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敦煌

HD国语

主演:陈瑾,林永健,黄品沅,张政勇,宫哲,李沐然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吾爱敦煌 剧照 NO.1吾爱敦煌 剧照 NO.2吾爱敦煌 剧照 NO.3吾爱敦煌 剧照 NO.4吾爱敦煌 剧照 NO.5吾爱敦煌 剧照 NO.6吾爱敦煌 剧照 NO.13吾爱敦煌 剧照 NO.14吾爱敦煌 剧照 NO.15吾爱敦煌 剧照 NO.16吾爱敦煌 剧照 NO.17吾爱敦煌 剧照 NO.18吾爱敦煌 剧照 NO.19吾爱敦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吾爱敦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记述了“敦煌女儿”,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坚守大漠,守护世界宝藏莫高窟的壮丽人生故事。  扎根敦煌五十余载,樊锦诗(陈瑾 饰)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孤独的与西北的漫天风沙搏斗,抢救和保护莫高窟内的每一件文物; “绝不能让莫高窟在我们这一代里传没了!”时光步入千禧年,面对浩荡袭来的市场化浪潮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樊锦诗却赫然发现,原来对莫高窟内国宝威胁最大的,从来都不只是自然环境,而是叵测的人心......在年过花甲后,她必须要走出自己埋头苦干一辈子的“洞子”了……小花仙大电影:奇迹少女鬼影实录:血亲没有秘密以爱之名:青少年矫正计划内幕揭秘梅林和龙之战监狱风云2:逃犯国语我的校花妹妹2猪标一族木兰从军毒玫瑰奴隶区:我和我的23个奴隶小鱼2020雪国2022且试天下青青校树从十八洞出发阴阳界生死恋决斗鬼泣女妖时光扇凶宅处理专员第二季秋之女西区故事2021真爱别有用心不可思异青之SP─学校内警察・嶋田隆平─新超人第三季堡垒2021呖咕呖咕对对碰(粤语)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再一次闪耀使命 第二季完美陌生人(国语版)狼群(2022)顽石之拳最美的时候遇见你2014猛龙过江粤语侠捕怪医杜立德2春闺梦里人2023合奏2020韩国版小偷家族(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高山仰止

去看电影《吾爱敦煌》,很像那年去看《进京城》的劲儿,反正就是喜欢这个题材,只要不是太过分就不会觉得被欺骗。《进京城》是工作日下班晚上匆匆赶去的,好像还有几个人看,《吾爱敦煌》周日中午十二点,我包场了。

樊锦诗,按照她走来的那个年代,想尊称她为“先生”,对,那个时代必须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被尊称为“先生”,这种用法很像日语中“sensei”,不单单指“老师”,泛指很多值得尊敬的行业人员,比如教师,医生等。当然,我们都知道即使在近现代,“先生”大部分是指男性,但也不是任何男性都被称为“先生”的,你看,从来没有人称呼务农的老百姓为“先生”,所以大家大可不必为此打着某些名号小题大做吧。

然后来到电影本身。最喜欢的其实是青年樊锦诗的那一段,虽然篇幅很少而且她都是倾听的戏份,但却能感受到热血、热爱,那种朝气蓬勃和全神贯注,真是非常有感染力。恰同学少年,天之骄子,风华正茂,却隐在荒凉的大西北将青春及至终身奉献给了世上最宝贵的艺术宝藏。我承认我确实泪点太低了,这段总让我热泪盈眶 (我没想到看这部电影会这样,纸巾都没带,妆……). 里面有个片段印象很深刻,樊锦诗一路飞奔,越过众多敦煌人们的生活场景,然后一头冲进小院,抱起啼哭不止正在吃土的婴孩,着急的一手调奶粉一边还责怪孩子“笨”。这段好可爱哎,一个新手妈妈,肯定是在洞窟里待的忘记了时间,把孩子给饿惨了,不知道女强人们的小朋友是不是都经历过这种挨饿啊!

这样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了樊锦诗的家庭生活。我觉得樊锦诗她老公,彭先生,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武汉大学的老师哎,一个人带两个娃儿,又当爹又当妈,后来还放弃了武汉的优渥生活环境,跑去大西北支持老婆的工作,真的很难得。其实樊锦诗去武汉请彭先生的时候,我还以为会有狗血上演—是我狗血剧看多了。

正如当彭先生弥留之际,樊锦诗的剖白,她老公是个“伟丈夫”,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呢?那是因为,大家可以想象,在九十年代其实直到今天,家庭中,女性事业更成功,男性总是会被说一些闲话,更何况两个人还是在一个单位。所以这是我觉得樊院长令我敬佩的第一点:她足够强大,所以她可以做到。我想,他们当初对此事肯定也有过争吵,两个都是如此优秀的人啊,但为了家庭,也许是热爱,热爱敦煌,所以有一个人妥协了,做出了牺牲,这个人同样伟大!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

然后我觉得万年樊锦诗的台词也太好了点儿,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觉做画外音很合适,日常生活中也这样,总觉得怪怪的。

第二点令我很敬佩樊院长的是,作为老一辈知识分子,完全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非常开放,乐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新科技。我当时去敦煌数字展示馆的时候,完全不曾想到,这会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力主建设的!而且敦煌确实有很多数字展示,融合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这是在其他景点不太能看到的。当然,这跟敦煌本身的艺术特色也很有关系,因为洞窟壁画这些艺术品,对光、湿、温度、粉尘都太敏感了,文物保护是非常考验科技水平的。现在来说,莫高窟的开发和保护,仍然确实是矛盾而又长期并存的课题,这样一座艺术瑰宝,不让人民看肯定不行,但是又该怎么看呢? 真是伤脑筋啊!就像电影中讲述的,甘肃或者说敦煌,守着这样一个宝藏,想要开发想要变钱,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好在有眼光远大的敦煌领导者,及时将这股热火做了疏散,有些东西,我们宁愿慢一点,但是错了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宁愿慢一点。

看到影片中,七八十岁高领的樊院长熟练的操作电脑,我真的很感慨,真正的学术大师真的永远在进步!希望我到那个年纪的时候还能保持一颗不断进步不断探索的求知心,虽然我也没啥用 ……

按照我的理解,做到樊院长这种职位的人,其实不太会像影片中那样和善的,他们往往会很敏锐,以致于有些不太好接近。片中有点到,有位工作人员去跟樊院长请假,就说了她只有上半天脾气比较好。想到她为了争取对莫高窟的保护,应该是去找省ZF的帮助吧,临行前自我检讨说“有理不在声高”,但是她先生却支持她说“有理就要声高”,对,有些事情,在那个位置,就是要大声讲出来,也要形成不怒自威的气氛,太好说话有时候会很难做成事情。

没有看另一部讲述同样伟大的女校长的故事,因为不喜欢里面的一些主创。昨天看到两位编剧和网友争论时都要讲“我本是高山”,其实很想说,高山,沉默厚重,不会去迁就谁。有些人,不用叫嚣自己是高山也让人产生高山仰止的崇敬,有些人即使喊破喉咙,也只会让人感觉夜郎自大。

加油,希望能积攒属于自己的厚度!

 2 ) 《吾爱敦煌》:以极为坦然的一生,面对自我、面对时间、面对生死

文:冰红深蓝

这次上影节,出于对敦煌艺术文化的喜爱,我迫不及待地观看了华语新风单元的新片《吾爱敦煌》。就在前年,我刚去过向往已久的莫高窟,片中不少熟悉的场景都让人倍感亲切,洞窟中的壁画、雕塑迎面而来,敦煌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透入心底。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影片所讲述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的故事。

曾连续17年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年轻时刚到敦煌,也一度水土不服,不愿久留。但随后,她慢慢适应了艰苦的生活条件,更沉浸在壮阔盛大的敦煌艺术世界中,渐渐爱上了这座沙洲,直到难以割舍。

从青丝到白发,由实习生至名誉院长,樊锦诗将一辈子献给了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承事业,彻底诠释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却将其做到极致”的信念。

《吾爱敦煌》别出心裁地将演员诠释、历史影像与当下实景相融合,相当全面地呈现了樊锦诗老师献给敦煌的华彩人生,也勾勒出了敦煌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对莫高窟充满艰辛的保护、研究、修复与数字化传播的历程。

在这之中,影片所着重展现的,是樊锦诗在60岁时受命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后的工作。当时,每年来莫高窟参观的游人数量正迅速递增,洞窟生态环境堪忧,如何长久地保存这座全球独一无二的石窟艺术宝库,解决旅游开发与修复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了巨大难题:面对某些部门将莫高窟与旅游公司捆绑经营的压力,樊锦诗力排众议,四处奔波,终于让这种不顾未来的短视想法偃旗息鼓。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项目成功开展。与此同时,她又想到为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及其中的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旨在为后人留存下完整又精细的数字化资料,并率先提出“数字敦煌”概念。

2008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开始修建,并于2014年正式对外开放。让预约过的游人先观看球幕电影后,再有序入场参观部分洞窟。此举既能使游客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与观赏洞窟细节,又提高了莫高窟的日接待量上限……正是由于樊锦诗的不懈坚持,敦煌石窟艺术才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守护和弘扬。

除此之外,本片还呈露出樊锦诗如何在坚守事业之余尽力平衡家庭与爱情。这位卓绝的女性有一位同行一生的灵魂伴侣彭金章(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办者)。两人于北大历史系读书时相逢,但在毕业分配时却阴差阳错地各自去了远隔数千里的敦煌与武汉。

他们在婚后曾两地分居19年,饱尝相思之苦,唯有在短暂假期才能重聚。1986年,丈夫毅然辞去了耕耘多年的职务,在1986年来到敦煌研究院,从零开始新的研究工作。樊锦诗与彭金章终于得以长相厮守,二人也创造了“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的动人爱情佳话,彰显出“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执着精神。

此外,影片亦全面表现了樊锦诗的爱才惜才之心及对同事、下属们的关爱包容之情,正如她曾说过的:“我在一件事情上尤为坚定,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善待敦煌研究院的每一位学者和艺术家,包括每一个普通的职工。”在数十年的敦煌岁月中,樊锦诗始终不遗余力地改善职工的住宿环境与生活条件。片中多次展现她对徘徊于去留之间的员工语重心长的开导和鼓励,时而登场或被提及的、由樊锦诗亲手烧制的鱼肉,也成了牵系起她与儿子、职工的纽带。

女主演陈瑾在映后交流中,这样形容她眼中的樊锦诗:“她非常瘦小。但是她的能量,她四射的那种能量,你真的会被她感动到。”在多次实地探访莫高窟并近距离观察樊锦诗的日常生活细节后,陈瑾老师在片中传神地演绎了各个年龄、不同状态的樊锦诗。

跨越大半生,无论是探访研究洞窟时的认真和崇敬,还是对身边人的关怀体贴,抑或是在面对无视莫高窟未来的言行时的愤怒决绝,还是历尽沧桑后的那份淡定从容,她都诠释得入木三分,令人恍惚间产生她正是“敦煌的女儿”本人的错觉。

看完全片,我不由得想起了陈瑾的座右铭。“自由是孤独的站立”,她们都是真正独立又勇敢的女性,不随波逐流,不讨好迎合,抛却对表面浮华的追逐,敢于在寻求真实、求索真理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如樊锦诗所言:“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贵在发现一生之爱,贵在坚定持守所爱。本片也最终落脚到了对所有观众都有激励意义的点上:听从内心的召唤,发现并坚守一生的事业,将其传承下去,这样方能坦然面对自我,面对时间,面对生死。

 3 ) 评《吾爱敦煌》

78分的片子,但确实是这几个月的国内院线最佳。才知道原来去敦煌时特别震撼的球幕电影,是樊锦诗女士牵头做的;现在敦煌文化逐渐扩散为妆容、文创…这些我们接触的、享受的,很难不说是樊女士和敦煌研究所代代相传的绕梁余音。一些留给之后作业写的细节: 声音方面: 1.配乐檐铃和大提琴好评。 2.台词本太文宣,感觉电影里声音和视觉组合起来,像是樊女士的回忆性讲座+PPT。几个带方言口音的老先生就像是完成任务的npc一样突兀,差点以为在银幕看CCTV5记录频道——虽然后面确实感人,但建议导演和编剧改改一些太文邹邹的表达。 演员剧情: 1.老彭和樊女士好磕,完全不喧宾夺主但美好的爱情线叙事。对几对小情侣的聊天的剪辑我还蛮喜欢的,虽然不太理解一定要爱情的那一辈人思维,但是这里更多应该是樊女士的一种异时空圆梦吧。在家带孩子、给妻子做酸奶的老彭完全不“娘”,只能说合理的家庭分工才能展现男女角色的磕点OK…?这点确实还是得看女性创作人啊…

2.吸鼻子、抢拿包/拉箱子,细节好评。但是某些“激动的手微微颤抖”就不要那么刻意地给巨大特写了啊喂…真的好奇怪。

光影效果:

1.光线利用不错

2.偏向于白、淡的整体画面

 4 ) 虽然ppt式电影,但陈瑾牛逼

这部电影很难以整体去评价,一部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我依然喜欢的电影,我将喜欢的原因归结于人物本身的力量感、演员表演的细节感和这部电影拍摄的克制感。

下面流水账式的分享我的观看感受。

一开头,先是陈瑾的一段自述。第一遍看的时候,听到她极具历史厚重感的独特的嗓音,我浑身一个激灵,眼泪差点流下来。二刷时依然为这段激动,这种激动和文段内容无关,不夸张的说,我在影院两次听到这段时根本没注意到这段话的内容。陈瑾的声音强大到我可以忽略内容去纯粹的感受她声音的魅力。

林永健演的好,陈瑾的旁白和林永健回忆的故事交织,平淡但我觉得拍的很好,林永健非常恰到好处的一点幽默是影片肃穆中一点暖色的点缀。

年轻樊锦诗(李沐然饰)我第一遍看时觉得挺好,一看就拥有年轻人的朝气。二刷时,我觉得陈瑾过于强大的旁白影响了我对其他演员表演的判断。李沐然樊锦诗的表演不够成熟,跟着常书鸿在沙漠上大踏步往前走——给近景时,她的手摆的很高,步子迈的很铿锵,很有年轻人要干一翻大事业的志气;但在给远景时,手不摆了,步子也恢复成正常的步伐。一刷时,远景时我视觉的关注点全在苍茫的大漠风景,根本无暇关注远处两个小小的人,二刷时强迫自己去看演员,所以注意到了。

在洞穴聆听李云鹤的教诲这里演的也不好,用手电筒找壁画,手移动的太快太快,明显是没用心看的样子。陈瑾后半段有一个类似的表现,那个表现才是合理的。

生孩子这段拍的非常电视剧式的老套,男演员肥头大耳的,根本不像那个时代的人。这里是我二刷时第一次发现台词和字幕对不上的情况。完全不值得说的一个片段。

冲奶粉这里,李沐然演的也不好,冲进屋先把头埋在孩子身上半秒我没搞懂这个动作拖延的意义何在。这里,年轻的女演员终于有了好像是她在电影中的唯一一句台词。

我是个喜欢计较时间的人,影片开始15分钟左右,年轻樊锦诗戏份结束。这部分看很多人评价太平淡,但我反而觉得还不错,陈瑾的旁白太强太强,配合她台词的画面故事性已经足够(导演请原谅我这么说,陈瑾旁白的重要性远大于画面)。因为进展快、台词编排的也不错(尤其是林永健的表演),配上陈瑾肃宁的台词,刚刚好。

到此时影片大概过了20分钟,后面大概就是所有观影者观看该影片最受折磨的60分钟。

我甚至不想回忆这几十分钟的电影内容,每一分钟,我只想痛骂苗月。这段是非常典型的苗月电影的缺陷性表达。

陈瑾的第一个镜头,笑的,太美了。我匮乏贫瘠的语言无法描述陈瑾这个笑容的美丽和伟大(对,我就是要用伟大这个词语,她的表演就是伟大的),可惜这种惊人的美丽在这段又臭又长的剧情中只出现了一次。

这段拍的实在是太烂了,我努力回想剧情都回想了好久。下面这段先后性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太特么断断续续了我实在是记不清。

一些细节记录。

1.烤火。陈瑾在揉腿。

2.去见大民小民。陈瑾进屋前先捋了捋头发,我二刷时才发现的细节。一般人进门紧张都会下意识整理仪容仪表。

3.坐着开会时的小动作。

就发言是吧!!!站着讲,坐着讲,站着是宛如ai的机械台词,坐着是嘴型和台词又没对上。中间有一段走来又走去的镜头,像镜像翻转一样莫名其妙,我看了两遍都注意到这里,不知道啥意思,写出来吧。上述这些讲话的地方我觉得都可以去掉,内容过于浅尝辄止,问题说的不够深入,快速转换的画面和不连贯的剧情让人莫名其妙。嗯,这也是苗月导演电影的一大特色。

开会这段一刷时没感受到明显的枯燥,二刷时就完全看不下去,在影院努力克制自己不打哈欠不看手机。

下一段是吵架。第一遍看我全程没进入状态,剧情进的太快,没有什么发展,突然间孙敏演的领导就嚷嚷起来。就是我标题说的,ppt式电影,故事没讲清楚,来一段矛盾冲突还不如没有。这段的吵架镜头,给的太差太差了。导演自己仿佛都不知道重心在谁,一会给王总特写,一会给樊院长特写,一会给樊院长的手特写,一会给文物局的小古特写,给来给去所有人的演技都没拍出来。我还和朋友吐槽,下次别让苗月老公客串了,苗月都不知道该给谁镜头(。)喝牛奶那里,广告太生硬,第一遍看我一直在笑,完全进入不了状态去感受陈瑾的演技,二刷时才沉浸进去了。

我求求苗月别自作聪明给一些自以为很高级但实际上愚蠢的不得了的镜头了,特意给手镜头反映人物心理真的很傻。

苗月采访说到的坐在车上流泪和发呆的镜头,要不是她说,我完全没注意到后期加的车的喧嚣声,看的时候光觉得这里缺画面。给陈瑾的特写这段也差的离谱,一点不讲究,像电视剧的镜头一样,全是逆光!!!那个角度陈瑾演的再好都显现不太出来我真是不知道苗月怎么回事我真是不知道,那个流泪的动人我感觉苗月没拍出来十分之一!!!

我今天是文思泉涌啊,继续往下写。然后就到了墓前,苗月给了近一分钟的ppt镜头:左边是陈瑾不变的表情,右边是照片,这个表达在影院看简直太莫名其妙了。我就说苗月适合ppt电影,后面陈瑾站在那,给远景,她一个小小的人俯瞰着苍茫大地,拨打出电话,逻辑上完全不连贯,但那种气势,纯靠着画面,居然拍出来了。

这部电影的情节全部是由樊院长“教育人”推进的,这不,又在洞窟里教育大家要设计球形影厅了。这部分和前面开会的问题一样,不再赘述。

苗月别自己编剧了,她这整得剧情一跳一跳的,时不时来一段动人的ppt片段。樊院长在洞窟里观测、临摹这段虽然没有实际剧情,但拍的很好,陈瑾的细节相当到位。擦眼镜片上的雾气,拿手电筒照壁画(这里表演的细节度吊打李沐然),眼神的专注,这段镜头给的也还不错。

漫长的几十分钟终于结束,终于来到了最后二十分钟。最后二十分钟的水平,和电影的前面部分,简直不像是一个导演拍出来的。我只能说,苗月无法驾驭哪怕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剧情,但对于一条线没有剧情的处理比较拿手。

突然不想写了,明天再写吧。

 5 ) 人即故事,故事即人

这该是一个敦煌的保护,修复,传承,和数字化的故事,人在故事里,人即故事,故事即人。就电影而言太差劲了,人事景都有巨大的缺失,已不是不成章的问题,而是造出了空洞,纪录、叙述和宣传都不搭,可谓四不像。所以要谈便只能谈原来故事本身。

敦煌,文化瑰宝,颓垣败瓦。

我们在说“人类文化瑰宝”的时候,“人类”二字往往会隐去,但这两个字恰恰才是最重要的。敦煌毫无疑问是极美的、极令人震撼的、极有价值和留存意义的,但它的美、它的震撼、它的价值、它的意义,都在于人。

敦煌的意义,在于人文艺术上,又不仅在人文艺术上。所以影片中,敦煌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同志那句“在敦煌,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才如此振聋发聩。不是世界需要敦煌长存,是人类需要敦煌留存;也不是其他的谁在意敦煌,而是中国人在意敦煌。若我们连自己的东西、自家的文化都不在意,那不是我们愧不愧为炎黄子孙的问题,是我们有什么资格自豪于中国有丰富的、璀璨的、伟大的文化?

所以敦煌重要,保护敦煌文化、抢救敦煌石窟遗存重要。保护敦煌,也是在建设中国。

影片开始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位女大学生奔走于敦煌,意气飞扬,连眉毛都挑着干劲与希望,要把敦煌文化传承下去;三位担着棉被的农民兄弟,精神抖擞,决心要去新疆种棉花,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一段这两位,凝就了影片中最好的一股气:年轻时代一腔热血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年轻和时代出了两种好,即便时代不一定一直好,但一腔热血去做事,是极好的——至真至诚,但行好事,毫无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十分崇高,又并不崇高——在亿万扎根这片土地的建设者看来,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不必特地去提的。这正是平凡当中的崇高,渺小当中的伟大。这一点,也该是这个故事的精气神。只不过,这部影片对于这种人性中极为闪亮的点,并没有作出到位的刻画。农民兄弟脸上尽管闪着自豪的神采,但他这股神采没透入到根上,流于表面了。因为这段的整体设计就流于表面。年轻的樊锦诗拍得倒是很好,聚焦于她内心的那股气,于是便拍出了前文说过的,眉毛都挑着的干劲与希望。

对于这样的人物,要刻画,便得画出她心底的那团热火,心口的那股意气。樊锦诗如此,樊锦诗的恋人彭金章也如此。他们同是北大考古毕业生,毕业以后,一位前去敦煌,一位去武汉,两地相差千里。是什么让樊锦诗放弃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离开恋人跑到物资匮乏、人迹罕至的敦煌?樊锦诗生下第一个孩子以后,最应该照顾她的丈夫彭金章,却没法久留于妻子身边,个中又有什么缘故?

樊锦诗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缘故:“武汉需要他。”武汉需要他,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所有地方,都需要人去建设、都需要学者去支援。因为孩子而放下工作,正是因为私情而放弃建设中国——不是不应该,而是对这片土地有着最深热爱的他们,不允许自己这么干。短短五个字,力有千斤重。但影片中、视听语言上,这五个字只是旁白。这看似白描、看似无声处听惊雷,但背后的视听语言,无法支撑得起这份厚重内蕴。

樊锦诗与她的丈夫,是当时中国最有学识的一批人,他们重要,他们也一心投身于他们认为当时最重要的事,所以其他的私情……乃至于哺育孩子,都只能兼顾着。兼顾是很勉强的,不仅在事情上,更在感受上。初为母亲的樊锦诗,只能依靠一本《妈妈手册》上的知识去带孩子。这又是一段无声处听惊雷的情节。她不懂得怎么带孩子,更为难的是她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去学习怎么带孩子,只能如此。

为什么如此?观众需要体会到这一处的曲折。做这样的故事,要有耐心——在细微处的耐心。文本上的微言大义,在影片中,尤其是这样一部影片中,需要处理得更加细致,决不能依书直说,平铺直叙。

开头常书鸿院长跟年轻樊锦诗介绍敦煌的时候,讲过一句:这里的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这话直接抛出,就实在太重了。一个人只能看到眼前这一辈子,得到一定时候才能看得出历史的厚重,沧桑和虚无。对一个年轻人来讲,“一辈子”是没有确切概念的——这里的年轻人,指的不是年轻的樊锦诗;对观众来讲,忽然出现的“一辈子”也是没概念的。电影创作者要把这个概念,讲述给观众听。

八十年代,与丈夫分别十九年的樊锦诗,终于一家团聚。影片中多次出现老彭贴心为樊院长准备酸奶的情节,以体现彭金章对樊锦诗的爱和支持、两夫妻的相濡以沫,却全然没有交代,彭金章调动到敦煌来支援敦煌保护建设工作的贡献,对妻子、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工作的全部支持。这样的刻画,格局太小了。

爱是酸奶,但并不只是酸奶,而是支撑。在敦煌的工作,让彭金章这个角色仅仅体现了之于爱情亲情、之于家庭、之于精神支柱的一面,没有体现之于革命战友、终生伙伴的另一面,而前者的全部,实际上都包括在后者之中。

这是创作核心思路的问题。用体制的话来讲,就是思想觉悟不够。影片很简单地刻画了除了樊锦诗以外的人物,将焦点全部聚集在这位敦煌的女儿身上。这恰恰就是一种错位。敦煌的儿女,是保护敦煌、建设敦煌的所有人,所有人当中,樊锦诗是其中一位,而在常书鸿、段文杰之后,现在的所有其他儿女,都由樊锦诗所聚集,着墨于他们,实际上就是在刻画樊院长的伟大——而刻画樊锦诗的伟大,也正照应着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常先生、段先生,以及所有研究员的伟大。

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决不是对原本故事原封不动地叙述。电影创作者,一定要懂得去运用这门艺术。

樊锦诗这些前辈们的坚持,有他们的道理,也有他们的时代背景。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并不一样,也和现在的中国并不一样。年轻的樊锦诗,肩负着建设中国的重任,这个重任,与后辈所肩负着的担子,尽管名头一样,但意义相差许多。年轻研究员觉得敦煌太艰苦,觉得在敦煌不能发挥出自己专业所长,这都很正常——其他人退缩,不是他们软弱,而是前辈太好了。所以年轻的研究员想要请假看孩子,这是人之常情啊,她已经做得够好了。

我们要承认时代的力量,要承认人的局限性,也要承认人的能动性。是承认,而不是正视。譬如二十一世纪,敦煌再怎么艰苦,也不会再回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种得去冰河凿冰打水的条件。片里女研究员请假看孩子的段落,体现了樊锦诗“人之常情”的一面,但这一面一定要先拒绝女研究员的请假,然后细诉自己故事让她为之感动潸然泪下,最后结合工作与人情而“批假”么?不必的。这就是艺术处理的问题。

至于敦煌保护与传承,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局与当地政府、产业发展的问题,片里也做得不够扎实。不是这些困境不够明显,而是这些困境的现实要点,以及樊锦诗樊院长那石破天惊的破局之法,没有做出应有的意象。

敦煌发展的问题,与许多地方、许多产业一样,存在着矛盾与两难。“可持续发展”这个词强调于二十一世纪初,那么二十世纪末呢?——事情是很残酷的:优先经济发展,兼顾其他层面。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习总指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也十分沉重——绿水青山明明是青山绿水,为什么是金山银山呐?

樊锦诗的伟大,在于她在这个敦煌困局中挖掘出了一条出路——数字敦煌。历史必然论中有一个说法:没有樊院长,也会有孙院长、李院长。从历史长河来看,这个说法似乎正确,但放眼于人生活的时代当下——就是当下——这个说法太错误了。

没有了樊院长提出的“数字敦煌”,的确会有后人提出类似的项目,但过去的时间、错过的机会,都必然过去——然后,敦煌石窟可能多掉落几块墙皮,也可能坍塌掉几个洞窟,还可能变成“二十一世纪敦煌”。敦煌上市、敦煌美化、敦煌旅游,谁说得清哪一项会对敦煌产生哪一种损坏呢?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或地方领导或产业领导,考虑以敦煌为推手、宣传面,发展经济、发展产业,这是合理至极的,在其位谋其事,文物局的做好文物保护,主管经济的考虑经济,理应如此。影片强化呈现了樊锦诗、文物单位与经管单位的矛盾,但在破局之法中却平淡叙述,这便失当了。

影片里有一段情节,是十数位研究人员在敦煌石窟里讨论石窟能够承受的最大游客数量。这一段开始时颇具气象,但再往下些许,却显露了其不用心的里层——研究人员不断重复着类似的内容,仿若在为电影做背景音——的确是背景音,因为接下来樊院长提出,可以做一个展示视频给游客观看,既能实现游客分流,又能增加游客对敦煌的初了解。这太糟糕了。

展示视频,是“数字敦煌”项目的其中一环。项目数字化改造,以现今眼光看来稀松平常,但在二十世纪末的当时,实在极有前瞻性,樊院长的聪慧、见识和魄力都蕴藏于其中。这石破天惊、堪称为跨时代的绝好手段,怎能呈现得如此潦草?——不仅推出得潦草,后续叙述也并无涉及。纵然大放光华于近十年的、面向公众端的数字敦煌,樊院长并没有紧密参与,但就如同“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于敦煌一样,樊锦诗之于“数字敦煌”,何其重要?!

高山仰止。既然要拍高山,便要走近高山,去看她,去触摸她,去感受她。这该是一件用心去体会的事,而不是只肉眼见了这事、看了这人,便如此拍了。

景的不足,不在于内容相对一致的空镜头,而在于片中的许多景是虚浮的——创作理念上的虚浮。譬如问一个问题:敦煌的美,要怎么去体现?在这个故事之下,敦煌的美,体现在令人惊叹的艺术美感,更体现在渺小的敦煌儿女们为延续这卷伟大的璀璨画卷而努力的时刻。

这不是一个讲绝美风光的故事,而是一个科学化的人与天斗的故事。其中,“人与天斗”是主题,不断剥落的墙皮、日渐消散的遗迹,都是渺小人儿所抗争的内容;“科学化”是手段,讲的是怎么去办、如何办好。所以最后的球幕敦煌视频影像展示,才令人震撼无比——这就是科学化斗争的最终成果,是人与天斗的成果,是保护敦煌的成果,是让敦煌的美更好地绽放给更多的人的成果,更是敦煌这人类璀璨文化瑰宝所展示的令人无比沉醉的美的震撼体现。


这本来是短评内容,短评放不下,而这回我又就想留下删掉那部分内容,那就这么发了。日后有机缘再续。——如今正好有机缘,也终于写完了,善哉。

最好的应当是年轻时代一腔热血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年轻和时代出了两种好,即便时代不一定一直好,但一腔热血去做事,是极好的。年轻女孩意气飞扬,连眉毛都挑着干劲与希望,多好呀;其他人退缩,不是他们软弱,而是前辈太好了。这不是一代人的事,这话就重了,一个人只能看到眼前这一辈子,得到一定时候才能看得出历史的厚重,沧桑和虚无,但这句好在用在越过千年往事的敦煌,背景就是道理。至于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道路是曲折的,譬如一句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破局就是出路。所以数字化本身,以现今眼光看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实在是极具聪慧和魄力。

十一月二十一日

 6 ) 她一生的故事

从丝毫不吸引人的片名《吾爱敦煌》就知道不是一部商业片,看完全片果然是类似纪录片样子。说实话,剧情非常平淡,剪辑甚至还有幻灯片似的片段,但是听到樊锦诗说“这样我就不用离开敦煌,我也离不开敦煌了”的时候还是哭了。

多变且三分钟热度的人永远都会为坚守,为多年如一日,为巧合相遇却最终深爱而感动。一九六三年,她从未名湖走向莫高窟,第一次与二五九窟的佛像相对微笑,六十年后,再与禅定佛对望,他们依然微笑,一甲子的时光对于千岁的佛像而言不过是几轮日升月落,敦煌的女儿已是青春变白发。

电影还原了《我心安处是敦煌》好多的场景,三危山上的佛光、夜深人静的孤独、与老彭的相聚与分离…电影用古琴作配乐,穿插许多敦煌和莫高窟的空镜,像是轻轻缓缓的叙事诗,写着樊锦诗一生的故事,她也曾有犹豫有彷徨,有对家庭对孩子的愧疚,也曾想离开想退缩,可敦煌在梦里呼唤她,叫她“敦煌的女儿”,于是她走回来再也没离开。

书中说敦煌研究院墙上有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行至尾声,又是冬天,莫高窟天高云淡,年轻的女孩跑着跑着变得步履蹒跚,穿一身红衣戴着小帽的老人走入画面,真正的樊锦诗走进电影,她缓缓抬头望着九层楼,与二十五岁的自己相遇于敦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7 ) 该看的

科教片 不好看 可全是陈谨的诗意 全是团队对文化的敬意 上映第二天 一天一场的排挡 毫不意外的包了场 因为包场和文产的伙伴大声地讨论了起来 这么熟悉的敦煌 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纸上谈兵 片子剥开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 忽略了传记片惯有的不为人知的事实和细节 增加了很多浪漫主义的热爱 主角用生命去爱 主角被人默默地爱着的那种 理性克制厚重又充满浪漫的有点穷酸的爱 和片子谨慎严肃恭敬的气质 震撼!动容! 谢谢你们 沐浴焚香 端详敦煌 纵使感觉花了一个多小时 看了一个光明的广告 结尾还隐隐约约飘来“欢迎报考敦煌研究院”九个大字 但我似乎是看了一篇散文 孤独忧伤 但是满足幸福 进入电影抖音化的鼎盛时期 没有一部电影能拍砸 再看着这样生硬的手法 像想替樊锦诗先生说给游客的冲动一样 不是你买了票 就都要听你的 还有!王菲一定可以唱出婆娑的衣带 大漠的斜阳 蜿蜒的积雪 幽怨的北风 但只有谭维维 还唱得出被胡杨隔断的流沙

 8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上高中的时候,我在作文里提过樊锦诗院长。寥寥几笔,她在敦煌坚守的六十年是我作文里的三行字;看电影之前,我对莫高窟的所有印象无非就是那里的壁画,以及无边的风沙。

不避讳地说,我是因为陈瑾去看的这部《吾爱敦煌》,但是打动我的,还是那份对文物保护以及历史文化坚守的精神。电影很温柔,陈瑾的念白和台词平静而富有力量。不管是月上檐头风铃响,还是大漠高山遥相望,镜头只是记录着,不突出什么,但是力量却超过了千言万语。

聚焦一个女性的成长,很容易用力过猛,适得其反。我很喜欢这种纪录片式的电影,有些精神,有些力量,其实并不用太多的戏剧冲突,不需要高超的镜头语言,只要完成作品的人尽力去靠近那些高尚的灵魂,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太差。有几个瞬间,我恍惚就看到了樊院长站在洞窟壁画前,大漠风沙里,用自己伟大的灵魂延续着莫高窟的生命。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短评

致敬文物保护工作者,更多是描述樊锦诗守护莫高窟的故事。前半段有点像樊院长会议上的精彩发言集锦,略有些枯燥,后半段比较有烟火气,让我看到了工作之外的文物工作者的生活,感觉樊院长的人物更鲜活了。影片结束还有主创见面会,创作不易,中国的敦煌学更不易。希望自己有机会去敦煌看一看莫高窟。

9分钟前
  • 无名河彼岸
  • 还行

#SIFF#非常动人,是文化备忘录,也是可歌可泣的女性史诗。影片以编年史的方式记录了樊锦诗女士走进敦煌继而为文化保护事业奉献一生的经历,并透过她的视角,呈现了壁画艺术的恢弘壮美。虽是传记片,影片也构建了有效的冲突,尤其是樊锦诗女士成为院长后与各方的交际与角力,将文化保护当成保卫战来拍。樊锦诗女士不言老的细节很生动,这既体现了对遗存的敬畏,也表明了文化赋予的力量。陈瑾老师的表演非常好,丝丝入扣。

13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从质感上更像电视纪录片,还是有点商业宣传性质的那种,略散而空泛,片尾的樊锦诗本人明显要比剧本塑造的形象生动很多。不过映后导演和陈瑾的发言都好真诚,想来囿于成本和文物保护,成片质量如此也多少情有可原。没关系我会溺爱拍优秀女性的女主创

17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推荐

非常喜欢,很安静沉稳的电影,看完之后内心获得了平静,感受到了敦煌佛光普照的力量。值得回味,后劲十足,好几次都是因为诗意而又朴实的旁白以及台词而落泪。选角也特别好,陈瑾老师身上有一种内娱演员稀缺的知识分子气质,长着一张一看就读过书有文化的冷静自持的脸,让人相信她就是能守着莫高窟一辈子的人。很多表演细节也拿捏到位。还有,当我以为只是在看一个人物传记时,没想到还惊喜奉送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爱是日常,爱是我每天冲泡好牛奶给你装进工作包里,爱是我愿意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和你相隔两地默默支持你的事业,爱是一次次奔赴千里去你的所在地牵起你的手一起散步看千年敦煌的夕阳……句句不提爱,却处处都是爱。还有樊锦诗老师对敦煌的大爱,把一辈子奉送给西北大漠的石窟,这种爱,真的只有敦煌莫高窟千年的大佛才能配得起。

18分钟前
  • 小烨
  • 推荐

2023 SIFF 6月10日首映,看完之后居然主演陈瑾老师从中间的座位站起来了——碰巧赶上了首映见面会。2018年有幸去过莫高窟一次,再之后再也没能去过。每个人一生中都必须去莫高窟一次。樊院长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留在了莫高窟。主创人员都是女性,见面会上导演笑称这是个“杨门女将”组。客观来说 ,片子拍得一般般,比较碎,有一些细节,但好像又流于表面了。想说樊老师的爱情,想说她的奉献,她坚持的理念,想讲的太多,可能受时长所限,这些深讲了可能要3小时起步。我想,这几个大约可以分几个章节,不必按照线性时间。非常盼望后续有更多类似的纪录片,毕竟,这是第一次个人角度聚焦出发的,且是一位女性,而不是以莫高窟这个宏观视角来叙事的片子(我发现这是东方的片子往往会被宏大叙事所困住的原因)。

21分钟前
  • 围奇在夏天
  • 力荐

人物原型的经历非常动人,看的时候多次落泪,但眼泪和电影的主创无关。用电视散文的方式拍了一部“电影”,出现在银幕上的是一个个切片式的段落,但直觉没有被呈现出来的才是人物更加具有特殊性的部分。100分的原型人物,20分的影视呈现,可惜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

22分钟前
  • Piu
  • 还行

全女性主创的片子,却要称樊锦诗为先生…… 女性要为事业奉献一生才能被尊称为“先生”,实在是有点讽刺

27分钟前
  • 俗世呀
  • 推荐

不像电影 更像央视的一期节目 全片100分钟加起来不如樊院长最后出境的那一分钟 从电影的选材也能看出来 樊院长的科研工作确实单调而繁琐 以致于编剧都找不到矛盾点去写故事 但好在编剧没有自作聪明自由发挥 这一点对比 高山 已经赢了

28分钟前
  • 王不E
  • 较差

一直在感动流泪,樊先生和彭先生真的是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敦煌。敦,大也。煌,盛也。之前去过一次敦煌,已经是有球幕电影的时候了,整体设置非常走心,真的值得一次次地去观摩。ps这场工作人员来来回回有点吵,甚至还有在旁边敲键盘的,非常感谢前排靠右的小姐姐,直接和工作人员说不要敲键盘了。

30分钟前
  • 我叫什么?
  • 力荐

那些拿“先生”做文章发癫的,“小姐”这词变味的时候,咋没见你们出来蹦跶呢?

31分钟前
  • 0o氧气o0
  • 推荐

女性导演女性主演的女性角色被称为“先生”,宣发团队没爹吗

3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敦煌莫高窟的风,寂寞地吹了数千年,很多人会在一瞬间沉醉于莫高窟的壮绝宏美,但极少人能用自己的一生去承受、守护这份千年如一的枯寂。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生价值的可能性。我们常常以为在大城市里的起起伏伏是一种精彩,但这种起伏精彩也许是属于时代的浪潮而非个人所能控制。而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这些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他们的每一天看起来无起无伏、波澜不惊,但却真正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排除了外在欲望的侵蚀与干扰,认识了自己内心最本我的追求。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精彩?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幸福?

38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宣发的先生已经改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字:戈壁玫瑰,敦煌女儿。希望大家还是能看过之后认真评分,而不是因为先生二字的使用错误就恶意差评。我个人觉得这部确实不错能看出主创团队的用心。

43分钟前
  • 喜方
  • 推荐

不伦不类的,说不清楚是什么类型的电影。主要是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人出现在大银幕,反复提及的“考古报告”,都让我如坐针毡。我也不喜欢最后什么一对一对的情侣出现在办公桌。但作为正在亲历的第一视角,倒是对这句“莫高窟一直在等待必然来到他身边的人”还挺感同身受的。

48分钟前
  • 孤獨江湖虛名
  • 还行

看的首映,最大的彩蛋居然是首领本人光临现场!

53分钟前
  • 我是之加哥
  • 推荐

先生两个字只配0分

54分钟前
  • momo
  • 很差

不像电影,像文宣。以及,请不要再把优秀女性称作先生了!

58分钟前
  • cowabung🅰️
  • 还行

保护的是历史,尊重的是文化,演员表演细腻真挚,让人非常感动!向敦煌守护者致敬!向文物工作者致敬!

1小时前
  • 这就是一个人忌
  • 推荐

别拿“先生”来模糊性别

1小时前
  • 神羽鸦青
  • 较差

前年刚去了向往已久的敦煌莫高窟,片中不少熟悉的场景让人倍感亲切!影片别出心裁地将演员诠释、历史影像与当下实景相融合,相当全面地呈现了樊锦诗老师献给敦煌的华彩人生,也勾勒出了敦煌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对莫高窟充满艰辛的保护、研究、修复与数字化传播的历程。陈瑾的表演入木三分,令人恍惚间产生她正是“敦煌女儿”本人的错觉。在守护敦煌的同时,樊锦诗也在辛勤发掘和培养着新一代驻守敦煌的人才与专家们,并努力平衡着家庭与爱情,这些均在影片中精到地彰显出来。而本片最终更落脚到了对所有观众都有激励意义的点:听从内心的召唤,发现并坚守一生的事业,将其传承下去,这样方能坦然面对自我,面对时间,面对生死。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