弗的表演一如既往的扎实,卧底的几场戏中对极端种族主义者的模仿简直惟妙惟肖。而饰演3K党领袖的托弗·戈瑞斯则将伪善二字发挥到极致,口中不停念叨的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也是颇有意味。

影片后半段,在斯塔沃斯和黑豹党女性领袖的谈话中,李借着主人公之口,抛出了这样的一个话题:你能否从内部去改变这个早已充满歧视和腐败的体制?斯塔沃斯据理力争,坚信自己能够改变现状。

当他挫败3K党阴谋,逮捕了有着种族歧视行为的同事并风光地走进警察局时,他觉得自己终于做到了。可局长令其销毁一切证据的行为再次把他拉回现实。他愤怒地甩门而出,却又无奈地回来。

他所看到的是,牢不可破的僵硬体制依然在为当权者们服务,而不是民主社会下遭受迫害的群众。但他依然坚信未来会有所改变,black power不仅仅是集会中的口号,更是撬动体制的杠杆。

影片结尾,在斯派克·李标志性的推拉镜头下,斯塔沃斯和女友谨慎地向窗口前进。窗外的夜色之中是十字架燃烧带来的冲天火光。

围在一旁的3K党成员,他们黑洞般的眼神中只剩下无尽的燃烧与毁灭。而正片后触目惊心的纪实画面:原始的暴力在现今的美国街头肆意横行,混乱与恐怖中倒下的是无辜的生命。特朗普摇摆不定的态度更是警示着我们什么都还未改变,消除种族主义的路任重而道远。

斯派克·李对种族问题的深刻探讨和洞悉可能更多还是在早期作品中,但《黑色党徒》的直接可能是当下美国社会最需要的。它不再是一种思考,一次剖析,而是有力的拳头,直面种族主义者肮脏的嘴脸,撕毁其虚假的面具。

作者| Fincher;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4 ) 选择暴力是不现实和不道德的

这部电影跟《绿皮书》一样是关于黑人平权的电影,又跟《副总统》一样也怼了一下美国的右派和川普。本片满是各种人物梗对于不了解美国当时文化的观众有点不太友好。也对字幕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刚出那会儿没有中文字幕,我为了推荐给朋友看自己尝试做了一半的中文字幕就崩溃了。真的很难把梗“本地化”好在最后有字幕组把这字幕出了。果然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比较靠谱。说上一段插曲是为了佐证作为内地观众我们可能很难完全理解影片的全部魅力。但是确实是一部值得花时间的电影。

他讲述了一个黑人警探卧底进入了美国最臭名昭著的白人至上团体3k党的故事。本故事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是导演还是加了很多私货这也让电影多了几分戏谑娱乐效果。特别是在怼川普这件事情上,真的是明线暗线各种来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开场的白人至上的演讲用的演员是亚力克.鲍温德。他是谁呢?他可是宇宙第一的川普cosplayer呀。接下来台词上各种“引用”川普名句类似于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等等(电影副总统里也出现过这句)最后直接上川普本人的演讲影像了。老美果然全民娱乐政见不合连领导人都涮啊。

影片的思想传达方面,并没有一味的卖惨来呼吁关注,它用更理性的态度去想要怎么改变现状。影片在正面方有三个人比较重要:主角罗恩,主角搭档菲力 以及黑人妹子帕翠丝。三个人也带代表了面对种族问题的三个态度:菲力代表的是非矛盾核心角色那些漠不关心的人。一开始菲力是“被忽悠”进入卧底行动的,他不是直接受害者,这个事情对他来说没多大感触。随着事情的进展他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感。而妹子帕翠丝的是矛盾直接受害者中的以暴制暴者。她对白人充满不信任甚至可以说是敌意,对整个执法系统则是充满敌意的。整天想着怎么革命,跟罗恩约会的时候聊没两句就回到种族革命上。某种意义上她也是个种族施暴者,只是她处于弱势方。最后是主角罗恩,他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平权斗士该有的范本。他深知仇恨解决不了问题,他希望从内部去解决问题,在制度上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虽然他一开始也很幼稚,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及遇到歧视问题的时候还反问领导这会发生吗?但是他也是唯一一个没被仇恨蒙蔽的。

最后,片尾的影像让人很沉重。这是美国近期的社会现象,各种白人至上的思想随着川普的上台再次崛起让人感觉历史又开始倒车了。

 5 ) 幽默的绒毛蘑菇头cos三k白人

一开始,完全被翻译的所谓”黑色党徒“的片名误导,再加上它的海报。看了简介都觉得是一部文艺、宗教电影。其实,主题跟表面理解相差太远。简单理解,电影是说:有一个白人至上的三K党,一个黑人警探加入党员当卧底的事情。

那好的,当然不会是一个黑人明目张胆进入卧底,这里就需要一个白人警察和一个黑人警察互相COS

角色的张力,意犹未尽

整部电影人物设定风趣幽默,情节有多次转折。也确确实实就是种族励志(崛起)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呈现黑人对种族歧视的愤怒与怨恨。

电影层次分明:

黑人革命派--卧底中间人--三K党

情感主要出于以上三类人,围绕三个不同层次的角色叙事。

最后,电影是想说明黑人和白人,只是共同生存在这片地域的人类而已,不应该有那么多的纷争。

 6 ) 赵铁柱大破3K党

如果你经常关注美国现任总统的动态,那么就无须担心被剧透,可以放心继续阅读了。

严肃的剧情介绍:赵铁柱(丹泽尔华盛顿的爆炸头儿子 饰)无意间得到一个诈骗集团3K公司的联系方式,出于好玩的心理,拨电话过去跟对方谈笑风生,更被该集团相中,获邀加盟。赵铁柱虽然会模仿东南沿海地区的口音,但是却有着标准的北方人长相,担心线下与3K公司成员们见面会穿帮,于是请来自己的同事张全蛋(韩索罗的中二病儿子 饰)冒充自己。在两人的配合之下,查明3K公司打算利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手机实施炸弹袭击,袭击对象是进步女性李小花。最终3K公司的阴谋被挫败,但是电信诈骗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遗祸无穷。

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没有注意到影片信息“类型”一栏有着“喜剧”的标签。结果一开场亚历克·鲍德温的大脸还有半半卡卡的演说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不仅是逗乐,还有怼川普,毕竟这位大叔除了是阿汤哥在IMF的(故)顶头上司以外,更著名的身份是川普模仿秀宇宙总冠军。

紧接着是一行典型黑人英语的字幕,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好像是说电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黑人主角登场,那嚣张的发型怎么看也不像是纪律部队的执法人员。他去应聘警察,面试官相当可疑,分明是纽约警局黑警组织HR的重要干部西蒙斯。上个月看的男主他爸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伸冤人2》里,还出现了这位面试官的克星豆豆警探。

主角被安排去整理文件,遇到种族歧视的同事,憋了一肚子气,申请转岗去当卧底,正好有个黑人学生会请了一个黑豹党的干部去做演讲,警方担心这场演讲会宣扬激进的内容,就让主角混进去搞窃听,必要的时候可以让那个黑豹党的伙计闭嘴。结果主角去了以后,发现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反而被演讲嘉宾洗脑了。顺便他还勾搭了人家学生会主席。

因为这次窃听任务,主角认识了警队中的两个伙伴,一个是日天日地弑父弑君的凯洛伦,还有一个样貌和声音都有点像史蒂夫·布西密,最后一看演员表,果然姓氏相同,原来是哥儿俩。话说这电影还真是爱找知名演员的亲戚。

接下来,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内容了,这也是影片的核心情节,主角给3K党打电话,结果被吸纳为成员。我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主要是因为它有点标题党的感觉。看之前,以为真的是一个黑人混进了3K党,心想那得多夸张、多刺激?于是对这个故事抱有极高期待值。结果实际上执行潜入任务的是凯洛伦,主角只负责打了几个电话。而且那几个电话也不是非主角打不可,凯洛伦人都去了,顺便把打电话的活儿也接过来就得了。

对这个主角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可能是因为演员身上那股云淡风轻的感觉有点像他老爸。可是电影给他的人设实在是不讨喜,老是甩脸子给队友,像是别人欠他的一样。没错,黑人确实在美国遭遇不公正待遇了,可是他的队友是犹太人,人家的族群还遭遇过大屠杀呢,也没他这么苦大仇深。更重要地是,这部电影里面真正危险的卧底任务都是队友执行的,队友要跟拿枪的神经质3K党直接打交道,所有的危险都是队友在扛,结果导演却强行让黑人小哥当主角,可是观众又不傻,能看出来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你去看《智取威虎山》,最佩服的一定是杨子荣,而不是少剑波,何况就这个大破3K党的故事来看,黑人主角的重要性还达不到少剑波的程度。

如果要说主角发挥了什么关键作用的话,大概就是激起了犹太队友对3K党的憎恶,那么他就该作为一个导师一类的配角退居二线,电影的核心矛盾应该是受到歧视的犹太人如何对抗3K党。可惜导演是黑人,因此黑人角色的故事哪怕没什么可看性,也要强行被扶上男一号的位置。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或许有人会借此为导演辩解,说历史上就是这么发生的,所以就这么拍了。如果原始事件就是这个尿性,那么这个事情本来就没什么可拍的。

替两个男主撕番位这个事情就此打住。换个角度,单看反派的话,这电影还有点意思。我估计很多人也是跟我一样主要冲着3K当来看的这部电影。里面的党徒们简直都蠢哭了,而且能看出来都是些游手好闲的屌丝。

把严肃社会问题用喜剧手法呈现出来是导演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不需要担心严肃性和社会意义被喜剧消解掉,恰恰相反,导演让3K党丑态百出,反而加深了观众的危机感。3K党徒们表现出的这种不可理喻的状态,极易链接到观众的真实体验,让人们联想到与之有相似特点的传销组织、邪教组织,以及疯狂的粉丝团体。这里我又要老调重弹一下,引用自己之前的观点:愚蠢远比智慧更容易叠加。一个蠢人或许还有点萌,一群蠢人就很惊悚了,没有理智却具备强大执行力的人,就像丧尸一样可怕。

这部电影其实是借批判3K党来怼川普。我非常尊重导演的个人立场,而且我也不喜欢川普。但是直接让3K党大佬说出类似“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美国优先”等川普金句,把川普和3K党露骨地划上等号,手法并不高级。结尾的纪实影像资料当中直接出现了川普的身影,其实导演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正片里面继续无节制地兜售私货,未免用力过猛。扮演3K党大佬、川普化身的托弗·戈瑞斯把上面提到的那种蠢萌发挥到了极致。说点题外话,这次开场前的贴片预告有汤老湿的《毒液》,巧的是托弗·戈瑞斯正是老版《蜘蛛侠3》毒液的扮演者,而本片女主角还是去年《英雄归来》里面小蜘蛛的女神学姐,所以这部电影也算是蜘蛛侠电影宇宙的编外作品了。

说回影片。后半段的节奏明显出了问题,跟最近的国产片《西虹市首富》结局部分有点像,凯洛伦的身份暴露,观众的心情都随之紧张起来,按理说接下来应该是他面临杀身之祸,观众想看他怎么应对危机。结果导演却话锋一转,去讲女主角遭遇的炸弹袭击了,凯洛伦身份曝光的事情不了了之,导演制造了紧张感,却没有对此做出呼应,而是用另一边的危机掩盖这边的潦草收尾。除此之外,汽车被炸那一幕,感觉上对应的是剧情线当中主角失去一切、陷入黑暗时刻的节拍,结果下一幕就是主角智擒种族歧视的同事、大获全胜,让人有点跟不上思路。正如上面提到的,这部电影里勇闯虎穴的是凯洛伦,主角一方作为警察,唯一曾经有过射击动作的也是他。而黑人小哥干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身上绑着窃听器搜集证据。或许这部电影应该改名叫《窃听风云》。

最后给出纪实影像,已经是近年来用烂了的招数,但是观众确实吃这一套,我也被震撼到了。这样的手法放在《萨利机长》那种五星佳作里面,就是扣分项;放到本片则成了加分项。此外片中的时代金曲也值得一听,男女主角在餐厅约会时的背景音乐是Brandy,去年的《银河护卫队2》也用了,还是星爵爸妈的定情曲。

 短评

说艺术不该涉及政治的人,非蠢即坏。

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正片部分与片末实录部分缺少哪一个都无法构成创作整体,影像作为受众最广的宣传媒介担负起政治武器的身份亦是分内之事,后半程以《一个国家的诞生》为支点,以大卫·格里菲斯的种族立场为代表,通过对其赖以成名的平行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二重使用与调侃,成功的在做到好看之余也流畅而精准的输出了观点,斯派克·李用最传统但奏效的蒙太奇将电影作为大众娱乐和政治工具的双重身份完美并联同时又回归到本源,对比《黑豹》那妖魔化的“黑人剥削”狂欢,更加可贵与可敬。

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所以Spike Lee金球是输给了谁...?

1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这就是那种永远不知如何评价的片子,主题太正经严肃,背景是用人命和血汗写成的历史,但用黑色幽默甚至戏谑的手法去想四两拨千斤?感觉很多地方观众都不知道该不该笑,放映完灯一亮,影院了一半黑人一半白人,都很沉默,结尾实在太重了,一下子打回现在时,敲警钟一般。BMG很煽很洗脑。

15分钟前
  • 望潮
  • 较差

buddy comedy的部分还是很不错的,而夹带私货的部分则生硬无比。两个有意思的点:1. white power/black power同时展现以及两边代表人物相似势不两立、煽动仇恨的言行,某种层面上印证了川普最后的讲话;2. 花了一整场戏批斗「一个国家的诞生」,最终戏剧高潮仍然用的是平行剪辑+最后一秒营救,真是口嫌体正直啊

1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为什么斯派克李总是被双标?他用平行蒙太奇就是土鳖吗?我觉得那段很有力,是电影情绪升华的重要部分。他那些很典型的镜头和剪辑还没放进来呢。这部电影和《抱歉打扰》放在一起对比可以看见显然的切入角度不同,相比《抱》的劳工视角,斯派克李还是为所应为时期那个愤怒的他,更加针对纯粹由肤色隔离、美国的历史造成的冲突,可能相对会显得表面吧,但也更契合当下的美国——没错就是影片最后那些新闻片段,今天的、此时此刻的美国。甚至我觉得,这次因为喜剧的元素、更大规模的制作他作出了不少牺牲,如果是平常的小制作,他完全会更愤怒一些才是。

2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黑人平权的电影每年都有,什么时候能有一部聚焦黄种人权利的电影。

2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所以靠政治性拿奖不可以吗?更何况拍得还挺有意思的啊,把黑白分明的对抗年代以荒诞幽默的形式复原,可惜斯派克·李选歌的品位实在不敢恭维。“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看——历史循环起来比电影还扯蛋...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2018年来的非洲裔主演电影:黑豹、Acrimony、Superfly、Breaking in、抱歉打扰、盲点,加上这部,黑人影响力已是主流一部分;电影完全重塑了70年代美国黑人剥削电影中的状态,不仅仅是时代背景或是符号特征,更是时代特有的迷幻、反叛的气质,我不是很确定分屏和BGM只是在致敬super fly(1972),但总之,影片中的确致敬的出现了相应电影的海报;影片还有一点在于它呈现了可怕的信仰/宗教偏执(KKK),这种严肃带来的恐怖或是影响力显而易见,只能说还好是斯派克李导演了。电影讽刺着创普的名言“美国优先”、“再次让美国伟大”,同时展现了种族歧视带来的不公平、极右翼组织、暴乱,这是对当前社会不安的绝妙讽刺

29分钟前
  • [Deleted]
  • 力荐

没错确实很政治化 但至少spike lee会讲一个诙谐,智慧,有趣的好故事。还有我虽然不喜欢极左 但极右也没什么可洗的 black power运动和blm不一样 评论里一大堆人酸的是啥 8.0/10

30分钟前
  • 腰疼脖子酸
  • 推荐

和《逃出绝命镇》同款,用类型片的框架来提炼社会问题和政治讽刺。在全片的讽刺调侃之后,最后那段新闻视频混剪让影片的政治性和导演的愤怒呐喊终于喷涌而出,具有强大的煽动和感染力。

3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7。黑人剥削片基础上衍生的讽刺喜剧,整体娱乐性不错,结尾真实记录片段则试图提高深度。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62岁的美国黑人老导演斯派克李的新作。反种族歧视历史、3K党黑幕,都是他一直关心及有话要说的东西。可看,虽然内容离我们远了些。

4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福茂瞎了 *20181024二刷 意识形态直白了点但没什么大问题,不时闪现的网大气质比较碍眼以及配乐太特么难听了

46分钟前
  • Qtn
  • 还行

片子本身对于斯派克李而言有点温吞啊,不过不明白为什么要批评他对格里菲斯的手法的使用,用同样的手法(武器)来反《一个国家的诞生》煽动歧视,非常巧妙啊。

47分钟前
  • TWY
  • 还行

#Cannes71# 哪种政治宣传都是政治宣传,这已经跟电影没什么关系了,不加那个结尾或许还有三星(虽说剧作不行但起码喜剧部分还不错),加了那个结尾没有商量只能送一星。说真的,你要是批判「一个国家的诞生」,你别用平行蒙太奇呀,有种学学戈达尔。

49分钟前
  • 胤祥
  • 很差

某些影评人在国内电影节评委系统里相互加塞熟人,和本片3K党体系颇为相似。他们很纯粹,不喜欢电影带政治倾向,他们是中国电影的未来。

52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剧本的历史功底很好。幽默感认可了。Topher Grace真好啊哈哈。(黑豹是个啥玩意儿)特别想采访一下,好些人对于任何政治相关电影后面的纪录片段都有大意见是为毛呢?困扰我很久了。Wakanda Forever!

53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真的,太棒了!这是一部必须要长评的电影,它对美国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但不是从惯常的角度,而是从影像学的角度另辟蹊径,这点和我不是你的黑鬼异曲同工。开头就是乱世佳人对邦联的辩护和同情,深层的政治内涵就是对黑人地位的否认。接下来一段让人想起纳什维尔的开头,想起焦点新闻那句“如有雷同绝对不是巧合”,……黑色党徒其实并不激进,甚至根本不够激进,它的调性是幽默和惊悚,它根本不是要创造一种所谓的“黑人美学”,一种“黑豹式”的乾坤颠倒,这点从它对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就能看出来。它排斥的是极端和暴力,倡导的是种族和美学的共生。

5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为什么不能让前面的诙谐风格一路到底呢?非要最后拍成一脸严肃的卖相,导演不觉得尬吗?能入围戛纳,也是很蹊跷。

59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