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1991

HD中字

主演:万娜·芭巴,克劳迪奥·比加利,朱塞佩·塞德纳,迭戈·阿巴坦托诺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9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地中海1991 剧照 NO.1地中海1991 剧照 NO.2地中海1991 剧照 NO.3地中海1991 剧照 NO.4地中海1991 剧照 NO.5地中海1991 剧照 NO.6地中海1991 剧照 NO.13地中海1991 剧照 NO.14地中海1991 剧照 NO.15地中海1991 剧照 NO.16地中海1991 剧照 NO.17地中海1991 剧照 NO.18地中海1991 剧照 NO.19地中海199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地中海19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后期,在地中海的某个小岛,某舰艇上有一群意大利守卫负责守卫这个军事重地。然而,这群被战争遗忘的士兵无意中闯入了一座小镇,他们发现那里的居民并没有被战争侵袭,依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起初,这几个士兵总是提心吊胆,生怕有外敌入侵,因为误会还差点搞出人命。熟悉环境后,中尉干脆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他们慢慢熟悉了这里的生活,有的踢球,有的绘画,有的读书,有的跳水,甚至上尉还爱上了一个当地的妓女(凡娜•巴伯 Vanna Barba 饰),他们一起调情,共同享受着男女之欢,但惟独没有肌肤之亲,因为上尉对她动了真感情……  本片获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杀死我所有的姐妹地狱之轮第四季我的初恋女孩杜鹃的女儿半血缘兄弟(粤语版)印度连环杀手档案:法庭私刑无处安身魔鬼圣婴幸福还会来敲门黑吃黑第一季孤立2018伏魔太子便当店的款待 第二季参与其中珠江恩仇记我们的四十年2019星光都市夜色中的地球第一季绝密使命天蛛地灭边疆小孩2014朱迪黑豹情归周恩来光晕4:航向黎明号列宁格勒牛仔搭摩西服从公仆 公僕沃伦热的雪粤语记在心里的名字 感谢桃姐难忘同窗情年轻人们2014原乡人陈叔今年70岁电台之星秃鹰七十二小时007之明日帝国英语临时制先生爱与愤怒知青家庭火线警探第四季霸王花(粤语版)

 长篇影评

 1 ) 世外桃源地中海

总有一天,像这样地逃离世间,也许是保持活力和持续梦想的唯一方法。
前方战事正酣,九人小分队被派到偏僻的爱琴海岛进行守卫工作。唯一的无线电收发器坏了,他们彻底与世隔绝。
队长发挥特长,应神父所请,为岛上的教堂修复壁画。身为中士的洛鲁索似乎仍怀念着杀敌的快感,浑身的荷尔蒙,只有借踢足球来发泄发泄。
山里长大的兄弟俩:利贝罗和费利切被派到山上站哨,却认识了脚带银铃的牧羊女,三人一起谈起了纯美的恋爱,没有嫉妒,没有角力,映着落日余晖,他们在山头起舞,真如伊甸般美好。
传令兵法利纳是个多情的小伙子,从看到法西丽莎的第一眼起,就爱上了她。为了生存,身为妓女的法西丽莎自己找到上门来,招揽生意。士兵享受着释欲的快感,独独法利纳,始终不碰她。
狡猾的土耳其人偷走了武器,这样的“缴械”真可谓滑稽。有飞机,有船只,有哨声,但都不过是虚惊一场,战争的阴影虽无法彻底抹去,但日子就这样平稳地行走着,悄无声息。
惦念妻子的科拉多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家的念头,他才不管什么胜利与失败。这个一有机会就出逃的男人不是合格的士兵,但绝对是个好丈夫和好爸爸。善良的他,戴着放毒面具,潜入水中,为小姑娘寻找项链。上帝大约是被他的坚定感化了吧?那颗用来轰鱼的炸弹,竟然震断了缆绳,一艘小船从山洞中缓缓现身。科拉多微笑着:我终于可以回家啦!
战争结束,英军来到小岛上,要送他们回意大利。临海的蓝房子里,法利纳终于和法西丽莎紧紧相拥,本为离别的结合反而让他们确认了爱情。法利纳举着枪,驱赶前来寻欢的队友:我爱法西丽莎,你们以后谁都不许靠近她。
洛鲁索怀着重建祖国的热情,毅然选择离开。
牧羊女抚着腹中的胎儿,站在山岗上,欢笑着,向兄弟俩挥别:我爱你们!
法利纳躲在橄榄油桶里,面对洛鲁索的劝诫,法利纳说法西丽莎就是他的家,他们要一起开办餐厅。在这样的小岛上,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人需要的温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充实。
艾西里奥仍然坚持带着心爱的驴子一同上船。他爱上了当地的一个女子,但她在等自己的丈夫。上船之时,女子的丈夫终于归来,镜头中,两个男人注视着彼此,插肩而过。男人们在炮火中厮杀,后方的女人们呢?忍受着寂寞与不安,艰难度日。
逃离,难道是可耻的吗?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小岛就是一座桃花源,曾经的战士们在这里画画,放牧,恋爱,捉鱼,跳舞,这才是生活,才是人性应有的面貌。战争,不过是几个独裁者为满足自我破坏欲而发动的,最残酷的邪恶。别忘了,在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之下,任何好的事情都被禁止。
怀着满腔热情的洛鲁索回来了:他们根本不允许任何改变,我宁愿离开,也不做他们的帮凶。
老友重聚,已是耄耋之年。壮志雄心,早已随风,他们切开很粗很粗的茄子,吃了起来,快点,不然,又要睡着了!
但愿你我啊!都能寻到如这爱琴小岛般的一片原乡,安然,同岁月,把酒言欢。
独特的视角,有趣的故事,引人深思,连带着诗意,浪漫晕染,荡漾心田……

 2 ) 意大利版的《桃花源记》

一出很棒的喜剧,轻松雅致,大家看的时候,常常爆出笑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部并不知名的意大利电影。

二战期间,八个意大利士兵,外加一头有名字的骡子,被派到希腊莫名小岛,小岛就在蓝蓝的爱琴海中。

起先,一群人战战兢兢,杯弓蛇影,在看不到一个鬼影子的小岛上被一只鸡搞得乱叫乱跳,一团混乱中还害死了那个有名字的骡子。

无所事事的几个人不小心搞坏了唯一跟外界保持联系的收音机,有人开始画素描,有人开始背诵古希腊的诗歌。夕阳下,爱琴海变成金灿灿的,歪戴钢盔的大兵剪影,颇有些寂寥落寞。

突然出现的铃铛声原来出自一个希腊美女的脚上,言语不通的大兵高呼“我们是朋友,希腊人,意大利人,一个是脸,一个是祖宗。”

接着,牧师出现了,村民出现了,孩子们出现了,大兵们开始放下枪,大家聊天,跳舞,喝酒,踢球,一切似乎很自然,并没有想象中出现的对峙或者屠杀或者蹂躏之类的限制级镜头。

意大利兵开始认认真真的学习当地的舞蹈,看起来就想蒙古人一样跳去跳去,大家相处的很好。再后来,妓女也出现了,当然,大兵们细致的安排了日程表,大家都要按规矩办。直到后来那个看起来小心翼翼的家伙终于说出他爱那个妓女的时候,我小小的感动了一下,虽然之前早已经想到了类似的安排。

他们的枪被土耳其人骗走了,他们索性脱下了军装,过起了当地人的生活。穿着阔腿裤,白衬衫,小马夹,跳舞,踢球,从高高的悬崖跳到爱琴海里游泳。

画素描的中尉答应了神父,在教堂修复被德国人毁掉的壁画。他把八个兄弟都画在了上面,加了神的光环的他们看起来很圣洁。两个人结婚了,在这个教堂里,那个小兵说,“我不回去了,我的祖国并不需要我,我不要回去,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很不愿意他们被接回去,尽管他们中的一个人一直试图用各种办法想回到意大利去。他们在这个希腊小岛过的这么开心,为什么要回去呢,那来得那么多的责任和使命,过的开心不就好了吗?

一直记得那幅画面,一样的夕阳下,一样的剪影效果,却是希腊美女和大兵一起跳舞,配着特有班卓琴的曲儿,美的一塌糊涂。

片尾说,“献给所有正在漂泊的人儿”,……,所以献给自己,在冷冷的深秋。

 3 ) 算是比较详细的影评吧

主题:
在电影当中,one face one race 出现的频率很高,教父说过,土耳其人说过,士兵们自己也说过。乍一看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种族间的人人平等,意大利士兵和希腊居民的和平相处,和土耳其商人的谈笑风生,无不体现了这一主题。然而这部电影不仅仅体现了种族间的人人平等,士兵与妓女的恋爱,克拉山提对罗如梭的表白,体现的是跨阶级,跨性别的恋爱自由。而作为战争片,虽然与普遍战争片中的激昂与热血相差甚远,悠闲的格调贯穿全片,但这恰恰能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的迫害。

“总有一天像这样的逃离尘世间是保有活力和持续梦想的唯一方法。”这是电影开头的字幕,而对应的结尾字幕是“献给所有正在逃避的人。”这部电影不仅宣扬了人人平等,反战争,它还宣扬了一种理念,有时逃避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选择,逃离尘世间能让你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而奋斗,即使最终拼搏失败,也能回到逃离时所处的理想乡惬意生活。

人物:
电影中出场的人物较多,主要人物便有9到10个之多,而每个人物之间都有小故事,电影主题与思想便是通过串联起这些小故事来传达的。

莫提尼是这支队伍的领队,军衔最高的,也是队伍中给人感觉最正气的。他以前是位老师,还是为好画师,并从他随口说出艾利尔特,奥赛德等希腊诗人能看出他具有一定的内涵,所以教父才说他不像其他军人,并邀请他修复教堂的壁画。在我看来,他是八个人当中第一个选择安定下来的人,应该说第一个找到心灵寄托的人,那就是画画,他珍惜这段能安心绘画的日子,以至于他在教堂的画中把自己队友都画进去了。

诺凡塔是个三番四次想逃回意大利的逃兵,也是八个人中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安定下来过的人,无时无刻想着离开这座小岛,因为家乡有着他挂念的妻子。两次与外界的接触他都想着搭乘他们的交通工具离开,但结果可想而知,他两次都被拽了下来。到最后,机缘巧合下他找到了停泊在武器库的船,他乘坐着这艘船唱着字幕组没翻译的歌离开了。电影没交代他有没有回到家乡,但想必不惜一切力求自己幸福的他会和家人团聚的。

目纳隆两兄弟是从山里来的孩子。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交代了如果战争没有发生,这些人的人生会怎么进行。两兄弟年轻气盛,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他们在岛上见到了美丽的牧羊女,并与之展开了青涩的爱情。电影对这两兄弟的交代相对较少,但他们代表着年轻一代的意大利青年。如果战争没有展开,意大利青年应该是像他们那样去追寻这种青涩又放荡的爱情吧。最后一幕两兄弟对着怀孕的牧羊女互相开心的挥手道别,也是对这段轰轰烈烈充满朝气的爱情道别吧。

如果说两兄弟代表年轻一代,那么艾里西欧就代表的是意大利的成年男性。他在小岛邂逅的除了一只新的驴之外,还和当地一位妇人产生情愫。如果没有战争,意大利的成年男性应当正成家立业,享受家庭的温暖。这段剧情不仅揭示战争中成年男性的悲哀,也揭露了女性在战争中所失去的东西。这个片段中,妇人没有任何一句台词,然而从细节中不难看出他们视彼此为依靠,例如帮她提东西,临别时的晚上偷偷亲了她的嘴。如果艾里西欧没有出现,她将一个人支撑起整个家,自己去远方打水,提东西,男人需要做的也由她来完成。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是比较有意思,艾里西欧最后和妇人拥抱分别,她的丈夫就在不远处。而当艾里西欧与她丈夫擦肩而过时,他们对视了十几秒。其实从他们两个的眼神我并没有读出愤怒之类的负面情绪,更类似于是艾里西欧对他说,交还给你了,好好照顾她。而最后妇人与丈夫对视一秒,相视一笑,拥抱在了一起,仿佛在说,是啊,终于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了。老实说,看电影当下我觉得这个故事是最莫名所以的,但当写评论时,我发现这个故事是最能体现战争所造成的悲哀的。如果艾里西欧没有出现,这名妇人会经历三年或更久没有丈夫的生活。并且这是喜剧片,最后这名妇人的丈夫回到了她身边,然而战争中更多的情况是丈夫死于他乡。

罗如梭是个典型的军人形象,他有抱负,有理想,想为国家做贡献,虽然他对于小岛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但他除了经常和小孩踢球,和老人跳舞,他的心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小岛生活,经常想着意大利的战事。克拉山提作为中士的忠实跟班,任何事都会照着中士的想法去做。其实在我看来,克拉山提这个角色在这部电影里可能会显得有些多余,除了在电影末尾表达了他对中士的爱以外,在表达战争这个主题上这个角色并没有展示出什么作用。可能他最后那段展现了爱不视性别,人人平等,但感觉这比较像为了拿奖而刻意安排上去的。

法里纳是个孤儿,并且是个勤勤恳恳的人,是典型的好士兵,根据规章办事,并对自己也有一定的人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第一次要和自己爱的人一起进行。他同时也是个倔强的人,当他认定凡席丽莎是自己爱的人时,他的队友想碰她时他毫不犹豫的开枪把他们赶走。凡席丽莎是位妓女,但观影后并不会觉得这是个低下的职业,正如中尉所说的,这是她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电影末尾法里纳并没有跟随大队回意大利,而选择留下来和凡席丽莎一起开间餐馆,而正如他对中士所说的“我不走,这里是我的家”“国家遗忘了我们,我也要遗忘他”他是一个孤儿,回到意大利无依无靠,不像那两兄弟,虽然他们把牧羊女整怀孕了,但他们家乡会有人等着他们,所以他们挥手道别,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法里纳只有凡席丽莎,跟她在一起他充满活力,跟她在一起才是一个家,而凡席丽莎是位妓女,她之后的生活所依靠的也只有她的爱人。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孤单的两个人找到了适合的彼此,也只有他们两个留下来才是合情合理的。

两次转折:
遇到土耳其人时,土耳其人带来遗忘之烟给他们,却没带来任何有用的关于外界的消息。中士急于了解外界,并希望重返战场,于是希望征收他的船离开小岛,然而投票只有三个人希望离开,而真正希望离开的只有他和想念家乡妻子的诺凡塔。克拉山提因为中士的示意才不情愿举手的。虽然中尉不参与投票,但他用“征收可怜的土耳其人的船,进行两天危险的航行,还不确定能不能到达”进行提问显示他并不希望离开。他们几个或多或少都在这座岛上有感情寄托,中尉希望完成教堂的壁画,而其他人则是因为女人,由此可见他们完全适应岛上悠闲的生活并不想返回战场。最后他们抽high了,说这里是“遗忘之岛”“我们被自己祖国抛弃了,我对它完全不屑一顾”

第二次意大利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而降落,告诉他们9月8号意大利宣布投降,意大利分成两半,内战开始。飞行员说会通知总局,很快就会有人来接他们。他们个个心情沉重,并不想接受这个事实。第一次与外界接触促使他们更加融入小岛的生活,而借助迷烟,他们也表达了他们对被祖国抛弃的不满,而第二次则是把他们拉回了现实,让他们真正面对自己心中的感情,包括法里纳对凡席丽莎的表白,艾里西欧亲吻妇人,克拉山提对罗如梭的表白,这些情感的表达意味着他们想在拉回现实前进行最后的释放,把这些情感留在这世外桃源,因为他们知道回去后就没办法去表达这些情感。

结局:
电影的结尾跳到了几十年后的小岛,中尉来到小岛探望法里纳,虽然凡席丽莎已经去世,但她的餐馆还经营着,并且在这里遇到了中尉,中尉说意大利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们不让我们做任何改变,所以他回来了,当雄心得不到抱负时,他回到了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在许多艺术形式里面,留白即是美,电影也一样,如果电影结尾就是他们挥手告别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乘着船远航回去,把他们拉回了意大利,拉回了现实当中,这样更具有反讽意味。而从中尉口中说出他的郁郁不得志,直接点明了回意大利所需要面对的事物,这样的处理我个人认为稍显突兀。

镜头与色彩运用:
许多关于景物的场景都将镜头转向了大海,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凸显出这座小岛的与世隔绝。拍摄房屋时镜头通常捕捉的是大片的白色,一个是因为希腊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蓝加白的避世天堂,另一个白色的房屋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更能体现理想乡的设定。

夕阳下的两幅画面比较有意思,第一幅是两兄弟奉命驻守山顶观察敌情,手里扛着枪,氛围紧张,随时戒备敌军的到来。而第二幅画面是在他们吸完迷烟之后,两兄弟与牧羊女载歌载舞,呈现出一副欢乐的场景,表达了这队士兵已经完全融入了小岛的生活。

而作为讲述战争,讲述人性的电影,人的镜头是必不可少的,但导演并没有泛滥的运用特写镜头,而是在恰当的时间点运用。在罗如梭游说法里纳回去的时候,法里纳蜷缩在橄榄油桶里,而缩小并极度扭曲的身体,凸显出他脸上的倔强,也表达了他无论如何也要留在小岛,留在这个让他充满活力的地方的顽固念头。另一处是艾里西欧和妇人丈夫长达十秒的对视,清楚看得出艾里西欧的释然。

总结:
轻松愉悦的氛围贯穿了整部电影,这在一部主讲战争与人性,宣扬人人平等的电影中是比较少看到的。总体故事比较新颖,作为战争片,凸显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反战思想,也宣扬了人人平等的中心理念,而作为喜剧片,它的幽默可能外国人比较get的到吧,这个见仁见智。

但是,这部影片的故事结构较为松散,并且可能因为电影比较短,有的故事交代的并没有那么的清楚,例如两兄弟与牧羊女的爱情从何产生,法里纳与凡席丽莎的结合进程过快,克拉山提的表白稍显突兀。但总体来说是部值得慢慢品析与回味的电影。

 4 ) 战争是如何溃败的——《地中海》的反战底色

阳光灿烂的《地中海》的节奏和语言同电影内容一样,都透着一股恣意流畅的美:镜头语言经典而不刻意;八个士兵的故事丰富却又个性鲜明、紧紧扣在大故事上。这样的自由野性劲,外加几分库斯图里卡式的荒诞(或者说库本身也有一种自由野性味)让电影透着满满的灵气。最佳外语片,实至名归。

既然它的明媚愉快是不用解释就能为人所体会的,这里就暂谈《地中海》是如何运用荒诞来画出反战底色的,简单来说,《地中海》的士兵身上冲突着的人性与士兵身份带来了这样的喜剧效果,影片展现了人性逐渐扩大、最后战胜士兵身份的过程。

战争在影片中始终是不在场的,它是通过一群散兵来表现的,而一开始,这群散兵就并非铁板一块——有思乡心切的郭达Noventa,有从来没见过海、晕船的山区兄弟,有牵着驴子的 Strazzabosco,哪怕是作为战争象征的士兵,也并非纯粹的战争机器,而是具体的人。作为战争的象征,散兵们在开头将希腊小岛拖入了战争状态——哪怕他们只是杀死了鸡和驴子,哪怕来人就是同行的中士也要反复验对口号。无论是具体的人还是不存在的战争,这些都奠定了荒诞的内容——很快,稀薄的战争就被进一步地冲淡了。

这样一群人有可能继续将战争继续下去的吗?有可能。二战拒绝投降、在战后仍然坚持战斗的士兵也是存在的——日本的小野田寬郎直到1974年才向菲律宾警方投降。但这并不适用于一开始就并非铁板一块的意大利散兵游勇,很快他们就被汹涌而至的日常生活打得措手不及——人很难与环境为敌,尤其在失去了滋养ta勇气的土壤以后。他们开始正视自己的欲望,无论是绘画还是诗歌、爱情与舞蹈,在和平的滋养下开始茁壮生长。土耳其渔夫不仅带来了名为昏沉的迷烟,更偷走了最后一丝战争的象征——武器、金钱。“同一张脸,同一个族群”,在历来民族成分就复杂的希腊——数个世纪的土耳其统治、来自北方的南斯拉夫人等等,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因为在与昨天切断联系之后,这群空白的人只能融入,无论以何种方式。

士兵虽然是战争的直接象征,但战争形成的伤痕处处可见——村里男丁稀少;Vasilissa本身就是战争伤痕的象征。战争和征服往往伴随着胜者对败者的劫掠,尤其是性方面的剥削压迫——自古以来,战争就与大规模强奸、劫掠妇女挂钩,在父权的结构里,败者被女性化,同时战败国的女性也面临着真实的性剥削。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在于,和战争捆绑的男性并不利用他被加强的特权来横行乡里——二兄弟并不合力强奸牧羊女,Strazzabosco也不对和他相伴的妇人暴力相对。战争在电影中的退场也伴随着战争赋予胜者的男性特权的退场。世外桃源几乎释放了所有人的欲望,却又微妙地保持着和平的平衡。也正是这样恣意的欲望,让本片有了勃勃生机——尤其是军服褪下、胴体尽露的时刻。哪怕在片尾男人们回到了岛上,Strazzabosco和女人的丈夫也只是交换眼神,似乎认可了妇人不可抑制的欲望。之所以说到库斯图里卡,是因为他的电影里也有这样近似狂欢的自由欲望,在向日葵花田中奔跑的情侣就是如此。当然值得说的一点是,影片似乎没有花过多笔墨刻画Vassilisa的心路,所以她对Farina的爱情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影片有败点,这大概就是最大的败点,即比起男性角色来说相对扁平化了女性角色。

释放的欲望进一步扩大了开头就显山露水的荒诞。当Farina开枪打伤其他士兵时,几乎所有人都谅解了他,中士说,“是他的感情打伤了你”,而钟情壁画的中尉看了一会便担心颜料快要干了而迅速离开。几乎所有人都能明白感情的重要,无论是对什么的感情。这样的在细微处留情与他们法西斯政权士兵的身份形成了巨大的对比,形成了了荒诞的喜剧效果。当真正的士兵来接回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着装、行为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小岛,因此也与士兵格格不入——而对于Farina来说,他也再也无法融入那一个只存在于传闻中的外部世界了:百废待兴的意大利,需要他的意大利。一个孤儿在希腊的孤岛已经取得了他需要的全部意义。

结尾的相聚其实超越了很多孤岛片的范畴,实际上是很难出彩的。但影片里通过这一幕宣告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没落——中士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能重建一个伟大的国家,战争和它创造的辉煌宣传,最终坠毁在了现实中。

 5 ) 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不爱国------《地中海》

当安东尼奥从那个油乎乎的木桶探出脑袋来,对来寻找他的同伴说“我不回去了,我的祖国不需要我,我也不需要它”,我不由得笑了。当他的同伴以国家机器的口吻说,“意大利在战后需要重建,那里有很多的机会,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新的世界”的时候,我笑晕了。
一个战争电影可以拍得像《战争启示录》那般气势雄伟空前绝后,可以像《拯救大兵瑞恩》那般好莱坞及帅哥攻势,也可以像《美丽人生》那般温情脉脉,哭笑交织,当然也可以象意大利人的的《地中海》那般轻松可人。
一队意大利士兵,在二战期间来到(占领)天堂般的希腊小岛,结果失去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他们,茫然在岛上度过3年,全不知道意大利投降战争结束这般事情。这中间,他们拿枪拿炮的入侵行为溶化在当地人的普通生活中。此间乐,不思蜀,所以当英国士兵来押他们回国的时候,已经爱上本地姑娘的安东尼奥躲了起来,再也不愿意离开。
你或许可以从中延伸出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考量,例如反战,反对国家机器冠冕堂皇的宣传,宣扬人性,表达热爱生活,民族平等(台词叫: one face , one race),不分阶级(安东尼奥爱上的是个世代为妓的女子)等等。
但是这个电影的好处就在于它整体的轻松愉快,从刚上岛被一群鸡吓得乱开枪(他们自我调侃道,我们被一群希腊鸡入侵了),到被土耳其人骗去枪支,整部电影可以在“欣赏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周末放松一下”的双重YY中愉快渡过。
但不知是否是意大利人的天性,整个片子结构有些散,有些地方也没有交代清楚,(比如跟两个卫兵一起上床最后还怀孕的牧羊女),有些地方铺衬却过于直白(比如跟妓女相爱的安东尼奥),这种爱情和叙述方式多少有点强人所难的味道,像语文老师硬要默写八荣八耻的段子。
整部片子的结尾有点多余,我觉得到大家上船离开,嘎然而止就很好了。偏偏加了个蛇尾巴,多年后中尉重新回到小岛,安东尼奥的爱人虽然已经去世,以她名字命名的餐馆却还热闹。这个尾巴也有点咯吱别人的意思,明明开始在调侃国家宣传机器,结果最后自己不免重申“意义”两个字,遗憾啊。
此片结尾有个字幕叫“献给所有正在逃避的人”。我看改称,“献给所有不被所谓爱国主义误导的爱国人士”也挺合适。

 6 ) 违背史实&战争&爱情。

“二战时期,一个意大利军队通过轮渡地中海来到了希腊的一个小岛上。结果发现空无一人。四个月后,他们的轮船被炸毁,无线电缆被炸毁。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得穿上当地的希腊传统服装,与希腊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们经常踢足球,喝咖啡,悠闲自在。其中一个名叫安东尼奥的军官与一位意大利世代名妓开始了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

这是意大利战争爱情影片《地中海》的主要内容(简介)。本片获得了1992年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奖项,在豆瓣上也有8分的高分。但是这是一部违背史实的电影。

1945年9月,当同盟国(美国,英国,法国等)清算法西斯军队的暴行时,似乎仅仅集中在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而侵略阿比西尼亚、阿尔巴尼亚,武装干涉西班牙,在非洲犯下滔天罪行的意大利却成功逃避了惩罚。这源于同盟国不想看这个意大利共产党的政府垮台,党派灭亡。因此意大利隐瞒了一系列的二战实事。

如电影中,所谓小岛上“空无一人”,是不存在的;意大利人“没有屠杀任何希腊人”,更是荒谬绝伦。更气人的是,意大利军人“踢足球,喝咖啡”的情景纯属虚构!假如还有这个闲工夫,他们就这样浪费侵略希腊的好机会吗,他们是纳粹,法西斯政权的人啊!若他们能够改邪归正,那鬼也通人情了呀!最可笑的是,意大利军人竟然能和希腊女子产生好感?令人不敢相信。

爱情固然美好,但是你们考虑到历史了吗?希望你们能够以史为戒,别光光停留在表面了,好不好?

 短评

CCTV6给我留下的不多的好片之一

5分钟前
  • Jarhead
  • 力荐

遗憾中间有好长一段鸟语字幕~愉悦式的反战,精致可爱;爱琴海的碧浪和青天,阳光和女子,本身就是一支遗忘之烟~尤爱中士在躺椅上的一番牢骚,甚有共鸣

10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推荐

角度找的好 人物设置不错 结尾耐人寻思

14分钟前
  • 唐老鸭鸭子
  • 力荐

挺好的故事,挺温馨浪漫的

17分钟前
  • 李哥
  • 力荐

MUSSOLLINI试图把意大利人改造成冷血战士的计划果然是PURE ILLUSION,阳光海滩和一群可爱的意大利阿兵哥,地中海该是离战争最远的地方~

20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1992第64届 Oscar Best Foriegn Picture,二战,世外桃源,喜剧,笑点很多,虽然有些低了点。。。。

24分钟前
  • 刘建明
  • 还行

不必抱怨伟大的国家抛弃了你,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代能够偏安一隅是何其的幸运?远离战火硝烟的阴霾,肆意的吹着地中海的风,享受着碧海蓝天的恩泽,那不是逃避,是本该回归的家园。非常理想主义的一部反战电影,意式的人文情怀与二战前期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集权专政还真是鲜明的反差。

28分钟前
  • 粵語殘片
  • 推荐

几个典型的意大利人出发去占领战略意义为0。。。的希腊岛屿。

30分钟前
  • 一一一
  • 还行

战争中的伊甸园。电影带着一种海风的舒爽与闲适,加上美丽的配乐,快乐无忧得令人心生向往。

31分钟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五六年前看的吧,今天无意看到了,记下吧,很不错,意大利的

33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意大利喜剧。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八名意大利军人带着一头驴子奉命驻守在爱琴海上的一个希腊小岛。全片故事性不强,谈笑间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35分钟前
  • 力荐

外国人就是开放,安东尼奥和妓女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里面居然有一个小GAY,不过吧,没觉得它好到成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地步。

40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还行

1.“你们来之前德国人来过,毁了所有的房子,弄沉所有的船,带走所有男人--流放境外。我们看到你们的船,以为德军又回头来,我们就躲起来了。” →「他们发现那里的居民并没有被战争侵袭,依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豆瓣剧情简介作者有没有认真看电影啦?2.“他的感情对我的手臂开枪。” → 还以为“亲吻”海报呈现的爱情是发生在中尉身上,结果他却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画壁画上;3.-知道我想要什么?有一艘好船带我离开这里。不是这儿不好,而是...我开始觉得...需要一个人...来爱我。-中士,我...我可以是那人啊,我爱上了你。我也不晓得怎么发生的。→ 比起美好的“嬲”两男欢一女爱,更让我意外惊喜的是两男之间的同性情谊(听完这段对白想起他给他按摩搓背那场有点“基情”的戏份,算是导演有意为之的铺垫了);……

4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最让人有拿起枪杆捍卫的理由肯定不是保家卫国。万般皆可能,可惜梦幻过了头。

45分钟前
  • 麻麻睇
  • 还行

影片落款“献给正在逃离的人”。爱琴海,真是爱情海,美。想去这儿养老。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意大利人的痛苦在於他們全都是詩人、藝術家、beach boys,滿目地中海風情、天堂般的秀麗景色……打仗什麼的本來就不是他們這些人應該做的事嘛……

50分钟前
  • kobain
  • 还行

此碟来历很有趣,我以前的钟点工工作的另一人家,处理掉的一批碟片,这体贴的钟点工就都拿回来给我,无奈对方看片口味与我南辕北辙,几乎都是锯人分尸之类的,这是里面仅有的几部之一。1992年奥斯卡外语片,但我看得似懂非懂,看了一篇影评,算是理解了大概。

51分钟前
  • 方塘半亩
  • 还行

小岛的风景太美了。。。。。。这帮士兵来到了天堂。。。。

53分钟前
  • 卡卡洛特
  • 力荐

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西方“桃花源”的故事。多年之后再看,其中描述的主题非常适合当下“躺平”观念,而且比躺平还舒爽。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爱琴海小岛,战争中与世隔绝,岛上仅剩女性。一帮意大利散兵游勇的到来,融入当地。有的重拾自己爱好、有的遇到了爱情,有的改变了意识观念,所有人都在这里找到生活的意义。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淡淡的反战主题,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这一切这本应就是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电影整体风趣幽默,轻松舒爽,“希腊人和意大利人是一家”,顺便还黑了土耳其人。

5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1992年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献给所有逃避了和正在逃避和想要逃避的人

56分钟前
  • 欢欢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