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吟1990

HD

主演:罗伯托·贝尼尼,保罗·维拉乔,Nadia Ottaviani,Marisa Tomasi,安杰洛·奥兰多,Sim,Susy Blady,Dario Ghirardi,Dominique Chevalier,奈杰尔·哈里斯,Vito,Daniela Airoldi,Stefano Antonucci,Ferruccio Brembilla,Stefano Cedrati,埃托雷·杰里,Franco Iavarone,Lorose Keller,Luciano Manzalini,Eraldo Turra,A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9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月吟1990 剧照 NO.1月吟1990 剧照 NO.2月吟1990 剧照 NO.3月吟1990 剧照 NO.4月吟1990 剧照 NO.5月吟1990 剧照 NO.6月吟1990 剧照 NO.13月吟1990 剧照 NO.14月吟1990 剧照 NO.15月吟1990 剧照 NO.16月吟1990 剧照 NO.17月吟1990 剧照 NO.18月吟1990 剧照 NO.19月吟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月吟199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幻想喜剧《月亮之声》是费里尼的遗作,影片根据卡瓦左尼的小说《怪人们的月亮》改编。  人到中年却仍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萨维尼拼命地想要倾听月亮的声音,但是他听到的是一群偷窥男子的欢呼声、蓦地里配音的呻吟声以及沙沙的台风声。当他爬上屋顶想要抓住月亮时,地面上一阵骚动。最后月亮仍然平安无事地高挂天上,萨维尼对着月亮侃侃而谈……  乍看之下这部影片荒唐无稽、纯粹以意念与影像取胜,是一部浪漫而又带有世纪末颓废味道的作品。  费里尼以他惯用的手法,尤其是借助象征、隐喻和怪诞,表现了众多人物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和他们的古怪行为,深刻揭示了当代意大利社会生活的荒谬,以及它走向衰落和解体的征兆,喜剧天才罗伯特·贝尼尼表现出惊人的演技。傲骨贤妻第三季弗兰克和洛拉古利亚瓦西亚!你记得我吗?风味人间 第三季潇湘路一号爱情春天血的代价(国语版)赌侠2:上海滩赌圣粤语版东陵大盗(三)羊城暗哨小光大名破产摇滚红与黑美少女的谎言第四季欢迎光临妈妈的餐厅香螺岛的故事清洁工爱之岛戏说台湾之神农大帝报恩大河恋卫士2022真相2006凡人的品格胖者生存第一季死去活来1987附近的房间纽约新视角小混混人之岛卧底2无厘头森林之第一次接触有处为家世界奇妙物语 2021夏季特别篇春天来了,春天古墓奇缘假扮未婚夫乌龟的壳其实是肋骨

 长篇影评

 1 ) 费里尼的象征、隐喻、非叙事的意识流呈现与对照并列式呈现

电视——世俗的荒诞、虚伪、恶心的视听世界;幻觉——意欲的纯粹、朦胧、切身的视听世界。

井——深邃、神秘的探索;月亮——意欲所追求之物。

迫害妄想症——世俗世界对人心灵的扭曲和伤害;臆想自己的事业——追求理想和理想的失落。

老男人拷问向世俗价值并向月亮开枪——理想和追求的破灭;上官员的车后被赶下去——理想破灭、被拉回现实。

追求心爱的女人、被她讨厌和伤害;将死去妻子的画像放在柜子里、幻想的世界中要与妻子保持距离。

喷出的乳汁变成银河;万人空巷的蓝色多瑙河舞曲。

 2 ) 挽歌听不清

7.27中午sfc,那天穿了超漂亮的绿色小雏菊裙和红鞋子,阳光很好,经历了影院里的月下长夜后走进白日,几近眩晕。发现了电影院的新魔法,我可以在最喧闹的角落陷入最无忧的睡眠,醒来发现一切还在继续着,你从任何一个地方都被吸纳,参与其中,大部分电影对你是敞开的。

人们大喊,月亮是间谍!其实月亮不是,被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化、潮流、风尚才是。风骚大姨对着窗口跳脱衣舞,没有画面的电视机传来优雅乐音,城里的面粉小姐选美大会,拿着相机的日本人和穿着柳钉的朋克人,他们是荒诞的人,却有其合理性,让你想咒骂而不能出口。男主角是现实生活中的小傻瓜,但尚且听得见月亮,听得见树枝沙沙与大自然其他部分的絮语。面对月亮这个“存在”,他虔诚崇拜,神的真理奥秘单纯,绝对而永恒,“隐藏在密显寂静的绚烂黑暗之中。这种黑暗至为混沌,却通体明澈;不可触、不可见,却用超越一切的美丽光辉充满我们昏聩的心灵...”长青哲学对他而言,神的旨意在自然,保存灵性要警惕极度危险的世界。

很多桥段的意境绝美,宗教情感浓烈,感人;却不甚连贯,总感觉导演想说的话太多了,絮絮叨叨又好像什么都没说透。电影是写给观众的信,费里尼却为纯粹的精神图式的远逝、意识形态的虚伪、商业电影鹊占鸠巢而写了一篇自己喜欢的日记。抑或是打破了日常感知的连续逻辑,抛弃了传统句法和词汇的符号系统,回归万物的神圣本原。

 3 ) 对一切的哀歌

看的时候有很多想法,看完也迅速记了一些,但还是流走了许多。影评寥寥无几,难以参考,只能直接把自己毫无根据的想法记述一下了。

luna,月。

伊沃,世俗眼中的疯子,也许名字是特地取的,evil的同音。所有人都认识他,他的举止像孩子一样,但又仿佛只是表面的迷惑性,他本身就像是一个意象。伊沃回忆起姨妈是强烈恋母情结的体现,他说“我更愿意活在回忆里而非现实中,反正两者也无甚区别”。

老头显然就是费里尼自己。一切都在他的自传中体现出来了——老年的无奈,一身疾病被困在医院,总是被不想见的人打扰。费里尼不喜社交,很多时候只想自己待着,人群给他带来的困扰和恐惧也在电影中体现出来。电影中,老头读了医生给自己的诊断书,实在有种费里尼把自己的诊断书拿出来给演员读的意味。 电影里,老头曾经很有声望,但世界变了,一切都太快了,没有年轻人关心他。电影外,费里尼也同样落寞。

衣柜里,有老头过世的爱人的肖像画。费里尼晚年受病痛折磨,彼时,朱丽叶塔的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这段影像似乎是预示般的自白。但现实中,先被定格在画中的,是费里尼。幻象中,老头牵起爱人的手起舞,是摇滚现场下不合时宜的已死的浪漫。

快餐式的tv,嘈杂的音乐,超级英雄的标志…费里尼展现出来的态度是,艺术正被毁坏。

捕捉月亮是真的吗?可能也只是一种象征,隐喻宗教,政治。

影片还展现了费里尼对女性,对性的探讨,月亮本身也象征女人。 影片最后,伊沃眼中的月亮上映出喜爱的女子的脸,说,“别忘了还有广告”,接着伊沃走向井边,内心独白也对电影做出了解释,“世界太吵了,如果安静一点,我便能明白…”

老头还算容易理解,但伊沃的台词快把我也说疯了,他象征的或许也是费里尼自己。这恐怕只能从他和老头的几段对话中寻找蛛丝马迹了。

画面有一些怪异的感觉,同一场景的布局似乎前后镜头之间就有变化,感觉有越轴,总之,镜头语言还是很弗洛伊德。

台词听着听着就要走神,努力不走神跟上每一句台词的我,差点就睡过去了,后来偶尔发发呆反而get到了一些感觉。

月吟,实在是一曲哀歌,对艺术,对生命,对人类。越接近死亡,看到的,听到的也越多吗?那些呓语,呼喊,来自年少的回忆,引向死亡的枯井。想要安宁,不得安宁。

 4 ) 《月亮之声》:诗意的控诉与精神分裂的幻象

你也听到了吧,有人喊我的名字
伊万萨维尼、卡瓦左尼、费里尼、卡尔荣格……
伊万萨维尼、卡瓦左尼、费里尼、卡尔荣格……
那些充满力量的呢喃细语就像是田野中的薄雾,清晨时的梦魇,真实但却无法挣脱。

一、市井群像(《月亮之声》合唱团的成员简介)
A:“月亮,你离得如此之近却又那么遥不可及”-精神分裂的老者(在合唱团中担任:指挥)
明明是个病人,确认为自己是个医生,一个和纳什患同样病症的人,一个渴望爱,却一直挣扎不爱,深深的隐藏自己的情感(将最爱的女人的照片放在自己的柜子里),逃避现实的都市苦行僧。
精神分裂的对象是自己的“病人”,是内心挣扎的“阴影”,恐惧却挥散不去。透视外物,丢失内心的人。一个带着人格面具,渴望被社会理解的人。
那个精神病老者心中的月亮,其实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但他却一味的逃避,世界在他的眼中幻化出别样的颜色,包括把自己幻想成医生等等身份不同的人并在一些时候还扮演着指路明灯。
在那个迪吧里,通过和心爱的人共舞,终于在某一时刻,完成自我救赎。然后继续迷失。
当时迪吧放得音乐是迈克杰克逊的《The Way You Make Me Feel》(Michael Jackson-《BAD》1987年)。
在那个四处弥漫着薄雾的夜晚,带领伊万萨维尼走向自我寻找路上。

“他们每个人都想扮演一个角色,例如医生,”
B:“拥有美丽心灵的诗人”-“匹诺曹”伊万萨维尼(在合唱团中担任:领唱)
“谎言家”伊万萨维尼。
在这个混沌的社会中,不断寻找内心美好,用诗歌表现仅存的善意,站在“病态”对立面,并努力寻求根治疾病的灵丹妙药。
一个寻找“月亮”,能够倾听月亮之声的人,也许是一个拥有“幻听”这种特意功能的精神病人。曾经在某个早晨认为自己是一棵白杨树,一个能够听到上帝声音的人。
关于银河来历的另类的解读方法,伊万萨维尼一脸正经的讲着喷奶故事。
“乔安娜醒了,奶喷向天空,于是,银河就产生了。现在,她再也不脱衣服了”

萨维尼眼中的世界就像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现实的残酷却从没降低他对梦的幻想。
努力的追求爱(面粉公主)但却一次次的被爱所伤,但还能屡败屡战,像一个智者一样审视着众生群像。拿着面粉公主的“水晶鞋”,却发现周围都是灰姑娘,在那个狂欢的迪吧的夜。
他在这个癫狂的世界中是那么与众不同。他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

“我再也不能忍受这些不确定了,就像站在开始的地方等待,永无止境的等待,我应该知道,我这应该理解,我一样,她一样,所有人都一样。你理解这是越来越重要的事情吗?不能等了,再见”
“火车零件”用自己的超常经历,告诉他一切变化都来自心里,就像鲜花盛开一样。

你只需要听听这些声音
希望他们永不疲倦的呼唤你
呼唤你,多悲伤
你让我不知道心里想什么?

C:“天问”-绝唱老头(在合唱团中担任:不和谐的音符)
在那个人们捕获“月亮”的夜晚,他就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短暂但永恒。名垂千古的绝唱。
他想知道这是谁的错?
或许是所有人的错!
我想知道我活在世上的目的?
他们到底想要我们做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来到世上?
我们究竟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
我们也许都是这个生命游戏中的一员!
人们从来没有认为被保护过。
他们越来越厌倦信仰了。

我需要知道答案?
有时候我感到很难堪。
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抱怨。
这是事实。
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很困惑!
我会说天堂存在的可能性是50%
总比没有可能性强
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我们比别人先进了50年。
我们已经进入未来了。
我恳求你,让托马斯的病好起来吧!
求求你了!
说啊,回答啊!
大石头!
D:“火车零件”-和发廊妹结婚的小伙(在合唱团中担任:曼陀罗琴手)
这伙计最搞笑了,和发廊妹的一场大干,可谓天昏地暗,惊天地、泣鬼神。
典型一个古典意大利版被老婆榨干的现代都市男人。
瘦、干、直不起腰来。
不过最终火车还是进站的了。

没人愿意要我?
我现在就愿意娶你

我想要一张和古力特的合影

在夜里,我常常梦到自己飞起来了
她用她闪亮的眼睛看着我
像只小猫
她的声音让我浑身无力
内斯德里, 绅士点,过来嘛
别让我等了
我时刻准备这成为你的小女人
就不能休息一下吗? 你不下来吗?
不,我只是一个重要的小零件
但后来成为了奇迹
我要永远感激马莉萨
还要感激她爱的方式
我感觉我飞过了电线
飞过了树顶!
我的才能就是在空中生活,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切都取决于
鲜花盛开在腹腔里

注意婚礼门上画的是AC米兰队的主教练,而人们开门的方式是,一脚踹开他:)

E:“骨灰盒”-睡在墓地的老者单簧管(在合唱团中担任:单簧管演奏)
一个睡在放骨灰盒地方的精神病,也是分裂症。
在他忘情演奏的时候,就会分裂出他认为是从地狱来的人,一些“活死人”
这些人就是各种权力的象征。
还有一次看到一个饥饿的人在他家的冰箱里大吃大喝。

当幽灵进来的时候,是黑暗,寒冷!
音乐会对你做一切它想做的事!

F“吊车男”-抓住月亮的人(在合唱团中担任:操作机械设备)
随着升降机的缓慢上升,吊车男闪亮登场。这家伙出场时,那是相当大牌。
第一次拯救伊万萨维尼。
第二次在井边听萨维尼将关于在井中寻找月亮的经历。
第三次是出现在大荧幕上,调侃着扑捉月亮的经过。

“月亮被三个农民从天上摘下来了!
…………
月亮是个女人
是女性的代表
她所希望的就是被人带走!
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吻
她就像熟了的梨子,落下来!”

二、费里尼乐观哀愁幻化出的“顽童之作”
A:影片的拍摄时间:1989年2月22日1989年6月。
B:影片的拍摄背景:
70-80年代意大利电影在政治、思想和经济各方面出现的普遍不稳定,使电影工作者中的一些人对社会、人的信仰丧失了信心,费里尼身处时代大潮当中,对他的后期电影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反映在他创作的一些影片里,如费里尼的《乐队演出》(1978),《女人城》(1980)和《扬帆船行》(1983)。意大利电影在70-80年代不景气,原因很多,诸如国产电影得不到国家支持、美国资本越来越多地渗入意大利电影生产和影片发行系统、电视的竞争等等。此外,很多主要导演,如维斯康蒂、罗西里尼,德•西卡、捷尔米、帕索里尼等人相继逝世。随着制片生产规模压缩了,影院数也减少了。进影院观影的人次也急剧下降。意大利电影开始走向没落。
外国影片全面占领意大利的电影市场,其中主要是美国好莱坞电影。这在老费的《甜蜜的生活》中也早以有所体现。意大利本土影片的拍摄水平也在普遍下降。
意大利的电影生产一直很分散,很多意大利影片是靠好莱坞垄断组织的资金拍摄的。影片发行机构也很分散,而且这些机构与美国资本有着密切联系。天主教会和梵蒂冈对电影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通过自己的出版物控制每一部影片在信徒中间的推荐或观看。
C:返璞归真的天鹅之影-《月亮之声》的产生
这是费里尼的最后一部电影。
影片改编自在卡瓦左尼1987年的小说《怪人们的月亮》,小说中充斥着八十年代费里尼喜欢并钟爱的各种概念性元素、对现存世界的一个颓废性的认识:大地、季节,阳光和雨,白天和黑夜、月亮。在病榻上的费里尼总是在夜间惊醒,也总是从寂静的夜空获得许多意识流一样的灵感,这些认识改变着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并在影片中潜移默化的体现。但不幸的是这些充满忧思的思想与这个现代世界格格不入,直到他看到卡瓦左尼的小说,这使他找到了一个体现他思想的切入点。
剧本在卡瓦左尼、费里尼及他的御用编剧三人的笔下渐渐成形,诗化的控诉淹没在高音电视广告和流行歌曲中,面对外来的文化侵入,也许选择沉默和倾听月亮的声音,这也不是一个坏事。众人皆醉,沉默着独醒。
剧本完成后,在经过几周短期治疗,费里尼开始物色影片的拍摄地点,最终确定罗马及拉齐奥。他访问雷焦洛天才的意大利漫画家俄尔尼诺,费里尼青少年的偶像。回到家乡后各种记忆诱发童年的幻想,回归他早期的电影理想。 随后落实影片的赞助商,获取拍摄经费,细化剧情,这也包括各种场景及服装设计。但影片的拍摄远没有这么顺利,赞助商换了又换,影片在拍摄前期一波三折。 几经周折,尘埃落定,大师的天鹅之影开始展翅飞翔。

三、月亮代表你的心-爱情,权力,欲望……
黑黑的夜色,高高的月亮。
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人,相同的景色。
多年以后,也许还陪在你身边的,就是这一轮明月。
弯弯的月亮。
月亮,想爱人一样高高的悬挂在空中
夜空中微笑着看着大地
人们在狂欢,在追逐……
无法解释的事情,不是不存在,也许无法解释的是我们的心。

影像中人类被异化,边缘化,整部影片充满着顽童般的调皮,诗化的语言,小丑在画面里上蹿下跳,漫画般的情节发展,幻化成一个世纪末的荒凉一梦。
    消费社会中的甜蜜生活已经转移为不可交流性,自私和精神贫困的同在,暴露于大众媒体的混乱社会群像。在他的晚年,费里尼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沉默逃避是对像贝卢斯科尼和当代社会的混乱媒体巨头有力的攻击,倾听作为手段,医治心理,所有智慧的真正源泉。
还好我们没有在漆黑中迷失,看着那诡异的笑,我们选择倾听。

四、昨天、今天和明天
故人已随黄鹤去,昨天终将成为经典,并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被跨越。商品经济一统天下,大师只能蛰伏于地下,今天难有出头之日。
寻找异常简单,但却茫然迷失。惶恐喧哗,寂静无声。
洗尽铅华,月色无声。

插播一条广告
月亮:“如果有一点宁静的话,如果我们允许一点宁静的话,人们就会懂得一点道理了!”

 5 ) 完美的遗作

短评写不下,放影评里。今天半夜写的,大脑非常眩晕,读完这一篇狗屁不通的评论千万别把我当傻子。

这是费里尼完美的遗作啊!这是费里尼对流行渣粹文化最后一封无力的宣战书,是费里尼对年华逝去,再无力斗争的感慨。没有什么花哨的技法,没有当年《甜蜜的生活》《八部半》的神采飞扬。极尽荒诞的剧本与混乱的空间场面调度,是费里尼对渣粹文化荒唐愚缪的揭示,也是费里尼对现世的不满与失望,是费里尼对世纪末的绝望。但同是这部电影也是费里尼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费里尼对后人能继承他遗志的嘱咐。颇有一些象征性的台词体现了这一点“我会走我自己的路,好运气会青睐与我的。”“我需要一个同盟,我已经注意了你很久”整部电影的剧情感觉就是男主(贝尼尼,费里尼继承人的化身)在糜烂腐朽的流行文化中惶惶前行,男二(费里尼的化身)引导他去和渣粹文化战斗(演出会一场戏)。这是费里尼的最后一部作品。月吟是对纯洁的向往,是对流行文化的摒弃。这是费里尼遗志的集中体现。这是一部神作。95/100

 6 ) 月的唤声

——————

诗的归宿总在月上

轻诉 箫笛 井中倒影

白日悲喜总付诸于歌

烛夜才尽力将人声倾听

曾注视过洞穴中黑白映像

所以创造了梦中绚丽回忆

阳光下的独角兽不甚耀眼

黑暗中的炽火鸟无人惧凌

他看着混沌因而梦着月亮

————————————

看着窗外在意大利存活下来的,来自中世纪的石瓦砖墙。它在阳光下显得深厚稳重,却在夜里面颊泛青。

在超现实主义中的诗意状态亦是如此,在机械声中日渐强壮,却也在其中生乏解体。

 短评

每个人说的话都是种近乎呓语的荒诞。我觉得我看到一半一定睡着了,但我不确定,因为眼前好像一直有画面,但都是前言不搭后语。

4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影城;暗蓝夜幕悬挂的明亮月色下,寻觅密语至墓园;心上人安睡的样子如月亮般发幽光;他打开一扇扇门,门后的空旷通向另一个梦境,梦境套梦境,我出现在你的梦里,你也会出现在我的梦里,作为大师遗作,实现了“梦是唯一现实”的承诺。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费里尼遗作。1.费费最让人分不清虚幻与现实的作品之一,恍若一个天真少年的臆想,又似一位疯人的幻觉,抑或一场无边无际的梦境。贝尼尼总是遇到的那两个男子,也可看作不同自我的投射。2.不过,本片中月亮的含义较古典,既象征着不可企及的欲望对象(亦是女性或某种神秘力量),又喻指疯狂(lunatic)。3.对现代技术及大众文化商品的担忧:疯狂拍照的游客、批量复制的圣母、屋顶上的电视天线丛林、青年狂欢的摇滚集会,被射穿的露天大银幕。有趣的是,抓到月亮的是三个农民。4.那个打断一切喧闹、让众人鸦雀无声的双人舞([蓝色多瑙河]),彰显出寂静与沉默的伟力,一如月下荒井与结尾对宁静的呼唤。5.疯狂造爱-眩晕旋转-火车与雾气的剪辑太妙。6.扭曲镜像的匹配转场。7.魔鬼的乐章,年老侵袭的恐惧幻象,面粉小姐,大家都合脚的水晶鞋。(8.5/10)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月的比喻就像荣格的阿尼玛,而被捕获囚禁的月亮,也可比附神话中被窥视的月神露娜。两个主角艾弗和格奈拉都是费里尼的分身:一个是早年天真活泼的,一个是晚年怀旧怨怒的。喜欢谁都可以穿得上水晶鞋这个黑色幽默的悲凉比喻。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费里尼的结尾拍得总是不错。看完他的最后一部,终于找到答案。结尾是一切喧嚣沉寂下来的时刻。费里尼喜欢的混乱、吵闹和粗俗,观众很难忍受,所以,反而到他安静下来的段落,就变得美好、雅致、哀伤。这实际是对观众的pua。在这个意义上,本片最后的台词“如果每个人都能宁静一些的话,我们或许能够明白一些事情”像一句自忏的结语和对未来的预言。荒井并不象征死亡,但走向荒井的艾弗还是成了费里尼辞世的影谶。死神是真正的小丑之王。我保留对费里尼风格的一点敬意,但如果有热爱,也只留在他的黑白年代。

15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压缩饼干式的诗集,意识流午夜狂想曲。虽然在这部遗作中,费里尼式风格依然浓重,勾魂摄魄,但老头呓语式絮絮叨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我中途一度睡着。如大林宣彦,这些大导演拍了一辈子,到最后越是明白自己的有限,越是想在几个小时内说更多东西留给后人,想象力不管不顾地释放,给自己画个浪漫的句号。因为太喜欢月亮来看的,资料馆音响这场有点大了。

19分钟前
  • 真理洒落
  • 还行

实在不知道费老师又折腾这么大场面是要干什么,怎么看都是费里尼式语言和段落的再度重现,只是这次彻底成了难懂的诗句。床戏那段剪辑甚亮。结尾的那段颇像[甜蜜的生活]里圣母显灵的神启时刻简直又是一个拉康式研讨的范本。据说此片标志着意大利电影中商业和艺术的彻底分家。

23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费里尼百年诞辰放映.资料馆留影#依然Fellini,超现实成人童话,献给幻听与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的狂想曲。 饺子女王与面粉小姐,黑烟囱与绿原野,MJ流行舞曲与蓝色多瑙河,六便士(乳房)与月亮,心存信仰与价值虚无,日新月异的新生活与一去不返的旧时光……意大利早已今非昔比,虚荣的物质小城不再相信神圣爱情,月亮坠落红尘又被凡人亵渎。电影顽童开始感慨物非人非,Fellini电影大系绝响,小丑一生的诗意总结。

28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这部晚年作品糅合了纷乱庞杂的信息,思维跳跃又很平快,以至于观影过程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聒噪得心生厌烦。提到了新一代为之疯狂的美国流行文化入侵,及同为战败国率先崛起的日本。费里尼对意大利一往情深,又如此忧心忡忡。与众多已然仙游的大师们一样,暮年遗作总是不可或缺却又充满遗憾。

30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超出预期,费里尼遗作终于在自我和真理的双重场域中探索,仿佛一次超越时间的诗意凝视。并无去风格一说,反倒是一种超越形式的风格,费里尼竟然让我越看越喜欢,他的真诚是在时间中渐渐袒露的,比起名作,我倒是更喜欢他晚年的作品,他的夜晚是一个迷人的诗性空间,人的动作也成为诗的一部分。

35分钟前
  • 普通豆瓣用户
  • 力荐

我们看到荒诞,或许一笑置之,而费里尼却把它当真实来记录

3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姜文的月亮与费里尼的月亮,原来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一部意识流,在时空里穿梭。

41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比起现实,我更爱回忆」,在意识流的流动中,在追求心爱姑娘而不得的终点,依旧联系到人类自由意志与专制的矛盾中,而向月亮许愿最终也不过是「理解的人最可悲」。

45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满月是丰乳,是肥臀,是裸露的潮热肌肤,是圆睁的欲望之眼,是意淫,是朝圣,是世纪末颓废的圆场,是心底里未知的虚空,是这一轮放飞后再圆不上的遗留残梦。此去经年,再无故事。@资料馆。看完出来,天上也是一轮圆月。

4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在费里尼的忌日读完了《梦书》,看完了遗作《月吟》。可见现实主义的痕迹,日本相机拍不到的东西,电视的画面和屋顶天线让人眩晕,从卡比利亚之夜里信仰的狂热到此时对信仰的厌倦…费里尼的月亮,好像早些电影里的罗马和母亲,既是梦幻诱人的,也是神秘可怖的;演奏结束后音乐会去哪里呢?这个世界太闹腾,需要silenzio, 正如月亮之声。费里尼恪守“电影不是模仿现实,而是创造现实”,哪位艺术家说的,阴晴圆缺的月亮才是真正永远的神,尽管登月已证明它只是一片废墟,但费劲登上去的,不是中国人心中的月亮。而在本片中,挖到月亮的不是什么宇航员,而是农民&工人。那个绚丽壮阔又严肃审慎的影音时代过去了,但费费,你知道你不大待见的Michael Jackson为流行音乐设置了多高的水准不?咱现在可更不如了呢

50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浪漫。一如既往地费里尼式不嫌麻烦。走过所有吵闹的、徒然的又温柔香甜的夜晚,我遇到暴雨、坟地与上帝。在城市里邂逅爱情,恶棍的野马——那是他的真命天女;白衣天使,披着婚纱的屠夫的新娘,我站在屋顶上,飞向她捣烂玫瑰花蜜酿成的温床。尾气、子弹、千疮百孔与性爱;在众目睽睽探究的环视及人们的呐喊下,手捧水晶鞋的流浪王子见到了月亮。她的裙摆一挥,我来到现代,满眼尽是舞会、舞会、舞会。川流不息的垃圾与人们在照明灯下翩翩起舞。先知告诉我,时间将至,“这一切都是虚构的”,而我必须亲自寻找我的自由。然后,月亮被绑架了。歹徒朝她开枪,人们敬畏她的魔力,却更恐惧在被囚禁的神明面前流血而亡。一拥而散后,再一次只剩下她和我,我终于得到了宁静。而月亮始终悬挂在这黑夜上。

53分钟前
  • 迷蟲朋克
  • 力荐

NO.9 月亮在任何文学艺术载体中都是最诗意的表征 她是个女人 像熟了的梨子落下来 鲜花盛开在腹腔里 宽衣解带后 奶喷向天空变成银河 月光下贝尼尼/费里尼梦呓绵绵 诗意而略神经质 波德莱尔式现代的弃儿在海子的麦地游荡 妓女和哲学家在深夜说话 倾听沉默的声音插播一条广告:如果有一点宁静的话 如果我们允许一点宁静的话 人们就会懂得一点道理了

55分钟前
  • 法外之徒
  • 力荐

库斯图里卡应该向费里尼电影学习借鉴了不少,好多疯疯傻傻癫狂肆意的场景相似。本片依然没有什么连续的故事情节,是一个个碎片叙事连接起来,用画面和台词代替。面粉小姐选举、The Way You Make Me Feel、蓝色多瑙河还有最后一场戏不错。我小时候听邓丽君姐姐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有个疑惑,月亮代表什么呢,皎洁明亮还是冰冷孤傲?不得而知。看费里尼电影有何感受,我也可以说:月亮代表我的心。因为月亮可以表达你想表达的任何东西,无论好坏悲喜。至此,花20天(0303-0323)看完费里尼电影,个人认为他最好的电影在1963年之前一直到《八部半》,之后就是1973年《阿玛柯德》,其他的玩得太飘了,暂且不能欣赏,估计将来也不会喜欢。下一步,去看伯格曼

59分钟前
  • 花城漓江
  • 还行

几个音符组成的古早恶魔旋律可移桌椅,却已输给Michael Jackson的MTV时代癫狂,消失的歌曲和消失的火焰都去了何方?村口几个二愣子绑架了月亮,向声称一切早已揭晓的宗教询问人生意义;不愿参与衰老同僚茶会,宁见逝去故人彷徨迷失草原深井……饺子节一段过于混乱失控,想到是遗作,又好像都可以理解了

1小时前
  • kylegun
  • 力荐

晚年去风格之作,吵得我头痛,昏昏沉沉好几次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

最后的费里尼或者是希望在更加现代化,工业化的90年代能给保留自己怀念的一片旧时时光。他走出乡镇的宗教仪式以及小城的马戏嘉年华,走进一群穿着牛仔裤的少男少女带着耳机摇摆的广场和充斥低音炮的工厂。他或者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了。但是还好有个舞伴,能让在他月光下与其共舞。

1小时前
  • 吃电影的番茄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