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美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张锡镐,彼得·米汉,阿兹·安萨里,吉莉安·雅各布斯,吉米·坎摩尔,杨维榕,大卫·西蒙,达尼埃尔·布吕,沃尔夫冈·帕克,艾里克·维尔海姆,史蒂文·延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1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2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3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4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5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太强的价值观输入

才看完第二集,太强的价值观输入略令人反感啊...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说到具体的食物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有刻板印象,为什么pizza和taco待遇相差那么多,仿佛就要把pizza拉下神坛(那还是你意大利老祖宗,人家设立一个传统pizza协会就不思进取似的),仿佛就要替taco正名(说着什么taco其实不是Taco Bell里那样的,再找来几个原始场景镜头,又何尝不是从居高临下的角度压制,还不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用食物来讨论政治,大大的狡猾。不论是什么文化传统的代表食物,都有兢兢业业的手工人,也有追求效率管理的大企业,都有坚持传统的原教旨,也有求新求异的冒险家。如果对待两种食物,侧重点却不一样,反而是对食物本身不尊重吧。

嗯...一点看法,很不成熟。

 2 ) 移民文化带来的食物,可以不美,但不可被轻视

短评又写不下了。。。

上上周五到上周二趁着做饭吃饭健身摸鱼的时间刷完的纪录片,看了之后一直对身边的朋友强推。

前几集拍的还束手束脚小心翼翼各种注意政治正确的,后几集渐入佳境,最后两集David Chang终于直抒胸臆,表达了他一直想表达的。感谢对中餐的理解,这大概是我看到的第一个面向美国人的节目中,实事求是的告诉观众,中国很大,中餐的范围很广,我们有宫廷宴,也有街边摊,远不是General Chicken可以代表的。最后一集中西餐之间的debate(主要是中餐和意大利菜),也是很客观的观点:没有谁的食物比谁的更高尚,人类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文明中产生了有共同之处的食物,是一种美妙的巧合。

最后再回到题目,为什么是Ugly Delicious?因为比萨饼、塔可、小龙虾、烤肉、炸鸡、炒面,都是美国常见的快餐,不贵,省事儿省时。他们的对立面是Fine Dining, 是前菜、正餐、甜点一应俱全的法国菜、是有着装要求的米其林餐厅。他们的根在五湖四海,却又在美国有了独特的发展。不要因为他们便宜,因为他们常出现于街边的餐车、超市的冰柜、装潢简陋的小店就轻视他们,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背后有着不亚于法餐的历史。如果不能了解他们,至少试着学会尊重他们。

 3 ) 这是一个美食节目,也是一个亚裔寻找自己位置的节目

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把对于做食物的美好幻想都用去看别人做食物了,这就孕育出了一系列多种多样的美食节目,从大名鼎鼎的Parts Unknown,到 Chef’s table 和 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而Ugly Delicious不是一个美食节目,它是一个丑食节目。正像人可以很丑很温柔一样,食物也可以很丑很美味。 对于纽约人来说,momofuku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名字从最开始的一个面店,发展成全美的餐饮品牌并涉及多个领域。我还记得第一次去momofuku milk bar的时候吃到cereal 口味的冰淇淋,当时就觉得主厨一定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momofuku的掌勺人就是这个节目的主持David Chang,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亚裔,父母来自韩国。 一个好的主厨,到最后都是做概念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Noma了(其中一集就是Noma主厨Rene Redzepi,Anthony Bourdain 也在2013年parts unknown里专访了这家哥本哈根的餐厅)。那么David Chang开启美食的寻根之旅一点也不奇怪。很开心看到David Chang在节目中探寻了很多中国饮食。 1. 你愿意花多少钱去吃吃吃? 很多人可能觉得用金钱去衡量餐厅的档次很肤浅。可是现实是,这是人们心中的价位。同为米其林餐厅,去Per Se(老牌法式米其林三星)的时候可以两个人花一千刀,可是去China Cafe(唯一一家中餐米其林上星)两个人花一两百刀可以吃的绰绰有余。Masa(日料米其林三星)在FDA查出食品隐患之后,顾客扔络绎不绝,要等很久才能预约到座位。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差异? 法国人殖民美洲;日本有钱人移民美国;而中国劳工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做最苦最累的矿工。当美国工会抵制诋毁中国移民而断了做矿工的生计之后,中国人开启了餐馆。这几乎决定了中餐在美国接下来几十年的命运。节目第七集,David Chang和食物历史学家Ian Mosby一起采访了一组美国白人,采访主要围绕的话题是“中餐中的MSG”。当被问到吃过中餐身体会出现何种反应后,几个受访人分别描述了如下症状:头疼,缺水,下巴附近感到麻木, 身体出现颤抖等。而紧接着David Chang邀请大家吃薯片奇多之类的零食,趁大家吃着正开心,David Chang问大家有何反应。在大家回答没有任何反应之后,Ian 和 David告诉大家这些零食里充满了大量的MSG。这时一个被访的年轻女性提出:这种反应的差别可能是由于摄入量引起的,中餐的MSG含量和作为零食的薯片相比,自然前者更多。Ian解释道,MSG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产物,美国所有的食品公司都会使用。当众人哑口无言之时,Ian 和 David问到了受访者对中餐的看法并告诉他们那些吃完中餐之后的症状叫“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跟MSG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关联。这也牵出了很多美国人(尤其是深红区得居民)骨子里的歧视,比如有人讲到中餐厅肉的来源不明,“传言”中餐厅后面的垃圾箱都是猫的尸骨(暗指餐厅用肉不明)等等。采访的最后,虽然受访者嘴上并没有继续反驳,还是不难看到他们脸上的质疑。同样,有心的人可以去Amazon试着搜一下亚裔调料或者食材,很多时候会看到下面有人问这里面含不含MSG。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想法让我们看来真是觉得可笑又可悲。 2. 我们能看到中国美食占领全世界的那一天吗? 不要跟我说中国美食已经占领全世界了。我们的眼中的中国美食和老美得中国美食不是一回事。即使你在纽约(尤其是曼哈顿岛)去到很正宗的中餐厅,我还没见过不卖左宗鸡的。我还记得我跟先生去land of plenty(上东区一家还算正宗的川菜馆,给我广告费!)吃麻辣香锅,两个老美(三十岁左右)走进来坐在我们旁边,问了我们一通我们吃的是什么,里面的食材是什么,味道如何等等等等,最后点了左宗鸡和四川牛肉。我压抑住了心中的白眼。 除了上述美国人自身固有的“不敢跳出舒适区”外,中餐的accessibility是另一个问题(我想不到一个特别好的中国词汇,所以zhuangbility一下子)。我还记得第一次带先生去法拉盛新世界下面的美食广场买东西吃,他整个人僵住都不会动了,因为完全不知道怎么点。同理,第一次带他去吃火锅,看了半天菜单,扭扭捏捏的把单子又递给了我,啥也没点。另一方面,有个好朋友声称中餐只负责果腹,实在是不怎么好吃。我带她去吃了一次China Cafe,她大呼过瘾并跟我说她对中餐开启了新的认识。原来她眼里的中餐就是panda express里面卖的炒饭,桔子鸡,湖南牛肉。 我们如何让我们的食物更容易的,更清楚的呈现在不了解我们美食的人面前,是站在真正的中餐走向其他族裔的阻碍。从这一点来看,西安名吃走在了前面,在纽约做得很成功,值得后来人借鉴。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餐厅的服务人员英文变好了,这也方便更好的去跟不懂中文的客人介绍我们的食物。像大董的纽约店从装潢,菜单,到服务人员都是努力奔着上星去的,虽然还处在巨难吃的状态,但是发展的方向是好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从包装上向大董学习,逐渐消除大家对中餐厅固有的成见。 3. 亚裔的位置 说的这么多细碎的,再来说点假大空。亚裔虽然在各个领域都给美国社会做了巨大的杰出的贡献,然而弱势群体的地位还并没有得到改变。不要给我提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他们比亚裔的发声力量嘹亮多了,最简单的例子,CNN的采访天天各种少数族以领袖,从来没见过亚裔。 曾经有个同事是韩国第一代移民,在马里兰出生长大。我还记得她跟我说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没什么亚裔同学,她最开始会带妈妈做的饭去学校,比如韩式饭团,泡菜,酸萝卜之类的。每当到吃午饭的时候,就会有人大叫“你的饭闻起来好恶心”或者“你吃的到底是什么玩意”之类的话,也没有同学愿意和她一起吃饭。后来她再也没有带过饭上学而是在学校买午饭了。David Chang在有一集里提到,他小时候,他希望自己是个白人(“I wish I was just white"), 这句话可能道出了很多亚裔第一代和第一代+移民的心声,尤其是住在深红区,或者是文化多元性相对狭窄的环境。这种现象跟亚裔本身的背景有关,比如大部分0代移民不愿意为自己的权益发声,不愿意参与zz,不积极去投票,这些导致亚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话语权低,zz力量薄弱,诉求得不到满足(相比其他亚裔,中国人更是如此了,因为大部分中国移民是绿卡身份 (无双国籍),无法参与投票,所以中国人也是长期在美国被欺压…伤心)。 可喜的是,随着第一代和第一代+移民成年工作,这些现象正在逐渐改变,尤其是在大纽约经济圈,湾区等亚裔和华人较多的地区。而且这些人受的教育不再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或者家丑不外扬,他们愿意为自己的诉求去压马路,去打电话给国会议员,去向媒体发声。比如加州要限制亚裔入学比例,家长都去压马路了;比如纽约要限制小蹦蹦送餐,华人尤其是法拉盛的华人都去抗议了;比如去年奥斯卡的亚裔小朋友会计事件,也因为家长的发声媒体声讨掀起了些舆论上的波澜。还记得特朗普上台之后,白左横行。2017中国新年,downtown的中国城举办新年活动的时候,Chuck Shumer特地参加了活动并发表了讲话祝大家新年快乐。这些都是好的事情,是亚裔为自己在美国社会争取更多或平等的权利的最好途径,也是为下一代做的最好的事情。 然而我们还做的不够。2013年,Jimmy Kimmel在电视采访美国小朋友,其中一个白人小男孩说杀死所有中国人就能解决美国的债务问题,引发巨大争议,在华人的压马路抗议下,Jimmy Kimmel 最后站出来道歉了。可是,这个节目是录播的。试想,如果小男孩说的话是针对犹太人,非洲裔黑人或者拉丁裔,ABC敢播出来吗?Jimmy Kimmel可以只是道歉就管用了么?Jimmy Kimmel现在可以在要求zz正确的好莱坞主持奥斯卡了。在节目第七集的开头,Alan Yang (Master of None的主创)说到一个美国的社会问题就是似乎歧视亚裔是ok的。在节目最后,他跟David Chang在街头聊天,他说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亚裔出现在荧幕上。这也是每一个亚裔要做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自己为自己的群体发声。 4. 美国的美食节目 最后的最后,我很开心看到Neflix历时几年做了这么一个节目。真的是受够了白男满世界跑猎奇世界各地食物的节目。之前看了几集一个也是Neflix做的节目叫Somebody Feed Phil(大家不要好奇去看!!!!),虽然他本身并没有歧视,但是我记得他每集都要跟父母视频去给他们看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什么杨桃啊龙眼啊之类的。里面那种猎奇的表情恶心我一脸血。我希望看到更多亚裔媒体人的身影,做介绍我们文化的节目。

 4 ) 【第六集】在美国,炸鸡与种族的关系

在美国超市,鸡肉价格算是最便宜的肉类,美国快餐店的炸鸡也是标配。鸡块裹上面粉,下油锅,出锅后再加蘸料,刚出炉的炸鸡无比美味。

个人而言,最喜欢吃的是Popeyes的炸鸡,但是每次去Popeyes餐厅都是得小心翼翼,店员全部是黑人,顾客大部分也是黑人,没有几个白人消费者。收银的黑姐刚和黑人顾客笑脸相迎的点完单,到我点单时候就马上换上一副冷冰冰不耐烦的面孔,搞得我很紧张,总会想,是不是黑姐歧视亚洲人,生怕一个不小心被黑姐开骂。

看完纪录片发现,啊,不仅西瓜代表种族歧视,炸鸡在美国也是和种族挂钩的。去Popeyes吃过那么多次,只有一次见到一个白人消费者,还是和一个黑人一起来的,白人边排队边说“好神奇,我从来没吃过这家店”。。。

白人如果想吃炸鸡,基本都会去白人开的炸鸡店,生怕去黑人开的炸鸡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但白人开炸鸡店,额,稍微有点奇怪,类似于一个北方人开“正宗”的川菜馆还天天爆棚。但纪录片里采访的白人店主说,他只是想要尽最大努力把食物做好,热爱这个食物,活在当下,做一个好人,而不是考虑白人开炸鸡店是不是侮辱黑人。

采访的两位炸鸡店白人老板(右一和右二)

在美国,关于种族问题的讨论可能还会持续几十年,Black Lives Matter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黑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因为过度给黑人照顾,导致其他种族的不平等。比如说,在美国每个公司每个学校都有硬性要求,黑人工作者的比例要达到一定程度。

看完这集纪录片,我还会去Popeyes吃炸鸡,但点单的时候不会再那么胆战心惊。

 5 ) 美食总结

Episode1 炸鸡

炸鸡和黑人的关系

日本:可尔必思 炸鸡 日本人喜欢吃肯德基

田纳西辣鸡:SOUL FOOD HOUSE

麦乐鸡有四种形状

新奥尔良:DOOKY CHASE’S RESTAURANT 1941

纳什维尔辣鸡:HUSK RESTAURANT(hot chicken) HATTIE B’S

BOLTON’S CHICKEN AND FISH

华盛顿区:THE WORLD FAMOUS FLORIDA AVE GRILL 1944

亚特兰大:BUSY BEE传统黑人餐厅 JUNEBABY

西雅图:SALARE

洛杉矶:OB BEAR 开膛鸡(原来的炸鸡)+现代炸鸡

Episode2 Taco

好的塔克,不认识的字,酱汁,有做玉米饼的人。

洛杉矶:MARISCOS JALISCO (大虾)

哥本哈根:HIJA DE SANCHEZ

墨西哥城:MAXIMO BRISTROT(米其林)

阿巴斯托斯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

普埃布拉:TAQUERI RAGDAD阿拉伯塔克

SAN BERNARDINO:MITLA COFFEE (75年墨西哥餐厅)

费城:MAXICAN LAMB BARBEQUE

洛杉矶:KOGIBBQ 科吉 韩式

PUJOL:全球前20餐厅(墨西哥城)

 6 ) 关于“正宗”的讨论

美食不美讲的是美国很寻常的食物:披萨、炸鸡、烤肉、炒饭等,都是在街边餐车和小餐馆里常见的大众食物。这部纪录片除了讲食物,还探讨了食物的历史和演变,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很多东西都是舶来品,包括食物,比如来自于意大利的披萨,来自墨西哥的塔克(一种用玉米面卷包裹肉馅的食物),来自中国的炒饭。在民族大熔炉里,这些外来的食物毫不意外地经历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改良,纪录片探寻了这些食物的前世今生,还提出了一个关于“正宗”的讨论:到底要不要坚持传统的做法?正宗的就是更美味的?

披萨发源于意大利拿坡里,传统的拿坡里披萨对原料的选取和制作非常讲究,一定要用圣马尔扎诺的番茄,坎帕尼亚的莫扎瑞拉乳酪,烤至四周轻微隆起,闻起来有面包清香而没有酵母味等等。然而披萨传到意大利之外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我们所见,厨师们不再满足于只放番茄和乳酪的单调,他们开始在面饼上放榴莲,放菠萝,放三文鱼,放奥尔良烤鸡,还放麻婆豆腐......对披萨这种“无下限”改良的风气,意大利拿坡里成立了“正统拿坡里披萨协会”,制定了“正统拿坡里披萨制作规范”,像作业指导书般详细规定了披萨的制作流程和标准,旨在维护拿坡里披萨的权威,传播拿坡里披萨的正确制法。纪录片专门采访了该协会的主席,主席借此对美式披萨奚落了一番,而美国人也对主席的发言配上诙谐的背景音乐,让人忍俊不禁。

纪录片对“正统拿坡里披萨协会”主席的采访

把目光转向我们的中餐,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意大利人对正宗披萨有如此执念。

大多数美国人对中餐的认识是单一的,甚至是歪曲的。谈起中餐,他们会想起: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幸运饼干等我们听都没听过的美式中餐菜名,或者MSG(味精)这个据说能让他们头痛、口干、下巴麻木的调味料,却对薯片等零食中的MSG视而不见,吃得津津乐道。或许有人会为此而感到惋惜和愤懑:难道有着八大菜系纷繁复杂而美味多样的中餐在美国人眼中竟然只是这零星几个不知名的符号而且还带着满满的主观偏见?他们压根没吃过正宗的中餐!

美国人对中餐的观感与他们对华人的观感密不可分。早期华人在美国是低下的阶层,受尽排挤和歧视,他们因为排华法案和各种限制,不得不从事起对美国人工作机会影响不大的餐饮行业,中餐在美国人眼里是廉价而不卫生的,甚至出现过中餐馆因歧视而被炸的新闻。后来随着中美建交,两国人民开始亲近起来,美国人看到电视里尼克松在北京国宴的直播后,纷纷对中餐产生了兴趣,中餐开始流行。

尼克松吃中餐(内心OS:“这是什么玩意儿?”)

然而两国人民的口味并不相同,中国人喜欢咸香口味的,而美国人喜欢酸甜口味的,中国人喜欢有嚼劲的口感,而美国人喜欢炸得松脆的口感,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在美中餐馆早已练就了因地制宜的生存本领,他们对中餐进行改良,做出符合美国人酸甜松脆的美式中国菜,并大受欢迎。有一道菜几乎成了必点的美式中餐,那就是左宗棠鸡(一种鸡肉版的咕噜肉)。

左宗棠鸡 General Tso's Chicken

纪录片其中一集就以炒饭为主线,探寻了美式中餐和正宗中餐,再次引发那个问题的讨论:正宗的就是更好的吗?追求正宗而放弃创新是否值得?我认为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命题,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对于外国食客来说,如果他只是为了果腹,那么是否正宗并无关要紧,相反,改良的菜式可能更符合他的口味;但如果他是个老饕,去寻找正宗中餐再适合不过了,因为相比于被简化了的美式中餐,正宗中餐才是有灵魂的中餐。对于中餐馆来说,正宗与否得排在经营收入的后面,记录片采访了一位来自重庆的中餐馆主人,他说真正的中餐只接受预定,如果全都做这个话,生意将没法做下去。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来说,正宗中餐也许是不二之选,因为那不仅仅是美食,也是家的味道,身份的认同。

吃过六千多家中国餐馆的华人

 短评

形式感相当有趣,但有时候这些言外之意也有点太司马昭了

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完全是反舌尖的美食纪录片,河北农村包水饺的老大妈对着镜头说每天停半天水。。。。河北实在太辛酸。

9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主持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风格不太喜欢,对自己不喜欢的就批判一番,塑造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有钱贱人的形象。如果换个主持人,会到四星吧。

14分钟前
  • 矩阵
  • 还行

(David Chang脑残粉毫无偏见的评论)E7炒饭那集看得有些热泪盈眶,这一集的一切,从每一道菜到整个主题的升华,大概可以说是我毕生挚爱了;每个嘉宾都认识,每个出镜的餐厅都知道/去过,讲到中餐在美国的种种历史顺便展望一下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美食来了解接纳一个国家和文化。

19分钟前
  • 一捺
  • 力荐

除了短板小龙虾一辑其余集数都在吊打同类型美食记录片,讲的是食物,其实是历史、种族、家庭、融合、困境、希望。第一次看David Chang是在BuzzFeed短节目中,完全是个口头不离F的粗汉,或许只有在(不差钱无框架)奈飞纪录片当中,才能流露粗旷外表下不寻常的纤细。

20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看前几集只觉得David是一个很幸运的餐饮业创业者,觉得他文化不高,甚至对朋友有些不礼貌,作为美国人连Taco都不懂。看到后面就进入他的节奏了,他的探索,质疑,还有一片真心。本片深度的讨论了文化交融,我们不一样,但我们都一样。

23分钟前
  • 大骗子威尔伯
  • 力荐

这是我看过最政治化的美食纪录片了……全片都在讲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的历史和社会基础,为此每集都有意采用多种互相抵触的叙事。视听语言丰富,叙事技术多样,在商业推广与政治诉求间达成了较好的平衡。

26分钟前
  • queenie
  • 力荐

给每集的片头创意打满分,也好感于每集以食物所引入的侧重点,食物确实是一门历史与文化,牵引着一整个民族史。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和我一样,觉得外国人无法讲好中国菜,不是在这个菜系里长大,根本不能明白家乡菜系之于国人的意义。P.S:专业的厨师,绝不会跟你说好的炒饭要用隔夜饭。

28分钟前
  • A-sun*
  • 推荐

哎,这节目总结起来就是,各地都有各自处理食物的美妙,但最好吃的,还是日本😂

31分钟前
  • 12
  • 推荐

这才是讲食物的纪录片。你要有私货也要这么拍嘛,吃相不要那么难看。说你呢舌尖上的中国

32分钟前
  • 你妈突然
  • 推荐

可以说是把舌尖第三季爆了,看完炒饭和饺子转5星。

36分钟前
  • Live or Die
  • 力荐

TACO那集讲到美国是个排外的大熔炉,在我看来实则是聚而不融,丰富但不稳定,其饮食文化同样如此。所以,切入美国饮食文化确实需要一些非常规、更动态的手段,比如像张大卫这样四处寻找饮食文化的碰撞,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不断和他人碰撞、冲突,这才是网飞需要的那种接地气的作品,而不是像chef show那样左手感情牌右手明星牌,最后一开发现连个对子都凑不出来。

39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终于找到了可以替代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

40分钟前
  • vivienous
  • 力荐

我想一个人可以接受LGBT,可以支持女权主义,可以搞开放式关系,但未必可以接受“不正宗”的家乡菜。我们在饮食文化上的不宽容,是更隐微、更深刻,又常常被合理化的。这个纪录片打破了很多偏见,在文化多元和身份认同上的讨论都很有趣。对不了解的文化,应该保持谦逊,对已拥有的特权,要时刻反省。

44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食物是桥梁。

45分钟前
  • 承泽明
  • 推荐

感觉比主厨餐桌有意思多了,围绕美食讲文化讲移民讲历史讲亲情血缘讲身份认同,可能是年龄大了喝不下鸡汤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亚洲饮食文化更有认同感和代入感。

4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看到不少人说这个拍的特别高超,其实我觉得也没有,但是因为Dave实在是太热爱美食,而且不为了所谓高雅只为了好吃(所以才命名不美的美食),每一次他忍不住骂街的好吃感都可信度百分百。为亚文化美食打抱不平实在真诚。作为一个生活在地球犄角旮旯没中餐的地方的人,我看这个莫名的填补空缺。

49分钟前
  • 小晨
  • 推荐

立场鲜明,一直在讨论传统、守旧、融合、妥协、偏见与身份认知,几乎让我对这个狡猾的韩国佬产生了好感。

53分钟前
  • viennavirus
  • 推荐

S1E7 炒饭那一集,讨论的时候说会不会再过二三十年大家也能像了解意大利菜一样了解中餐,席间有人说你们太乐观了意大利人是白人而我们不是。。。好直接 说福州那段为什么接了段那么老的视频,放个现在的视频嘛。很多美国人以为中国城大概就是中国的样子了。。。

55分钟前
  • 豆花鱼
  • 推荐

Diversity is strength. Diversity is power.

60分钟前
  • YuRA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