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语言

完结

主演:藤野凉子,青木柚,中川大辅,兼近大树,山崎纮菜,见上爱,关智一,大森南朋,上白石萌歌,斋藤工,友坂理惠,佐佐木藏之介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2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3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4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5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6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3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4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5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6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7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8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19不只是语言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最离谱的结尾

两部原著漫画的结尾真是各自安好,两对CP圆满生活下去。

现在则是慎雄和美枝子各自牵着孩子的手,虽然最后分别了,但外人看来却是一对完全正常的夫妻!

这样的展现完全是对本剧所谓同性恋情的背叛,这也是完全的美枝子中心视角,开始被慎雄救赎,最终被永慈救赎。

本剧是在迎合观众,既要同性恋情的悲剧感,又要少男少女无疾而终的悲剧感。

真要展现同性的残酷,那就让永慈和美枝子再生一个孩子,那样的结局才是“完美无瑕”!

 2 ) 语言无法传递的:More than words, more than love

因为不懂日文,所以只能围绕More than words谈谈我的理解。作品有两版中文翻译,一个是《胜于言语》,我先认识的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是《不只是语言》,也就是豆瓣上显示的名字。其实我觉得《胜于言语》听起来更有感觉,但从和作品的贴合程度来看,《不只是语言》也许更恰当。

因为在这部作品的语境下,more than的意味更侧重于“多出的”而不是“胜于的”。有许多无法通过言语来传递的心意,是通过more than的那部分传递的,大概是心灵的感应和默契一类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感应也并不成熟和完善,恰恰是以为对方是灵魂的知音、以为彼此有深刻的默契,才会在面临人生抉择时,产生了那么巨大的歧误和偏差。相爱是真的,但追求不同也是真的。所以才会有左右两端的分叉路,有不复相见的遗恨。我们之间的关系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剪不清、理还乱,语言或者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穷尽人内心的复杂,所以再亲近的人之间也总有隔膜,再紧密的拥抱中也抵不住怀疑的疯长。人心是世界上最幽微的角落,more than words,也more than everything……

比语言更多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就是第一集,美枝子和槙雄的初见。他陪着失意落寞的美枝子走过那条小路,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并不需要那么多语言,有的只是在空气中自然弥散开的关心和体贴。这个时刻两个人的心已经慢慢地靠近了,推动这一切发生的“不只是语言”,更多是两个人无声中的相互理解。画面的最后,两个人一番谈话后,不动声色中交换了位置,这里的位置交换得很自然,代表两个人互相转换了立场,达成了一次成功的沟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默契。

第二个场景就是心动名场面“吹风机之吻”了,钢铁直女也看得心动。这个时候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这是两个男人”,只有满满的“噢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啊”。但其实回过头再看这个片段,已经有一种不祥的隐喻了。看似永慈是恋爱里主动的那一方,其实关系的推进一直是槙雄的功劳,永慈的表白是勇敢了但没完全勇敢,而吹风机之吻也本来是永慈先“撩”的,结果到了临门一脚先退缩的也是他。如果不是槙雄的积极和真诚,两个人之间想走到这一步还差得远呢。其他场景也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海边兜风后槙雄主动申请换到副驾驶,看似漫不经心又带点暗示意味;永慈时过境迁以后改换衣服位置的隐喻,这些都是more than words。

最明显的是永慈的发色,当他染回黑发,“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帅气西装,”瞬间就成了一个隐没于人潮的平凡都市男,半点温柔叛逆大哥哥的影子也找不到了。从一个介于男人和少年之间的“害羞大哥哥”真正成为游刃有余的“社会人”以后,永慈那份天真和赤诚自然也随着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虚与委蛇磨损掉了。后面一看到他的西装出场(还有迷之绿毛衣)我就觉得“不妙”,变得不是外在那么简单,永慈也不是从前那个永慈了。同理还有越来越“女人化”的美枝子。这里也暗示了永慈和美枝子都随着时间改变了,而始终停留在“理想国”里没有走出来的只有槙雄,从这里他就和他们选了不一样的路。

槙雄身上有一种少年人的“纯粹”,而美枝子和永慈则由于家庭和所在环境的原因,内心比槙雄要更为“复杂”。矛盾就在这里,槙雄不愿意勉为其难接受变了质的不纯粹,不能游刃有余地handle那种复杂的关系,所以他苦恼失落,也和另外两人渐行渐远。而永慈,甚至是作为女孩子的美枝子,却对三个人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表现出了一种成年人才有的成熟和理解,虽然他们看上去也很困苦无奈,但内心其实是足够坚强去面对的。这是三个人本质上的不同。从这里也可以找到他们都很喜欢槙雄的原因:他给你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百分之百的爱。是成年人世界里最奢侈也最易碎的东西。

我欣赏且能理解槙雄和美枝子。槙雄自不必说,看上去最散漫随意的一个,实际上比谁都要认真和投入,所以也在感受到“这个三角关系中忽然没了我的位置”时产生出那么强烈的不安和犹疑。槙雄很敏锐,从对美枝子的关心理解到快速get了永慈的爱意,都显现出他其实是一个有强大的爱和被爱能力的人。而且他只是看上去像个“不那么靠谱”的少年,其实一直都很有主见和立场,最明显是就是在和永慈父亲的数次见面中,他表现出的超乎年龄的克制和冷静。槙雄在这段关系里一直是很清醒的,并没有抱什么不切实际的天真的幻想。他只是很“尽情”,一旦爱了就毫无保留地投入并享受这一切。一直以来,他能坚持下去是因为确信永慈的爱,所以他可以说服自己去面对一切质疑和阻力。但美枝子怀孕这件事无疑点破了他一直以为的确定的爱,他看到了永慈越来越渴求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的认可,渴求温馨的家庭,这一切都与他们的未来背道而驰。当永慈同意这个荒唐的念头的时候,实际上他早已经漠视了他和槙雄的未来。

永慈一直是个被动的逃避型人格,我想槙雄假如不出走,最后永慈也总有一天会扛不住而率先提出分手的。从这一点来说,槙雄以一个少年最干净的目光洞彻了所谓成年人世界的粉饰太平和极致虚伪。看到有个豆友的评论说当永慈说自己已经辞去染布工作的时候,槙雄那种失落和哀伤的感觉,源自他意识到永慈其实并没有把他考虑进自己的人生规划里,连工作这么大的事都没有想到要和他商量一下,我想,他是不是潜意识里就觉得槙雄只是生活里一部分,不能影响他全部的人生?

这样看,永慈的爱是有“赏味期”的爱,或许就和他尝试各类工作、体验不同生活一样,是某个人生阶段的必须,但到了“需要成为大人”的那个临界点以后,他比谁都清醒都坚决地和过往的一切做了切割。而槙雄就在那个“待处理”的灰色区域里摇摆,所以我想槙雄是很悲凉地预感到了自己命运的。而最令人叹息的是,他是真的爱着眼前这个即将放弃自己的人。所以他的决绝离开,是一种“一刀两断”的冰冷宣誓,是把爱意从心口狠狠剜出来的“自戕”。

美枝子是难得的两个男人故事里的女性主角,“柿子花生”就解读她的最好的入口,相当于一个more than words,“柿子花生”,是她从童年以来就一直缺失但又深深渴望的爱。所以槙雄的“柿子花生”打开了她闭锁的心门,妈妈的“柿子花生”让她泪如雨下。幸运的是美枝子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缺乏的那个东西”,也在某种程度(只能说是某种程度,她和永慈的结合还是有不能细想的一面)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那份爱,即便有点像是从好朋友手里夺过来的。当然美枝子不是故意这样做,而槙雄也不会这样恶意去揣测她,但事情就是这么阴差阳错,一个人的爱情献祭给了两个人的幸福。

我能懂美枝子在看到槙雄、永慈面临家庭阻力时那种焦虑和不安,对她来说,这个三角架是她一切幸福和温暖的来源,一旦崩塌,她又将孤身一人。所以天真的少女觉得只要生一个孩子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任何东西都不会改变。可是就像她自嘲的,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物品,她也因为幼稚的决定受到了惩罚,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知己和挚友。孩子出生以后,新的三角形结构自然形成了,父亲、母亲、孩子,血缘关系维系的小家庭是这个世上最坚固的社会关系之一,比起两个男人不受世俗亲人祝福的无望的爱,这个稳定安全的小家庭无疑对永慈产生更多诱惑。所以槙雄从这个三角形中被排挤出去了,美枝子没有主动地去设计这一切,甚至她也不愿意一切以这种形式发生,但她无疑促成了这个结局。我无法责怪她,那个时候,要她怎么办呢?不过是一个少女想要逃脱如影随形的不安,在极度的战栗恐惧中错选了勇敢的方式。

最后还是有惩罚的,虽然多年后再出场的美枝子和永慈看似体面幸福,但也沦为了最最寻常的大人(也不是说这就不好,只是对这两个曾经那么好的人来说有些可惜),他们真的懂过爱情吗?他们是以一种怎样看似寻常、实则扭曲的羁绊在维系这个家庭?美枝子平复了伤痛,而那种孤注一掷的勇敢和灵气也随之消失,我为她开心,也为她有少许的遗憾。

故事的前几集像是唯美、悲伤的青春爱情片,最后几集又急转直下变成了散发着浓郁痛苦的现实故事,太现实了,看得人心如刀割。永慈那么温柔的一个银发漫撕男大哥哥,最后变成了循规蹈矩、稳妥谨慎的成年人,这么多年来,泡在幸福的温水里,过着宛如谎言般的平和的日子,他有没有一个瞬间恍惚想起吹风机之吻的悸动和热忱?前面我有多喜欢永慈,后面就对他有多失望,美枝子的抉择是少女在绝境中的行差踏错,而永慈的故事,却不过是一个胆小的男人背叛了自己的爱人。一个从来没有勇气主动亲吻爱人的感情弱者,也不值得得到全心全意、纯粹透明的爱。

想想多么讽刺,改变三人命运的那一晚,谁都不愿意踏出第一步,最后还是槙雄用一种绝望到平淡的表情关上了灯。我想那个时候,他大概就已经在心里看清了未来吧。美枝子怀孕后他歇斯底里到神经质的质问,其实都是因为永慈而起,但这一切的关键——永慈却宛如一个局外人,面色悲伤,目光茫然,一无所措。他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光阴似水流去,理所应当地觉得一切到最终都会有个结果。但是他有没有为这个结果争取过?就像他的表白,假如槙雄没有痛快地答应,他还会去争取到底吗?归根到底,他只是被动地接受、忍受或者品尝眼前的生活罢了。这一点上,永慈还真是一个合格的大人。

坦白讲,最后一两集青梅竹马的戏份我快进了很多,知道槙雄又得到了幸福就够了。我总觉得这个青梅竹马就像是编剧对槙雄的一种安慰,也是减轻另外两人内疚负罪感的方式。只有槙雄再次得到幸福,三人才有可能相逢一笑,让一切过往都随风而去。否则,面对遍体鳞伤的槙雄,又怎么会有和解的可能?怎么释怀?“一切都过去了要向前看”是三个人的默契还是两个人的妄想?所以编剧安排了青梅竹马(对不起我就以青梅竹马代替了)将槙雄从无望的生活中拉了出来,应该是互相治愈吧?

但我不喜欢这个安排,假如槙雄没能move on呢,假如结局就停在他的出走呢?美枝子和永慈还能心安理得地幸福吗?结尾那种哭泣,与其说是对槙雄的抱歉和思念,也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怜”。“对不起,我获得了幸福。虽然这一切不是我们的本愿,但也唯有这样生活下去了。这种幸福,我无法为了你割舍,也无法骗你它不存在。所以只能痛哭一场,为了一切永不可追的过往。”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突然就意识到了这个故事给我的既视感,这种gay找直女生子结果其中一个被掰直然后又有了孩子最后引发一场旷世狗血虐心之恋的……上一个是《霜花店》吧?当然,王、后和侍卫的故事和美枝子三人的故事有本质上的不同,但那种背叛感是一样的啊。(虽然是王自己把侍卫推了出去)。看《霜花店》时,我一边心疼三个人无解的爱情,一边又认同这种所有人都没好下场才应该是这种不伦之恋的合理结局。而《不只是语言》让我感到如鲠在喉的正是,偏偏所有人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是这个结局真的圆满吗?三个人真的能开始新生活吗?我想答案只能是more than words了。

 3 ) 这是每个人的人生

不喜欢be的千万不要看。一点都不甜,全是生活的真实。我快要气死了。让我死。 在我看来三个人的友情和代孕都没关系,不一定是孩子气的行为。只是这三个人都没有足以挑战现实和这个世界的勇气。其实努力一下,也许可以走出另一种人生。

看了很多人都剧评,有人数是他们小孩子气,有人说他们走错了人生的路做错了决定。但是在我看来,是遗憾他们都没有脱离传统的思想,没有去寻找别的解决办法。为什么爸爸的想法不可以改变?为什么不换个地方生活?为什么不勇敢一点?好气。就这样结束。

打三星也许有点低。但是也不想改,因为看完就是很不开心,这个剧没让我感到快乐。真的是,也因此想了很多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豆瓣上很多人都可以接受的结局,对我来说是根本无法接受的痛。无法接受两个人分开,无法接受慎被两个人排除的感受。平时也无法接受这种因为生活现实而分开的结局。为什么呢?明明现实中我的生活是完全相反的样子,每次都是很快的离开然后玩玩全全的忘记,然后把希望寄托于新的关系。可是为什么要在电视剧里想要看到he的结局。想明白原来是因为,自己是不能留遗憾的性格。而生活中的事,那些看起来像是遗憾的,也会被我内心处理成没有遗憾的。想来,其实自己是最没有承受力的那个人,所以才会一直去下意识的或者主动忘掉过去,努力开始新的未来吧。

 4 ) Amazon自制剧《More Than Words》 藤野凉子、青木柚、中川大辅的三人采访

采访原文://www.tst-movie.jp/int/morethanwords-maincast20220929.html

《More Than Words》这部电视剧描绘了三位年轻人在10年间寻求自我认同,寻找心灵归属的故事。这次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三位主演,他们分别是藤野凉子、青木柚以及中川大辅。在和他们的谈话过程中,剧中的这三位好朋友仿佛走出屏幕来到了我眼前。

一边逛吃京都一边构建三人的关系

Myson:因为我之前没有读过原著漫画,所以看到中间的时候吓了我一大跳,接着就一口气看完了整部剧。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有意思!

三人:谢谢!

Myson:整部剧的心理活动都描绘得非常细腻。片尾曲的那些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那都是你们即兴演的吗?

三人:是的,完全是即兴的。

   哈哈哈哈哈!

Myson:太厉害了!!

青木柚:方言真的把我们难倒了,本来记台词的发音就已经很头疼了,后来听说每一集的最后两分钟还要自由发挥,我们三个都懵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在第一集结尾那里,我们就反复地在说“好呀”、“厉害”、“完蛋”这几个词(笑),再到后来说的就是一些自认为说得很地道的词或者句子。但是每集结尾的戏,桥爪导演都拍得很生活很自然,我也很喜欢。

中川大辅:仔细看第一集的结尾,你会发现槙雄(青木)中途逃跑了一次。

青木柚:我没有(笑)。

中川大辅:怎么没有(笑)。

青木柚:那是我的即兴演出(笑)。

Myson:哈哈哈哈!其实我老家在大阪,大学去了京都,我作为一个本地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觉得你们说得都非常地道啊。

三人:哇,好开心!!

青木柚:那得感谢指导我们说方言的老师,他教得非常仔细。

中川大辅:当时他说“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确实直到最后都教得非常严格。

青木柚:“这么说不对,重来”(笑)

藤野凉子:真的很感谢那位老师。

Myson:要即兴说方言真的挺难的,你们都很厉害。

如果让你们作为观众来说,最能带入哪一个角色呢?当然包括你们自己演的角色在内。

青木柚:槙雄吧。我觉得他背负挺多的,如果我是他,我可能也没办法做得比他更好。他总是优先他人的情绪,然后把自己的藏起来,这一点我可能有点像他。藏起来就行这种比较懦弱的做法,让我很有共鸣。

藤野凉子:那肯定是美枝子吧。我常常在想我是否也能为喜欢的人做到那种地步。不管你是把这个人当成家人还是恋人,要是没有做好和这个人过一辈子的准备,肯定没有办法做出像美枝子那样的决定的。所以我觉得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很深。

中川大辅:我的话,还是永慈吧。剧中我有一句台词是“我已经足够幸运了,如果再奢求什么的话,感觉世界就会崩塌。”这也是我常常在思考的事,那一刻我觉得我离永慈很近。但我也能理解槙雄这个角色,他的人生确实因为和永慈的恋爱彻底改变了,如果我只是一个观众,可能最容易和他共情吧。

Myson:看来大家都对自己演的角色最有感触啊。

记者A:拍摄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呢?

中川大辅:因为我们是在京都进行拍摄的,所以在开机前,我们三个曾一起相处过一段时间,那是很宝贵的一段时光。

青木柚:桥爪导演希望我们不要只是逛景点,而要去深入生活区,所以一有休息时间我们就会让当地的学生给我们当向导。也有些时候只有我们三个人一起逛逛,通过一些日常琐事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近。我很少有机会能在进组前做这些准备,所以真的很感激导演。

藤野凉子:那段日子真的很宝贵。

青木柚、中川大辅:嗯嗯!

Myson:那有没有什么京都的美食给你们留下印象呢?

青木柚:玉米天妇罗!

藤井凉子:我没吃到这个(笑)。

青木柚:我错了——!!

中川大辅:故事的中间段开始藤野就有很多重头戏,我们喊她出来吃,但她来不了。

藤野凉子:是啊~“出町双叶”的红豆大福饼你们吃了吗?

青木柚:那个超好吃!!

藤野凉子:二次伤害。但是芝士蛋糕很好吃!(对着中川大辅)谢谢。

中川大辅:那个蛋糕是买来分给大家一起吃的。

青木柚:出现了!这个我没吃到(笑)。

Myson:看来吃到了很多美味啊!

三人:是的。

作为演员,三人都很看重的是……

Myson:这次你们一起拍戏,有被对方刺激到吗?

青木柚:这次在片场,我发现他们俩的注意力真的高度集中,所以连带着我也逼着自己集中注意力。他们的亲切和真诚也跟这部剧的调性很搭,再加上我学不来的专注,他们俩真的是很认真的演员。

藤野凉子:我虽然可以很专注,但同时我就会容易忽略周围的人,柚就不一样,他专注的同时也能一心多用,很厉害。大辅本人也和他的角色一样很体贴。我想喝水的时候,他会很及时地递过来,还帮我打开瓶盖,再和我说是因为他也要喝(让我不要介意)。这一点真的太厉害了。

Myson:感觉大家私底下也和角色很像啊。

藤野凉子:是哦。当然我们也会根据需要去塑造角色,但剧本围读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他们俩就是槙雄和永慈了。我反而会好奇,当我们完全脱离角色之后再见面会怎么样。一两年后再见又会是怎么样呢(笑)?

中川大辅:柚和兼近哥杀青的时候我们还去送惊喜了呢(笑)。

青木柚:那时候他俩已经杀青了,还特意赶过来。

中川大辅:那时候她已经不怎么像美枝子了,没想到原来这么开朗这么能聊啊(笑)。

藤野凉子:杀青以后,我接了新角色嘛,可能也受了一点新角色的影响吧(笑)。

中川大辅:确实在片场,我只见过“美枝子”啊。你这么一问,我真的还蛮想看看她私底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Myson:那看来藤野在片场真的很专注啊,彻底变成了美枝子。

藤野凉子:哎,我没法一心两用,满脑子只有角色了。

中川大辅:她从头到尾在片场都是全力以赴的,这也激励着我们不能掉队。

青木柚:有一天我们拍完以后是拍美枝子的重头戏,下戏之后我们还在调侃她第二天还是重头戏。然而第二天她拍的时候,我们在吃玉米天妇罗(笑)。

藤野凉子:就是啊(笑)。

中川大辅: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啊。

青木柚:没错!刺不刺激的先另说,藤野真的有那种值得站在舞台中央的能力,我们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啊。

Myson:那我就接着你们的话头问一个问题吧,作为演员来说,你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中川大辅:拿这部剧来说的话,这个故事推进的动力是每个角色都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所以拍戏的时候我就想着我也要这样去演。第一次剧本围读结束以后,我在剧本背后写了“为他人着想”这几个大字。

Myson:好厉害!!那青木呢?

青木柚:我最看重的是“互动”。这是我所有合作过的前辈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不是演技,只有当你融入进去了,才能演出最生动的戏。在这部剧里有很多留白,让观众去想象三个人嬉戏打闹的场景,所以我在演的时候就会让自己融入到那个氛围中去。

Myson:有些时候听到演员说台词,在他们说出口的时候那句台词是最适合的,但和对手演员一起演的时候,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所以说人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真的会催生一个故事的发展啊。听完你们说的这些之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表演真的不可能只靠一个人完成啊。

青木柚:是啊。有时候独角戏也能成立,但是和其他人的互动才最能打动人心,这部剧也一样。

Myson:藤野你怎么看呢?

藤野凉子:我的想法和他俩一样。比方说拍双人戏,我会在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给对方眼神,我觉得这种互动很重要。但如果自己的台词很多,又或者要拍自己的重头戏的话,我有时候就会顾不上对方。但反应过来之后就会觉得这样不行,根据对手演员给出的反馈去演戏很重要。

Myson:谢谢。接下来我会问每个人一个问题。中川,你毕业于艺术大学,这次在剧中也尝试了染坊作业。那在拍戏过程中,有想过参与创作吗?当然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演员了,那除了这个身份以外,在这个影像的世界里有没有其他想要尝试的工种呢?

中川大辅:其他的很多工种我都很感兴趣啊,像是取景啊,照明这些。在片场的话,我确实会更喜欢创作性的工作。导演也是一个需要创意的职位,但硬要说的话我可能更想写剧本或者创作原著作品吧。我一直觉得演员写的剧本会更有活力,可能最感兴趣的也是这方面吧。

Myson:故事创作吗?

中川大辅:作为演员的话,我还是想写人吧。

青木柚:请让我们出演吧!

藤野凉子:拜托了!

中川大辅:我会努力的!

Myson:真让人期待呀!青木,你曾经出演过强尼·戴普主演的电影,那让你想要演戏的契机是什么呢?

青木柚:最大的契机就是《14之夜》这部电影吧。在那之前我也演过一些作品,但我都没有自己在演戏的意识,只是把那些当成“工作”来完成。《14之夜》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这就是电影。在那部电影里我也拿到了一个完整的角色,我第一次去感受氛围,去分析轻重,在那次拍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电影的“好”以及什么是电影。当我现在再看那部电影的时候,还是能体会到当初的感受,我也时常会想起它。而且有很多观众是通过《14之夜》这部电影认识我的,所以我对它确实会有更深的情感。

Myson:从某种意义来说,那是你的出发点吧。

藤野,在你出演《所罗门的伪证》的时候,我就采访过你了呢。

青木柚、中川大辅:好厉害!!

藤野凉子:谢谢!已经过去7年了啊。

Myson:是啊!你把《所罗门的伪证》里的角色名当作你的艺名,当时应该背负了不少压力吧?7年以来,你的心境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藤野凉子:因为当时用角色名当作自己的艺名出道,所以难免会让人想起《所罗门的伪证》里的藤野凉子。学生时期,这也常常会把我自己绊倒。经常会想必须得这样,必须要这么演才配得上藤野凉子这个名字。高中毕业之后,我想要休息一段时间,于是去了国外留学。那时候我终于把自己从演员藤野凉子这个身份里解放出来,意识到不是演员的我其实不过如此,这让我消除了不少压力,做了很多之前没有做过的事。留学回来后,我放下了之前的虚荣和伪装,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演。我表达得不太好,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变化。

中川大辅: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经历啊。

青木柚:是啊。

Myson:最后,如果有对你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演员、导演……请用一句话来告诉我们吧!

藤野凉子:强尼·戴普。我非常喜欢《剪刀手爱德华》,看了好几遍,家里还有手办,真的超级喜欢。

青木柚:完全看不出来!

藤野凉子:所以我有好多话想问(和强尼·戴普一起演过戏的)柚,但因为太喜欢他了导致我好紧张,到今天都没问出口(笑)。

青木柚:光是问我问题都紧张吗?

藤野凉子:是的,而且我想问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我真的好羡慕你啊。一会儿我再详细问你哈。

Myson:哈哈哈哈!

中川大辅:要我选一个的话太难了,但我很喜欢《花与爱丽丝》里苍井优前辈的表演,很鲜活。

青木柚:我选前几天合作过的北村有起哉前辈。他在片场教了我很多,我没想到他会愿意和我这种年轻演员聊那么多,包括他在片场的状态都很值得我学习。他也是我喜欢了很久的演员,每次看到他的表演和态度,都会让我更想努力地去学习去进步。

Myson:谢谢三位!

采访于2022年9月15日,PHOTO&TEXT by Myson

翻译:一|一

 5 ) 普通普通,无语书空

“朝人,我就直说了,你是真的想成为理发师吗?”

“……”

“你做事很认真,也很仔细,但是在大多数热爱这份工作的理发师中间,我好像看不到你的热爱。”

“我是想要成为理发师的,造型和工作我都喜欢。但是说实话,如果要更上一步台阶,这种想法并不强烈。”


以美枝子、槙雄和永慈为核心的三人,似乎与“普通”这个词有点距离。美枝子一直被父亲的离去笼罩,妈妈的同步缺席可能加入进来一起构成了她的自卑——感觉自己不够女性化,也就拒绝一切可能的恋爱关系。永慈因为自己的秘密无所适从,逐渐开始适应对自己的定位,但是没办法找到和父亲的要求兼容的办法。槙雄看上去是家庭影响最小的一个,他似乎一直烂漫自由无所挂怀,眼神飘忽步伐轻快,像一只蝴蝶落在枝头。

三个人之间的友谊和恋爱,似乎是他们对自己家庭的一点小小反叛,这里可以分享一些秘密,也可以找到一些温暖。这样的彼此支撑可能看上去太重要了,让他们产生了可以以此来对抗外界的错觉。永慈染黑的头发说要去父亲的企业工作的时候,聚餐的桌子上沉默了,就连作为观众的我也感受到了一种类似被背叛的感觉,在关于恋爱与父亲对峙的同时为什么会同时接下这份工作呢?染坊的工作是他不知道为了什么放弃的第一样看上去比较重要的东西。

之后美枝子提出的方案,出发点我理解是为了反击永慈父亲的说法“想要获得幸福就不能让永慈和槙雄在一起”,是想用一种折衷的办法让他们保持在一起的同时还可以满足父辈“想让永慈也获得有孩子的幸福”的想法。另外“成为母亲”的变化显然也会对美枝子本人的家庭关系产生影响,我不禁感觉到这看上去像是美枝子对自己妈妈的一次小小复仇,不仅是因为妈妈忙于工作对自己的不关心,或许还有对自己女性认同的迫切需要。在怀孕过程中美枝子终于经妈妈的口确认了一点自己和父亲的关联——柿种,她的哭泣似乎暗示着她终于得到了不知道在哪儿的父亲的认可和爱,而终于可以成为一个“女人”。永慈和槙雄对这个方案不置可否,这让我十分困惑,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份“帮忙”都太沉重了,是他们都没意识到还是说真的觉得这样可行并且自己能负担得起后果?

从决定实行这个方案开始,一切犹如雪崩一样势不可挡。他们选择可以说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恋爱感情此时苍白得像个半山腰的小帐篷,被滑落下来的雪块压得溃不成军。槙雄离开之后,永慈和美枝子在永慈的房间里生活的镜头剪接,和几年前永慈和槙雄开始同居时候的手法很是相似。孩子出生之后似乎之前那一点反叛和对抗的感觉荡然无存(还是说那点反叛是我的错觉?)。虽然似乎是美枝子准许了永慈的父母,但是实际上是完成了父母辈的愿望,而且是一点不差、货真价实地呈现了一个“普通”的异性恋家庭的完满状态。看着永慈对着美枝子说出喜欢的话,我觉得本剧的恐怖指数到达了顶峰:为了证明自己的对策最终证伪了自己,想要保护的东西成为了代价,自己确认过的东西被自己说服着改变。

再之后槙雄的故事进入了IN THE APARTMENT线,遇到少言寡语的美发学徒朝人。此时的槙雄更像是一只凑活着度过秋天的蝴蝶了。朝人也有自己的问题,没办法处理自己对爷爷的看法、如何继续作为离家方式的理发师职业,而这些最后似乎因为某些原因鼓起勇气去改变了。我觉得朝人和槙雄有的一点相似之处,或许是除了对某人的一份情感之外没有什么很坚持的东西。朝人是对爷爷的复杂感情以及之后对槙雄的在意,槙雄是对另外两人的懊悔和责怪,在此之外,工作、学习都是不知往何处去的迷茫。朝人回答店长“是不是真的想成为理发师”的时候,其坦诚和犹豫,只能模糊地设想未来的失重感实在是让我共鸣。不知道,像永慈喜欢染布那样是可遇不可求的,像美枝子受安宁影响,以及或许与对自己的怀疑和认可有关,从事美容行业的适应力也是难得的,像朝人这样暂且先选一个方向然后载浮载沉的情况,不说是不是大多数,肯定也是存在的不是吗。这样也算是“不普通”的一种吗?

最终回三人的再相见,永慈嗫嚅着说不出话来,槙雄最后还是笑着让他们坐下。槙雄和美枝子大概是稍微放下了对彼此的后悔和歉意,但是永慈却是从回到家里送走去接孩子的妻子回头盯着餐桌旁边的第三把椅子此时背景音乐突然响起来的时候,似乎才承认自己也踏入了几年前另外俩人已经投身其间的懊悔地狱。关于槙雄回忆的蒙太奇,槙雄照片和孩子照片的混搭,床边柜子里当年给槙雄做的外套,终于提醒了他,他为了目前“普通”的生活舍弃掉的是什么。

朝人最后慢慢跟着槙雄,在昏暗的马路上安慰着他“你做得很好”,表扬了从高中时代听了永慈父亲牛仔帽故事就开始有所思考,并且这份他人为先的温柔从没变过的槙雄。我喜欢看迷茫的人互相安慰,也喜欢看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的人最终被发现被认可被爱。

永慈的矛盾有点类似《Life线上的我们》里面的故事,但是显然永慈更加犹豫更加会自我洗脑。不过这两部作品提出的问题或许有一定相似之处:普通普通普通,到底什么是普通?

 6 ) 现实版结局的喜宴

以前的槙雄是那么的阳光肆意、聪明清爽,可后来发现永慈将注意力和生活重心都放在了美枝子身上,好像不再喜欢自己了,他捧在手心呵护的人从槙雄变成了美枝子,槙雄受不了默默的离开后,他留起了长发,变得阴郁消沉,他的心里肯定也很难过却无奈吧。只能说永慈的爱不够坚定,遇到困难后选择了放弃,选择麻痹内心,告诉自己喜欢美枝子喜欢孩子。

看到后面槙雄不再逃避答应见面,三人谈完话后,槙雄送美枝子和永慈去开车,然后永慈又忘记把车钥匙放在哪里了,美枝子问是不是在兜里,永慈找到后和美枝子相视一笑,槙雄就在他俩身后看着这一幕,笑着说“你们不愧是夫妻啊,感觉现在过得越来越融洽了”,听到这句话我瞬间破防了。当时槙雄心里是该有多苦啊,本来站在永慈身边的那个人应该是他才对,而现在却是个局外人,只能旁观他俩和睦的日常,可是原本这些温馨的场景里他才应该是里面的主人公。

中间几集我以为永慈是真的由弯转直爱上了美枝子,所以才会和她表白结婚。后来三人见完面他和美枝子回到家后,美枝子说太好了终于见到面了,永慈也以微笑回应,然后美枝子说出去接孩子,他送她到玄关门关上后,两个人脸上的笑意就消失了,都在门后默默站着。可能大家心里都觉得自己曾经做的有不对的地方,本想借这次会面解开心结,可是见了面却越发发觉内心有愧与深感无力,但彼此都知道回不去了,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成年人往往把笑容在展现在脸上,而把悲伤藏在心里。

后面永慈在门口伫立了一会后开始收拾房间,在抽屉里找到了曾经他在服装店给槙雄扎染的的一件衣服,然后回忆起了和槙雄曾经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回忆里槙雄在一遍一遍的呼唤着永慈的名字,这波回忆杀直接给永慈整崩溃了,抱着那件衣服开始痛哭流涕。看到这的时候我有点迷茫了,我不太明白永慈对槙雄和美枝子的感情到底是怎样了。他最后抱着槙雄的衣服哭,是因为冷静下来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槙雄,美枝子只是短暂的喜欢了一段时间,真正放在心上的还是槙雄?觉得后悔,如果没有那些事是不是还能和槙雄好好在一起,而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曲终人散。还是说对槙雄只是觉得愧疚,他是真的喜欢上了美枝子,而他没有处理好自己感情,伤害背叛了槙雄,毕竟曾经那么喜欢槙雄,也不愿意看到槙雄难过,想着如果当初能处理好那些事,就算分开也不会是如今的局面。

 短评

很现实,但是看完还是要骂一句,鸡贼诡计多端软蛋男。

7分钟前
  • 憨兔兔
  • 还行

这部剧我先看了前几集,然后被剧透了,就直接跳到了第八集,今晚又看了最后一集。幸运的跳过了最闹心的部分吧算是,所以打个5星。感谢最后还有温柔的人拥抱槙雄,与其说喜欢不如是爱吧,这句台词虽然老套,但真的把男主从过去拉出来了。

10分钟前
  • IFuLoU
  • 力荐

4.5 很难评价,后劲很大,直接失眠了一晚上。与其说是LGBTQ题材更直接的观感是孤独的人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看哭的一场戏是永慈抱着妹尾衣服哭,很难说为啥…多难得从第一集第一个镜头起所有情绪都是对的的一部剧,青木和藤原两人的戏太好了,最后咖啡馆里的对戏真的太好了。

11分钟前
  • 不姨妈的大白色
  • 推荐

还没看结局,但是就剧透来说跟预想得差不多。两对各自在一起了吧,一对养孩子养出感情,一对互相舔舐救赎。永虽然可能放不下,但是就把槙当作朱砂痣吧,反正孩子妈也不介意,这样永的爸爸也满意。从第五集就能看出来永其实还是比较现实的,并不会真正去反抗什么,而且也选择了用生孩子来屈服于他父亲。

16分钟前
  • 阿迷大人
  • 还行

2021年美丽的他。2022年就是这部不只是语言。maki其实是最理想主义的人了吧。安慰陌生人,不谈及自己,用尽全力的爱,放弃自我的成长,把爱情和友情当做食粮。其实在永慈说自己要给父亲工作时,maki就了然的结局,但为了爱情,又不言语,默默的相信,默默的承受。美枝子的建议是最后一次理想化的尝试。可惜事与愿违。生活有了续集不再止步,可能是唯一值得庆幸的吧。maki有日本传统女性的影子。一切重心放在丈夫上。

18分钟前
  • 完全
  • 力荐

3.5。明明是三个人的电视剧,为什么中途一定要有人退出😣。喜欢一开始三人在一起的感觉,那种绝佳的氛围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彼此之间无限接近又若即若离,每个人都处在最合适的位置。那段时间每集出片尾的timing和scene都很舒服。中间永慈金发换黑发后就不对劲了。心疼为了两个男生幸福着想的美枝子,也心疼被舍弃的槙雄,永慈虽有无奈,却实在没办法原谅他。人生一定是会有遗憾与错过的,能做的不过是说服自己放手释怀,然后继续前行。

19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青木弟弟气质太贴合槙雄了,明明是一副厌世脸,笑起来又有融化冰川的温暖。第四集从偶然坠入日常的长镜头,第九集恍若隔世再见的震惊与想要逃跑的闪躲,第十集同桌对戏和最后的表白都好到让人落泪。なんか好きっていうより愛しい,目前日腐天花板。

24分钟前
  • ChrisKirk
  • 力荐

亚洲鲜有的质量过关的同志剧,演技好,台词佳,镜头美,除了槙雄总是歪歪的。

26分钟前
  • bohegao
  • 推荐

不成熟的孩子,被放纵长大的大人,3个人明明可以以朋友的关系继续维系,却非要以最坏的方法去试图改变结局。三角形在人际关系里本就是最脆弱的,毕竟多一个人就多出来了无数种可能。温柔有时候就是优柔寡断,处处留情,永慈就是这种人,美枝子和慎雄都因为对这种温柔的沉溺,从而甘愿成了这段关系的牺牲品。不过事情有时,很难分清对错的。

28分钟前
  • Love Myself
  • 推荐

青春总是有勇无谋,世界时常事与愿违。好多话不是来不及说而是不知道怎么说,情绪很重但又很轻,像吹风机下第一个吻。三人在一起时候的氛围音乐摄影全都是满分!和藤野凉子一起变更漂亮的是她的演技,而青木柚应该被伤害,值得被伤害♡(采访里说吹风机吻戏几乎是即兴,我真的惊呼青木柚好会演!!!)

31分钟前
  • 一 | 一
  • 推荐

5、其实一上来不觉得青木很突出,但是整套下来之后会发现,他讨人喜欢是有理由的。有些角度真的是绝了。4、第十集、永慈的房间里面都还有着槙雄的痕迹。发生的一切都会留有最初的痕迹,无法磨灭,或者不愿磨灭。3、第九集、槙雄看似洒脱其实却是最晚出走感情的那个,一直把无所谓当作外衣穿。2、第七集,永慈用槙雄家的方式叠衣服。1、冲着每一集的片尾十颗星也不过分,太喜欢了。

32分钟前
  • 糖糖熊
  • 力荐

永慈换了车却依然找不到车钥匙,槙尾理了短发依旧是那个满脸笑意歪歪的大男孩,看起来三个人什么都没有变但是其实一切都变了。谈不上谁对谁错,青春期的一个错误的决定改变了三个人的一生,槙尾后半段真的好让人心疼,看完后劲太大了。影片真的好日常,就好像我身边三个好朋友给我讲了他们的一段情感经历,比真实还要更真实。

34分钟前
  • 小太阳.
  • 推荐

真的没必要喷三观和dy的剧情,连带喷腐女,文娱作品不承担教化的责任。单从逻辑上讲,女主从小缺爱,太想抓住这段关系,把自己认为仅有能用得上的东西挖心掏肺献了出来,以不成熟的孩子的思维来讲,也没毛病。喜欢每集结尾BGM响起后的絮絮念,特别有真实感。

35分钟前
  • 卷卷卷耳
  • 还行

人生就是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失去和错过。因孤独而联结的三人太想维持学生时代那种纯粹而又美好的感觉,殊不知一旦打破三角的天平整个架构必轰然崩塌。纵万语千言只叹一句造化弄人,到头来最先逃走的人被伤得越深。非典型日式流水青春剧,其指渉深度完全可媲美同志文学。摄影镜头极其生活流,每集结尾的定格场景均由演员即兴发挥,一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处理地也不错(两次吹头对比、永慈用槙雄方法叠衣、车钥匙)。青木柚演戏颇具潜质,贡献了多场与周围环境融于一体的沉浸式表演。

38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这才是写出LF的浅野妙子,难以想象导演竟然查无此人。看似是剧版《三心两性》,却在同样讲孤独寂寞的基调里写了个全然相反的故事,前者力图打破传统血缘关系与家庭关系,后者则在无声质问那些迎合了主流价值观而获得的‘普通’生活(父母来病房那段看得太难受了)。逃避“爱”但其实渴望被爱的美枝子某种意义上是这场悲剧里最大的获益者:以一种无心却潜意识里偏执地方式获得了永不被抛弃的最稳定的“爱”。而本该拥有最完美初恋的两个人,一个阉割了自我,一个伤痕累累。“想活得更好,错了吗?”没有错,但为什么代价却是丢失了最重要的那个人。P.s.永慈和maki都太温柔了,而这种温柔最终导致永慈在自我阉割上越陷越深,maki在妥协上越走越远,直到再难回头。以及,永慈才是那个被舍弃的人呐。

39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11,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啊,虽然大家嘴上都说着成熟的话,但友情爱情暧昧迷恋本就是理不清的乱麻,人生就这么被扯碎了,几段时间的拼凑唏嘘不已,主题曲好听,日腐这次真是弯道超车了

44分钟前
  • Sink
  • 力荐

巧克力味的屎,一边气得捏太阳穴一边还是看到了结局

46分钟前
  • Eastforest
  • 还行

1、这部剧真正地将“同性剧”这一门类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相较之下,此前的所有同性电视剧都不过是堆娱乐垃圾。2、世俗道德是一种人在无法理解他人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而艺术就是给我们提供一条理解他人的捷径。在这部剧的评论里进行道德审判是件可笑的事。

51分钟前
  • 卜禾车
  • 力荐

三角形在自然界是最牢固的结构,可是放在一段三个人的关系中是这么不堪一击。三个人因孤独而彼此联结,随着关系的加深所渴求的东西越来越不相同,注定会被打碎。仅仅一个决定就可蝴蝶效应般地搅动三人的人生。我对这样的结局不会感到意外,在女主决定生孩子的时候,就稍稍可以预感到了。这个话题如果放在豆瓣上讨论,肯定要先骂上三天三夜的,可是看到最后就失语了。笼统的话语没办法遍及个人生活的复杂。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慎雄一开始是那个最不走心的人,好像随便什么都可以,但到最后看起来他才是最认真的人。人啊,真是太孤独了。这种孤独什么东西都没办法消解。

54分钟前
  • 啊零
  • 推荐

东亚,或者说适用于全世界的恐怖故事:为了反抗的证明驳倒了自己;没想清楚就生了孩子然后就顺其自然下去;所有重要问题都被父亲或者爷爷或者家长所影响。与《Life线上的我们》稍有一点相似,但本作更为复杂,就像柠檬蛋糕和柠檬的区别。呈现方式很扣题,感觉音效音量大于人声,也很少使用背景音乐和慢镜头。几段镜头可以让人沉浸在声音或者沉默里面:吹头发、同居掠影、三人的夜晚、升学就职庆祝夜、洗头发、再次打量自己的家。ED每一段都觉得很妙,在动态与静态之间。OST风格恰切。

56分钟前
  • righ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