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吸血鬼酒店

完结

主演:夏帆,满岛真之介,富手麻妙,神乐坂惠,安达祐实,古藤ロレナ,小谷早弥花,森七菜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7

 剧照

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2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3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4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5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6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3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4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5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6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7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8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19东京吸血鬼酒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子宫的时间,或人与吸血鬼的百年孤独

看到最后才知道,《东京吸血鬼酒店》也许是园子温对前辈寺山修司《再见箱舟》的致敬,无论是在主题还是姿态上。尽管这部剧长期浸染在血海里,但里面血肉似乎是没有重量的,因为时间被压缩在在一个密封的酒店空间里无穷地内爆,身体的重量在高密度的时间里变得像纸那样轻。在第一话结尾看到园子温的一个惯用手法——“距世界末日/麻里子的生日还有两小时”,然后这两小时在密封的酒店里延续了影片的四五小时,同样在第七话,人类与吸血鬼的激烈的战斗仿佛是静止的背景,毁灭与死亡都在“向死而生”的临界点中被延迟。正如在《再见箱舟》里,村民把钟都埋到地下,从而陷入宿命般的无时间的轮回中。


园子温的突破在于把时间的囚禁转换成了空间的视觉表现。在长达七话的时间里,酒店鲜艳得浮夸(用高纯的红黄蓝色)的装修风格让人在视觉神经上体会到了压抑感(齐泽克说过这种现代性的风格曾被用作处置犯人的极刑,这里存在着从学理上是理所当然的但极少被想象过的“视差”)。但这个表面现代化的酒店的本体却是身穿昭和服饰的女吸血鬼(请注意此处的符号含义)的子宫。另一个重要的母题—乱伦被视觉化了,子宫的生理功能被逆向化,它不但把死亡延迟,还把生变成不可能之物:酒店的墙并不是冷冰冰的无机物,而是那些甘愿呆在“子宫”里受奴役并堕落地享乐的人类同胞。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淫靡的光线中自我或互相刺伤,把血供给主人,正是他们所供养的子宫,阻止着他们的生,也延迟着他们的死,墙内的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有趣的是同样在《进击的巨人》里能找到“肉墙”,嗯。)


所以在园子温那里,“房间”(包括子宫-家庭)并不是一个供人休憩的安全小天地(园导借机讽刺了《深夜食堂》,把那个治愈小食堂添到了酒店大堂的一角,在那营造的温馨小天地只是在更大的囚牢里一环布景而已),而是充满着可见与不可见的压迫的囚禁所。地狱般的杀戮之后,可见的暴力总是能够迅速变得不可见(几分钟后就有清理公司来收拾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在酒店内为自由而奋战牺牲的先驱者,也被只求苟活的幸存者们所遗忘),干净整齐的房间诡异地挂着嘴巴和眼睛的画,酒店外得体的中产家庭,还有酒店里乌托邦的生活中都用浮夸的幸福掩盖着显而易见的秘密。在这一叙事蒙太奇里,平静恰恰是焦虑的极致,把未解决的危机硬硬包裹进和平的表象中。


如寺山修司,在剧集的最后三种外来者打破了这个无时间的空间。首先是外来的外来者,从未知道过吸血鬼的老警察给酒店带来了世界从未毁灭的真相;然后是外在的外来者,麻里子和K,她们是齐美尔所说的“陌生人”:误打误撞地进入了这个空间,却从未属于过这里,她们阻止了明继承尼古拉的血液—即古老的宿命轮回;最后是明,内来的外来者,从吸血鬼酒店出生的第一个第一个孩子。明和麻里子一样,在外面的世界里并没有支撑她们活下去的欲望,她们是怪物,是不应存在的存在。我们只是从她的名字——ARILI(光明)里面找到最后的希望,光既不是生也不是死,而是时间本身,最终打破了俄狄浦斯式的宿命。


园子温讨厌总是拍同一个题材的电影,但一旦他放飞自我去创作的时候,又总是回到那些主题上:诗歌、性、暴力、politics。从《反情色》开始,感觉园导重新回到了这些让他最为兴奋的主题上,而且越来越把重心放到politics上,或许他觉得在自己的导演生涯中,像前辈大岛绪和寺山修司那样,把电影变成批评的艺术的时机到了。《东京吸血鬼酒店》创造了一个与当代社会有诸多同构性,比如强制性交生子、剥削劳工、疯缩消息、制造恐惧等等,但是如果单纯说的是这些,那就不是园子温(或许是某个三四流的香港导演),他展示的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二元对立,而是每一个人物疯狂的生命力本身,或许只有血肉、呐喊,在理智的疯狂里,才能重新开始寻找自身。

 2 ) 什么鬼,东京富春山居图?

看到第三集,觉得莫名其妙,吸血鬼都一个样,残暴,变态,一个和另一个都没区别,偏执狂的妄想症发作了吧。想表达世界黑暗我能理解,内心扭曲也能理解,但你说世界末曰就末日,你说她22年成熟就22年 ,你说只有旅馆安全就没事,吸血鬼就可以悲伤地上打滚,人类就盲目乐观,愚蠢肤浅;这么重要的3个宝宝尽然被这么养大,现在心理学这么发达,不知道会扭曲内心吗?看看楚门啊~还有日本吸血鬼竟然嫌弃日本人血质量差,那世界末日应该邀请外国人来做食物啊--性爱能力 养血能力应该更符合要求吧。总之各种不合理,符号化的东西,让我想到郭敬明写的小说,还有《富春山居图》华丽、场面吸引人眼球但故事太弱了,各种不合理的设置。对于情节我想到的就是画面,我也搞不清楚到底剧透没。后面的几集等全出来再看,拉格进度条看看导演到底想讲什么。

 3 ) 把我的内在还给我

园子温电影中的女性是沉默的,她们从来不在语言中得到清晰的表征,她们的表征总是身体性的:走路、奔跑、呼喊......又或者是诗的,她们在电影里经常是在读诗。然而显然并不能说,诗构成了女性的表征。换句话说,在他的影像里,女性并不活在一种所谓创造性的、诗性的语言之中,因为他在影像里引用的诗很难说是一种纯文学的诗(尽管他有时会引用一些有名的诗,但是也会用重复冗余的方式去把文学性抛离),因为它们本身非常地简单直白,它们的诗性并不在于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即所谓用诗的语言对语法规训的反动,而在于对语言的过度引用,词语之间的艰涩的想象关联被弃置,取而代之的是它们重新成为了一种物质性的表演道具、一种可以挥舞与投掷的物。

最为清晰的例子是他在《东京gagaga》的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年轻人们将诗句用毛笔写在巨大的横幅上,然后用扩音器大喊“东京gagaga”,gagaga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音节,而写在横幅上的诗句也不比这三个音节更有意义,它们都是纯粹的,言说的物。但是这又与法国五月革命的传统不一样,他虽然动员了相当大规模的年青人,但是却没有提出任何的政治诉求,他们想让人听见的是他们发出的纯粹的声音。但这绝不意味着园子温不热衷于政治,只顾发泄青春的荷尔蒙,他毫不忌讳地说出对大岛渚导演那些介入政治的做法的敬佩,从《坏电影》(Bad Film)等他的早期作品里面看到他在一开始就在回应着日本的左翼运动的幻灭。他的作品里表达的不再是愤怒的批评性激情,还有的是这种激情的无根性。这种激情已经不能再由天才的诗人(精英主义、学院派的文学)所表达,也不是其对立面,通过市井生活中的平淡温情(赋权型、社会介入式的艺术)去表达,因为这两者表征的都是一种未曾分裂的生命力。园子温选择的道路是一种过度的重复,通过对日常话语的反复引用让它达到了类似诗的效果,但是那并不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诗,一种能传递主体本真的“内在性”的、具有解放性功能的诗,毋宁说,这是这种诗歌解放性的内在失败。而它的诗性的效果,正是来源于这种重复的失败,又或者说是失败的重复之中。

我们不妨以他的近作《东京吸血鬼酒店》(以下简称《东》)中真奈美梦里在雪原中一边走一边说的一段诗(也可以说只是一段独白)作为例子:

“马上就是我的生日了/这里的出口在哪里/这颗星球的出口在哪里/这个宇宙的出口在哪里/在哪里/我的出口/把我身体里的东西还给我/把我里面的东西还给我/把我的内在还给我/在哪里/出口在哪里/比如是我的旧时钟/被晾衣夹夹着的袜子/衣服 随风飘着的什么花(何の花)/大草原/在那里奔跑的我(从这里开始跑了起来)/还给我/全部还给我/还给我/全部还给我/还给我”

这段话如果能够被称为是诗,那么无疑是归功于夹在期间对于具体事物的引用:比如是我的旧时钟/被晾衣夹夹着的袜子/衣服 随风飘着的什么花/大草原/在那里奔跑的我。这些意象给“出口在哪里”的重复追问本身提供了一个“出口”,它短暂地脱离了一种歇斯底里式对大他者的质询,要求他给出一个“出口”。那么这个出口是什么呢?它可以使旧时钟、袜子、衣服、不知名的花(何の花这个表达就与一般的现代诗歌不同,它放弃以具体的植物名来勾起诗性想象。这不知名的花也是故事后期的关键意象。)这一连串平淡无奇的事物之中。这表达的是因为特殊的出生时间而成为吸血鬼家族复兴的关键人物、卷入一连串斗争的真奈美,希望回到一种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的愿望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忘记了在这里出现的这些意象不外乎是词语,它指向的并不是这些日常的物品,而是经过升华的日常物品。而通过这些升华的物,两个的诉求连起来了:真奈美所要求的出口,并不像《楚门的世界》里的通过一个绝对外在、绝对自由的出口(当然,它的最后一幕也反讽性地指出这种出口的不可能),而是她“身体里的东西/里面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她的痛苦不在于她被封闭于一个虚假/被监视的空间里,而在于她的内在、最私密的东西被夺走了。

该怎么理解这种悖论性的关联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东》和《楚门的世界》的设定乍看起来的设定是很像的,包括真奈美在内的三个被德古拉家族“选上”的女孩都过着一种全面被监控、保护的生活,她们的父母、恋人甚至每一个偶尔遇见的路人,都是被安排好的演员。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见吸血鬼题材中最关键的元素:缺失的缺失。Joan Copjec在《阅读我的欲望》中指出,吸血鬼文化和当时母乳喂养的倡议有关,母亲被提倡去回到她们哺乳的天职的同时,也有从窒息中保护孩子的责任,这要求她们既要用乳房去保护孩子,也要用乳房的缺失去保护孩子,以免他被乳房挤压到窒息。而吸血鬼文化出现吸血的桥段,则是孩子对吸干乳房来重获缺失的幻想。在《东》里面有着非常多印证这个理论的场景,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窒息感是和内在性的丧失息息相关的。那些被监控的孩子们的所有东西都是被看到的,他们窒息在他人的目光之下,同时意味着他们的内在性也彻彻底底地被外化了,她们说的话、玩的游戏、谈的恋爱一切都被按其外在、可见、可理解的方式被接受下来了,他们的欲望被缩减成了纯粹的要求和需要。很明显,这里所影射的是今天的大数据监视系统,在剧中市长建议为了保障安全和效率,要求每个市民都植入晶片,而这意味着人的思想也不存在任何内在性可言了。

但我们也不需要在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监控作过多的停留,正如园子温仅仅在前两话中描写了来自地下的至高权力的全面监控,而之后的故事反而在一个“例外的空间”——也就是吸血鬼酒店中发生,虽然那里也布满监控,但是我们看到随着故事发展,吸血鬼相对于人类的权力越来越低:在故事的中期(5-6话),人类的反抗分子不满意吸血鬼为自己安排的乌托邦世界,不愿意作为吸血鬼的食量而丧失自由,他们要杀出一条通过外部世界=自由的血路,但是最后以反抗的领袖最终屈服而告终。而有趣的是,就在第6话乖乖屈服的人类在这一话的最后,又重新从房间走出来开始了和吸血鬼新的一轮厮杀(中间穿插的正是上面所说的真奈美的梦)。这看起来是非常不合心理上的逻辑的,但园子温这里想彰显的是这新的一轮厮杀与上一轮的不同:在上一轮中,他们是有明确的目的的,他们要活着地走出酒店,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但在新的一轮里,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诉求,他们没有任何保全自己的意图,没有为了自由而斗争,甚至人类与吸血鬼的阵容都变得模糊不清,它所呈现的是一种绝对恐怖的激情,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斗争。我们不难联想到,从日本赤潮那有组织的暴力到今天无组织的激情的转变。K对应的是前者,为了爱与政治的使命而冷酷地行动,而真奈美代表的是后者,她以一种无知的姿态卷入到恐怖的斗争中,所以她在故事中期一直处于一种非人的状态里:虽然穿着华丽的红裙子,但是作为女性重要特征的长发被剥离,她处于彻底疯狂、失语的状态中,对人类和吸血鬼都开始了无差别的屠杀。这或许就是内在性丧失、让激情完全被外部化、景观化的绝对恐怖,这恐怖的形式不是“向死而生”式的存在性焦虑,而是没有死亡的世界,厮杀中的他们是无时间性的,吸血鬼的不死的属性和人类会死的属性融合在无时间的混沌之中,恐惧是不存在的,死亡的问题被消解了。

这让我们有必要回到一开始说的语言的问题上,因为真奈美所说的“出口”,显然并不是反抗组织第一次所索求的吸血鬼酒店的出口,所以她梦境里的诗歌独白,成为了人类行动的一个转折点,她醒来后的杀戮场景,难道不是窒息感的巅峰吗?这种窒息感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种全景监控,相反,是被压抑的激情的完全爆发,他们不再是言说的主体,而是一种纯粹的生命,一种诗性的实在界。此时,真乃美(以及其他人类)的内在不是没有被看到,而是被过度曝光了。在第7话末尾真奈美另一幕的幻想里也能看到这种特征:在一个下着雪的平和清晨中,真奈美的父母早早准备好午饭和她一起过圣诞节,但是毫无准备地,父母保持着刚才的微笑着和她说:“你真是丑陋呢”、“你不是人类,你是个怪物”,难道这不是父母对她的恨的顶点吗?他们以最平淡无奇的姿态宣告了她最深处的秘密,她的“怪物性”,她的内在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饭桌之上。这个话语本身是彻彻底底的揭示,而奈津美所寻找的出口,或许就不在别处,而在于语言的庇护性。

福柯批评精神分析是一种投降的实践,因为它要求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想到的一切,他通过言说而将自己不可言说的的内在性异化成为语言。但是或许这种批评忘记了海德格尔最基本的教益:语言既有揭示、显露的一面,也有其遮蔽的一面。语言的界限、能指到达所指的失败保护了主体那不可言说的内在性,也就是拉康称之为实在界的东西。语言起着一种外密性(extimate)的功能,它不是让我们的内在沉默或者是屈服,而是把它带到外面去,同时保留着对主体来说未知、疏离和熟悉、亲近的特征,语言既是可以挥舞、投掷的武器,也是保卫自己的工具。园子温在《恋之罪》里也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中产少妇变成底层妓女的女主角在嫖客面前念田村隆一的诗《归途》:“言语之物/无需记取/而幸而我记取了日语和其他些许外语/我才能止步于你的泪水之中。”这首诗本身就指出了语言的这种双重性,而她像扔石头重复着这首诗,那样向无礼的客体捍卫着自己的内在性。

在主体越来越被还原成数据被监视了、控制的今天,像真奈美那样,内在性成为了我们的愿望,我们在这个窒息星球里的出口,但是它又被夺走了,它不被看到和承认。旧时钟、袜子、不知名的花,如果只被看成是一种乡愁式的乌托邦,而没有看到这些能指的所隐藏的东西,或者说表达失败的东西,那么内在性依然是被遗忘的。没有名字的花并不是真的没有名字,而是它表达自己名字的时候,总是在失败(正如园子温前期实验作品《我是桂子,但》那样,通过对“我的名字是桂子”的重复揭露了“我”与桂子的名字之间不可弥合的裂缝)。那朵没有名字的花,最后飘到了在吸血鬼酒店出生的明(此名字就有着光明、揭露、甚至是“启蒙”(enlightenment)的意思)的手上,它是来自于外部的秘密,明出现的时候就把它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而在剧里的最后一幕,那朵花也飘到了真奈美的办公室里,没有人知道真奈美是不是真的回到光天化日的世界里当了一个普通文员,但即使如此,那随风飘着的花,依然不知道是什么,它是光天化日中依然晦暗不明的东西。

 4 ) 无题

科尔宾也相信的世界都是辐射,还有人类不愿意走出靠k血液维持的旅馆,直到科迪出走,麻由美苏醒......k以前维护的人类依然想用她的血换取自己的生存。 一波又一波反抗的人类,几乎快要逃出旅馆的时候,粉色吸血鬼(满岛真之介)一阵扫射,仅剩的奋起的人类阵亡,只有躲藏的几个人活下来了。 然后我在想,旅馆不就是国家机器吗?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公主和粉色的意愿很简单,只是人太多。 被吸血鬼盯着xxoo会不会,反情色? 人类真是形形色色,到最后也变成了血浆 真奈美,为何又变成了人类?真奈美是被德古拉临幸过的。 k打开大门,一束光照射所有都消失了,原来剩下的人类也都变成吸血鬼。那律或多。 只剩下真奈美,科迪怎么也能在阳光下行走了? 虽然超能力者超级烂尾,这部真的比以前更丰满深刻。 知乎那篇已经把隐喻分析的十分透彻了。德古拉那个领袖真是渣啊。

 5 ) 一部你觉得很烂但是我喜欢的近播剧

打开豆瓣上这部剧的评论,评价都是一边倒的烂。但是我看了觉得很刺激,我认为此片在构思的时候其目的并不在于让观众体会它的高深立意,或许只是为了让你觉得荒诞。

如果看完觉得莫名其妙,或许就是它的成功。

本片受人指摘的原因主要是逻辑混乱,故事性弱。

一、逻辑混乱,以下罗列几个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为什么科尔宾可以囚禁尼古拉一族,但是不把他们杀掉?(吸血鬼是可以被杀掉的证据:K见光死,说明尼古拉一族怕光,而且K也结果掉了两个尼古拉的使者。)

为什么尼古拉族胜利后不来找真奈美?明明她很重要。

为什么战争结束后其他地区的科尔宾不和日本科尔宾联络?科尔宾内部也有种族歧视?

为什么不拿真奈美做旅馆,要选择明。根据之前的经验,人类喝了尼古拉的血之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变成吸血鬼,中途甚至可能死掉。明就算这会儿喝了尼古拉的血,也不能直接拉去抽血。绝对会马上死于失血过多。(证据:真奈美同期的一个妹子就是死于失血过多。)

还有,既然K这么重要,科尔宾就不派人看着吗?同理,之前的当旅馆的公主也是没有保镖。

最后,科尔宾见光消失了,厨师大叔为什么不怕光?

二、故事性弱。
看完整部片子,感觉不是很明白作者想要说什么?首先,我并不认同“你看不懂导演的心你怪谁”的观点,电视剧还是需要一个故事支撑的,较之一些渲染氛围的不明所以的文艺片,我更喜欢刻画细腻的伦理片。

本片的故事受限于逻辑混乱,很难圆回来,且导演到最后也没有想要圆回来的意思。

或许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会认为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不是,上面只是为了迎合豆瓣评分下面的评论而已。

整部片子之所以让我觉得很刺激,大部分的原因正源于上面这么多漏洞。

如果把这些漏洞都填上,你们想要的故事是什么?K帮助尼古拉一族之后被当做弃子扔掉,然后尼古拉一族跑到旅馆争夺真奈美?又是一场混战?还是说大家早早发现15年前的食物不可能这么新鲜,所以赶快对厨师三堂会审?

或许现在的片子已经够不讨人喜欢了,但是我坚信根据上面的漏洞圆满规则拍出来的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人喜欢。哦,作者可能会沾沾自喜。

这部吸血鬼旅馆之所以让人觉得刺激,正是因为上述的那些缺点,女主爱尖叫,吸血鬼们好像自带party狂魔技能点,对白夸张,是不是尬歌尬舞一番。

你之所以觉得尴尬,是因为它本身就需要你意识到这件事的荒诞性,如果不尴尬,你觉得超级应景,那样才是失败。

三、下面是我的看法:

本片主要讲述的是旅馆内的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故事,不论是真奈美,K,尼古拉们还有外面世界的各位都只是辅助角色。

所以浓缩一下,主角就是:人类和科尔宾

【科尔宾】
首先讨论科尔宾,和尼古拉不一样,他们不怕十字架,而且他们热衷于把人类变成吸血鬼。甚者,他们从人类那里买婴儿,作为高层培养。所以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科尔宾不是永生的,证据一:姐姐——公主很急切需要真奈美的血,为了维持旅馆。如果科尔宾永生,而且下面这么多人肉血袋,姐姐为什么花功夫找真奈美呢?
证据二:比较直接,妹妹已经萎缩了,片中没有提到妹妹是受到什么伤害变成了小人干,所以认为妹妹的死亡源于自然原因。而妹妹认为尼古拉可能帮助她活下去。

科尔宾并没有片首提到的那么牛逼,把尼古拉囚禁在地下,好像完全吊打对方的样子。
其实不是的,首先我们看到地下世界很高科技,那些人除了没办法正大光明出去之外似乎也没什么损失。——但是,如果尼古拉真的没办法出去,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做到从医院偷走婴儿,又做到在人类世界全程监视婴儿成长的呢?

所以我的观点是科尔宾或许利用了尼古拉对十字架的恐惧将他们大部分时间控制住,但是这些派对狂魔应该对监视地下没有什么兴趣,只要尼古拉不大规模逃跑他们都无所谓。——科尔宾或许并不认为他们可以完全控制尼古拉们。

到了这里,可以看出,表面上科尔宾打败了尼古拉,但是作为新生一代的吸血鬼,他们或许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样面临死亡的威胁以及随时被反扑的可能。所以科尔宾招生办急于将人类变成吸血鬼。而且科尔宾也没有生育能力,证据是妹妹那个年龄一看就是不太可能生孩子的时候就变成了科尔宾吸血鬼,她所谓的女儿多半也是交易过来的,并非亲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妹妹选择买一个婴儿,而不是直接抢,而且买来的婴儿还是作为高管来培养。——科尔宾的传承方式。

在吸血鬼旅馆中,科尔宾其实也是因为畏惧末日所以蜷缩在这里,其实也只是为了生存。

【旅馆里的人类】
旅馆里的人类不能代表人类本身,他们强化了人类的一部分欲望,贪婪,狡诈,自私,懦弱等。科尔宾精挑细选了这一些人出来。科尔宾在鄙视这些人类之余,没有想到他们选中的人实际上完全符合自己的设定。

这些人总是非常容易不满,觉得外界应该对自己友好,应该免费提供精美的饮食和住宿,应该直接送钱,还应该给自己自由。唯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不可以有付出。——也就是对自己有利才称得上公平。

这些人总是以群体为单位移动,不敢单枪匹马,不敢落单,不在乎事情正确与否,只要和别人不一样,他们就害怕。

这些人一有机会就会反扑,他们绝不会真的听话,所有的安宁之下都有一颗躁动的仇恨之心,让他们不高兴,除非毫无漏洞,这些人必然会把所有的设定搅乱。

这叫人类。

最后,这些人很懦弱,他们爱叫嚣,爱XX,爱反抗,爱杀人,但是他们怕死,也怕被鄙视。当一个小一点的群体遇到一个更大的群体时,他们害怕。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有一个群体的时候,绝对会毫无保留地攻击别人,所以认为别人必然会攻击自己。

所以他们不想离开旅馆。在旅馆中,经过了一场战争,人类与吸血鬼的群体之分已经结束,现在旅馆里的所有人都是一个群体。但是对于外界而言,他们也只是非常失败非常没有存在感的一类人。

明的妈妈希望明可以变成吸血鬼,我开始以为她因为生病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所以这么想。现在看来,因为她自己本身就变成了吸血鬼,希望明可以活得更久来陪她。——后面科尔宾女子双人组让明变成旅馆的时候,妈妈可是非常高兴。因为她又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用担心外面时间对自己的看法了,至于明之后几十年被困在浴缸里被抽血的痛苦,她不在乎。

因为她本身就是非常自私的人,又很卑鄙。科尔宾特地挑选了这样的一些人进去。

剧情介绍里阐释的主角是K,我不这么认为,K更像是一个情节, 这个故事需要有人把我们带进旅馆的世界,也需要有人破坏这家旅馆,K就是起到这个作用。而值得深思的部分还是旅馆里的人类和科尔宾。

此外,山本到底是个什么作用?
外在客观表现,山本是科尔宾高管,妹妹死后的旅馆主人。他讨厌人类,但是他也讨厌吸血鬼。一手制造末日的骗局,引导K解救尼古拉,放任人类搞破坏,他就是为了搅局。

山本本身没有什么目的,憎恶一切,他本身的准备就是旅馆中的所有人互相残杀而死。贪婪的人类,恶心的吸血鬼,全部都和这个世界说再见吧。还有万恶之源的旅馆。

可以说山本一手毁灭了吸血鬼旅馆。有意思的是,后来闯进旅馆的人告诉大家,外面已经没有日本了。——山本的父亲也一手结束了日本。


共存关系或许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科尔宾与人类相互依存,表面上是科尔宾管理人类,实际上是前者依赖后者生存。

但是我觉得,整个故事的核心在于,一个叫山本的人,想要将世界上——日本就是全世界,所有贪婪的家伙,人类和科尔宾,都集中在一起,就算不能全部毁灭,至少也让他们自我囚禁在这个叫吸血鬼旅馆的地方,和外界隔绝。

把讨厌的人都关在一起。就是这种感觉。

全片的逻辑在于之所以山本可以这么顺利计划这一切,和科尔宾和参加相亲的人类的属性的近似性出人意料的高。

按照这个点展开:全片的所有尴尬浮夸之处目的在于渲染旅馆中的科尔宾和人类的性格特征。你认为的剧情的奇怪实际上是这些人的奇怪。大家实际上面对的不是很烂的剧情,而是很烂的人。

这个时候一个叫山本的家伙巧得很也憎恨这些人,所以设计了这一场闹剧。



或许有人认为立意这么无聊肤浅的剧绝对要给差评,,或者说这部剧没有这么简单啦应该是巴拉巴拉……但是这么浅薄的立意,直接的台词,夸张浮于表面的表演,你以为是他们技术不到家,又怎么知道不是绞尽脑汁研究了很久之后特地呈现出来的呢?

现在豆瓣评分有一个趋势,得了国际知名文艺咖奖项的下面使劲夸,某些……怕被打,的电影,作品,就使劲踩。大家就在攀比谁踩得狠,你踩得狠,我要是不踩那就是浅薄,就要踩得更狠。可能是我真的浅薄,希望使劲踩的人都可以成为全球第一的导演。

最后评价一下真奈美,有人说,真是受不了她的尖叫,咋咋呼呼,K是为了帮她啊跑什么。厉害了,此人如果莫名面对杀人案件一定可以超级冷静和凶手讨论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以上。

 6 ) 这是一个世界的缩影,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怪诞和诡异,或者说是疯狂。这部片给人的感觉。
东京吸血鬼酒店,共9集。夏帆太美,冨手麻妙为了这部剧绝对是自毁形象,将癫狂拉向了淋漓尽致。其他很多演员即使是配角都各有特色,大胆的色调运用,夸张极致的妆容。美如画。
片中时不时有大段的独白,有时候甚至是演员一个人独自演绎,如同话剧戏剧一般的表现手法。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独白很诡异,甚至尬,但我把它当成一种风格。
剧里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逻辑混乱。在第9集片尾曲之后的真正结尾,说明了一切。请记得在片尾曲唱完后别关掉。
残存的吸血鬼和人类,把一个酒店当成全世界。我们是否也如井底之蛙一般,把自己的周围,当成了自己世界的全部。
喜欢的一个镜头,在流浪汉生活着的废墟堆的垃圾里,一块牌子写着距离东京奥运会还有3天。一句无意的台词,大概说的是,看起来是钢筋混凝土的酒店,却是建立在活生生的人的血肉之上的。光鲜亮丽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依旧有最底层的人,这些所谓的光鲜亮丽是否都是底层的人靠着血肉垒堆出来的呢?是否是靠不断吸着各种人的血肉,才继续维持着正常有序的呢?就像片中所说的,没有这些血肉,酒店就会垮掉。

 短评

3话弃。

9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还行

没有人想揍吵的一笔的女主吗?神他妈烦女主,演技差的一笔,是有癫痫吗?

13分钟前
  • REALRobin
  • 还行

园子温不做导演的话 可能会做一个真正社会变态狂吧 热情必须有处发泄

16分钟前
  • 孙悟空
  • 还行

园子温永远都在追求把一个变态故事拍的无比纯爱,把一个究极的纯爱故事拍的无比变态啊。

19分钟前
  • 西蔚
  • 推荐

安达祐实的扮相好像X战记的预言家丁公主,好看

24分钟前
  • Leela
  • 推荐

7/10。园子温构筑了血淋淋的反体制寓言:宾馆的母体吃地狱众生的肉维持整个系统,人类卖血服务吸血鬼(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换取物质享受,强制配对淘汰单身狗的残忍筛选保证资源稳定,活在谎言中的恐惧镇压了反抗,过上人人平等的幸存者杀掉希望安抚十五年的苟且偷生;乱砍乱杀+五毛特效太多就腻了。

2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很黄很暴力,很美很性感,然而漏洞百出的设定和毫无逻辑的剧情,实在无趣。

32分钟前
  • 麻油
  • 很差

夏帆怎么这么好看!!!

36分钟前
  • DONKA
  • 推荐

园子温真敢啊。这种怪诞的嘲讽力度不仅把社会问题、国家政策乃至民族心理摆在了靶心上,而且因为没有把自己摘出去,反而有种片子越疯狂,嘲讽越彻底的循环效应。好在(幸亏)只是个网剧,园子温能放开玩,也只能在这里玩。

3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很爽很Cult!可惜政治隐喻和叙事没能更好地结合,相互有点拖后腿,完成度不算高。

42分钟前
  • 小J²
  • 还行

好久没看过这么华丽丽的脑洞cult片了

43分钟前
  • Strelizeia
  • 还行

园子温么,就是有趣和无聊一线之间,可能想赋予故事太多隐喻和意义,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反而没有那么注重了;预告片剪得带感,第一集还是挺精彩的,然后,大概需要观众撑过那么几集...至于女主,是可以上史上最烦排行级别的烦

44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还行

看了一集,超烦傻逼女主,全程高潮叫嚷,一刻不停!圆子温拍剧集简直没法看!

45分钟前
  • yuyikurt
  • 很差

诺亚TT 山田这个角色也太出众了吧//#6 哭成狗// 8、9是拍来干嘛的orz 把第七集当做结尾了

50分钟前
  • NidomeAoki
  • 力荐

阿,我看到只会狂跑狂叫狂跳的女主,真的...真的也tmd涌起了无限暴戾只想打她一顿的心情...

53分钟前
  • 江湖爬爬虾
  • 还行

辣眼睛的那种烂!

58分钟前
  • 嗑谁谁BE
  • 很差

旅馆即人间地狱,“肉归人类,血归吸血鬼”。社会我K姐,人狠话不多。当霓虹其他20代女演员还停留在傻白甜或者性冷淡文艺风的时候,夏帆的戏路可以说是相当广了,当然和她合作的导演风格多样密不可分。

1小时前
  • 颜落寒
  • 还行

园子温就是一个小清新式的色情狂,自认为有颗文艺心、爱cult,其实只对NTR爱得深沉。这片儿配上Miyavi的Bumps In The Night,简直就是纵欲过度暴食色情狂版的《唯爱永生》。

1小时前
  • 疯狂魔术师┃星学深似海
  • 还行

题材惊艳构思大胆,魔幻神秘色彩浓,园子温式血腥爽快的风格,主推前半段达4星剧水准;但是每一集都在变换画风,回路跳跃不统一,尤其后半段转折至“隐喻”投射,抽象莫名的进程让观众懵逼,想说爱不容易,综合3星。

1小时前
  • 榜上有名猫
  • 还行

我对血的渴望全凭园子温来满足

1小时前
  • 小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